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的一个冬夜,我降生在故乡冀南平原一个叫郑村的小村庄。从此,在祖祖辈辈生活的黄土地上,在小小的村庄里,我渐渐开始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人生。故乡的风土人情,故乡人的勤劳、朴实和善良,给了我认知世界、面对人生的角度,构成了我生命最基本的底色。这底色,后来从未消褪过、改变过。而且童年时期镌刻在我心底的那个村庄的格局和轮廓,也成为我后来读书、创作的主要情境选择。故乡的印迹,已经永远无法从我的生命中抹煞了。
这些认识和体会,是在我长大离开故乡之后才有的。参军入伍、外地求学、漂泊异乡的经历,使我远离了故乡,给了我回望故乡、认识故乡、体味故乡的机会,也使记忆中的故乡带了怀旧和审美的味道。同时,也使经历过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的我最终明白,有些东西可以随着时间改变,有些东西却永远不会改变,也不应该改变。于是,从小酷爱文学的我,拿起笔开始在纸上述说故乡的风物和浓浓的人情味。故乡,成了我主要的创作源泉,也成了我笔名“土生”的缘起。在对故乡的书写中,我努力从对风物的描写中体味生活的趣味和意义,从对小人物命运的记述中触动人的悲悯情怀,从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中重温生命初期最纯粹的快乐,从对亲情的感念中致敬亘古不变的主题,从对乡村日常的体察中感悟生活的道理。
在我多年的创作中,体裁有散文,有诗歌,也有其他,题材有乡土,有军旅,也有其他,但以乡土散文创作为主。现将乡土散文收于一集,算是对故乡的一个交待,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有些早年的散文十分稚嫩,也收入其中,诚惶诚恐,让各位见笑了。
我始终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有责任感的文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准,并且坚守信仰,担当道义,以一颗纯净的心,为文学,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建构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我虽然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我追求文学的道路上,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除了父母家人外,还要感谢许多人,如李书平、赵阳、赵志民、凌仕江、张保存、韩冬红、刘东昕、赵媛媛、张志青、郭虹、李晓玲、毕怀领、张怿忻、张帅奇、葛超众、马红卫、李海涛、兰丰、田保卫、乔利峰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故乡,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是我灵魂的永久归宿,也是我创作的永恒主题。我愿永远在故乡的大地上放歌,用我瘦弱的文字书写我广阔的心灵。
郑永涛
二○二○年七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