父亲的“7.19”救灾记忆
我的父亲叫郑梦林。我们家出了三代军人,父亲是第二代。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在驻津某部服役,当了四年的通信兵,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本领,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军事素质突出,退役后到肥乡人武部成为了一名民兵教练员。在训练了一批批优秀民兵的同时,也多次在上级军事大比武中取得名次、获得荣誉。
2015年6月,邯郸军分区组织开展冲锋舟驾驶员集训,因父亲在部队服役时就当过游泳教练员,水性好,政治、军事素质高,人武部便选派父亲作为防汛骨干参加了集训。从此,父亲便又多了一项冲锋舟驾驶技能。
一年后,邯郸市发生了“7.19”特大暴雨洪灾。一时间,多个县区房屋倒塌、村庄被淹、农田受损、桥梁垮塌、群众被困……一天中午,刚刚吃过午饭的父亲突然接到人武部命令,让他立即到永年参加抗洪救灾。几分钟后,父亲便登上人武部专车火速赶往永年救灾现场。当时,永年山区遇到险情,情况万分紧急,路上人武部领导接了好几个救灾现场领导打来的催促电话,还安排了永年人武部在高速下道口迎接。到达现场后,父亲了解到,发生险情的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山沟,洪水水面有五百多米宽,河对岸有21个人已经被困三天,急需救援。救灾指挥部调来了冲锋舟,但却没有驾驶员。父亲观察了一下水情,洪水水面有五百多米宽,水流湍急,水上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物品,水面上还冒着一丛丛树头,情况十分复杂。因为集训是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进行的,所以冲锋舟能不能开过去,会不会有危险,能不能完成任务,父亲心里也没底。但他没有多想,而是带上两名救援人员,驾驶着冲锋舟义无反顾地冲向了对岸。行进过程中,十分危险,小小的冲锋舟如一片树叶在湍急的洪流中艰难前行。当冲锋舟终于到达对岸,迎来希望的被困人员为他们鼓起了掌,流着泪对他们一遍遍的说着谢谢。经过三个来回的艰难救援,最终,21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救灾现场再一次涌起了欢呼,响起了掌声。
当晚,父亲住在了永年人武部。第二天一早,父亲又接到了前往鸡泽救灾的命令。于是,父亲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鸡泽参加了四天的抗洪救灾。
去年,父亲退了休。但他说,虽然退了休,但他的党性、军心永远不会变,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他还会随时出征,还会随时为了祖国和人民献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