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赞朴的头像

郑赞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0
分享

阿太的生日酒

阿太的生日酒

             郑赞朴

  都庞岭与萌渚岭的山脉下结合部,有一个十多户瑶族同胞聚居的村庄。最年长的是九十一岁的翠英阿太。

 在当地,阿太就是曾祖母。

        一

  民国时期,几岁的翠英右嘴唇发炎、流脓,因家穷无钱没有治疗,日子久了,虽然发病部位好了,却留下一个难看的大伤疤。正是这个伤疤让她没面子继续上学。

 新中国成立后,翠英嫁给了邻村的唐家。丈夫唐的父亲曾与自己的父亲在同一个地主家当长工。正因为这层关系两家成了亲家。

 翠英比丈夫多读了几年书,加之父母亲的言传身教,有一套治“家”的本事。丈夫是个只管做不会说的老实人。因此这个家基本上是翠英说了算。

 当时,是靠基本口粮加工分(生产队集体工)吃饭的年代,谁家的人口多谁就占便宜。翠英做主,与丈夫共同“奋斗”生育了三男四女。平常日子,她抓紧岀工前,收工后的时间蒸酒和养猪换盐钱。儿女穿的衣服,只给大的添置,老大穿了老二穿,如此类推,到了无法补丁、无法穿时拆开做鞋底。她让丈夫利用队里不安排出工的时候进大瑶山砍柴烧炭。农忙季节全家人下田地“抢”工分。也因此,翠英在十里八乡被誉为“算盘精”。不过面对面时,与她同辈的人还是亲切地称她姐,年轻的人都尊称她阿太。

        二

 改革开放后,翠英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阿太高寿,自然要好好地庆贺一方。

 儿女们计划,请唱戏的、放电影的来热闹三天三夜。他们算了一笔人头账,现健在的四代共36人,加上亲朋好友参加,至少办二十几桌。好不气派!

 对于儿女的计划,阿太嘴上没说,心里却有自己的算盘。

 眼看离阿太的生日只有一个月了。恰在这时,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放开”了。谁是“阳性”,谁不是“阳性”,谁也分不清。因而,办一两百人参加的酒席,聚餐之下传播风险大的很!

 那天,儿女几个从各地赶回家商量生日怎么办?你一言,他一语,谁也拍不下板,

 出人意外的是,阿太主动提出不办酒了。语重心长地与儿女们讲起几十年来,过年时候的难忘往事……

 “从前过年,有钱人家杀猪宰羊,小孩的顺口溜是:‘拜年拜年,粑粑果子我不要,只要红包掛掛钱。’我们家穷,不叫过年,叫受气。”

 阿太吩咐大女和长子:“大妹,你把我枕头下的粗布裤子拿来。”“毛仔,你把挂在房里的小挂耙取下来。”说道:“以前没有对你们讲这两件东西。今天趁大家在一起说给你们听。”

 “有钱人过年穿蛮贵的新衣、新裤。我过年的新裤是你们外婆把她多年的老粗布裤子改小、改短改成的。虽然不是真的新裤,但看得很珍贵。先是只在过年才穿,后来又把裤子加长、加大作为我结婚的新裤。婚后,一直把裤子放枕头低下提醒自己注意节约。”

 “有钱人过年鸡鸭鱼肉十二大碗摆满一大桌。鱼是做样子不吃的,意在年年有’余’,要等过元宵才’宵’完。我们则是用这小掛耙去挖人家地上遗漏的红薯当饭,再扯地上的荠菜当鸡鸭吃。”

 顿了顿,阿太把话题一转:“近二三十年,你们出去打工赚了钱,生两个小孩后就不再生了,省了钱。不仅砌了新房,买了小车,我们也可以过像样的年了。”

 阿太提高嗓子,很认真地说:“把话说回来,有钱不能忘记以前没有钱的日子。你们都是孝顺儿女,你们办生日酒的心意我领了,但不要大办了。把你们准备办生日酒的钱统统交给我,留着奖励读书狠的和响应国家号召生三孩的人。”

 儿女们听了母亲的“忆苦思甜”,像睡醒了一样,更敬佩母亲的教诲。

         三

冬月十九是阿太的生日。家族四代共36人,计划分三桌,每桌12人。

阿太说五桌,八人一桌。“十二人一桌太挤了,吃起不舒服。八人一桌,八就是发,彩头好。”

阿太看了大家一眼,接着说:“有一桌留四个空位,分别给老老太,老老太太和外老老太,外老老太太。”稍停一下,“日子好了,不要忘记老祖宗。”

 儿女们“懂了”,高高兴兴地办了一餐有意义的寿酒。

 一位在外打工,特地赶回家的非直系亲属青年,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我没有喝成生日酒,但从阿太身上看到了在新时代下,从苦难生活走出来的瑶族人民,处处为国家着想和勤奋持家的好榜样,为阿太点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