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韩杰的头像

张韩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08
分享

童年的露天电影

童年时代,物质条件差。看电影,尤其是到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身处农村的我们,最爱的就是看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都是在村里的晒谷坦放映的。那个时候,几乎村村都有一个晒谷坦。这些晒谷坦成带状分布在下横路两侧。一个晒谷坦就是一座天然的露天影院,是最受那个时代人们欢迎的娱乐项目--看电影的理想场所。

露天电影自然是晚上放映的。夜色还没降临,下横路上已经热闹非凡,成群结队的观影村民早早吃罢晚饭,洗漱完毕,兴高采烈地踏上看电影的道路。放电影的消息是通灵的,不管哪个村,不管有多远,只要有电影,消息立即会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四面八方。再不灵通的人也只要看看下横路的人流,就会知道今晚有电影可看了。唯一不灵通的就是今天晚上放啥电影,那真是公说公的,婆说婆的,谁也说不清。当然,偶尔也有放空档的时候,到了目的地,却发现今晚放电影只是一个玩笑。没关系,观影人很有素养,也很有幽默感,绝不会骂天骂娘,而是自娱自乐,高声大叫几下“空白战斗片,看了没意见”,然后回家。家人及邻居大伯大婶笑问放啥电影,便绘声绘色,描绘出一场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但见飞机坦克大炮,机枪步枪手榴弹,战队激烈非凡,最终自然以我军胜利告终。片名吗?不要问,就叫《空白战斗片》。当然,露天电影常常会有意外发生,一种是片子到不了了,一种就是放映途中下雨了。如果是下小雨,或者电影已近尾声,那放映员一般会打着伞把电影放完;如果雨越下越大,那没办法,告一段落吧。此时此刻,你完全没必要因为看不了电影而垂头丧气。世界上坏事变好事的例子有很多,就比如放电影碰到下大雨。那时候的放映员都是很有素养的,没放完的电影都会重新安排一场。如果未放部分不多了,放映员干脆把这部分当做短片放完,然后给你加个新片,来个意外之喜。

露天电影的设置是有讲究的,银幕不会架设在临河一方。一般是先把两根又粗又长的竹竿入地插好,竹竿顶端用一根竹竿两端撑住,然后用绳子把银幕拉上去并平整展开、固定在架子上,再在银幕下安装好高音喇叭。放映台是用书桌搭建的,底座3、4张,上面再放置1、2张桌子,用来安放放映机。露天电影基本上只有一台放映机,所以一盘电影胶卷放完后都需要一个间隔,换片,倒片,再放映。放映台上,放一张椅子,那是放映员的专座,全场唯一的贵宾待遇。取一个竹竿绑在桌脚上,竹竿高度跟高音喇叭差不多,用来固定高音喇叭线。竹竿上还挂着一盏电灯。这盏电灯的作用很多,进场它是指示标志,中场是照明,电影结束则方便散场时观众有序离开。那时候民用电很紧张,且电压不稳,因此露天电影都不用民用电,而是自带发电机。发电机一般都放在临河较近的地方。

观众的座位是最能体现观影人的道德素质的。观众自发形成了一个观影座位秩序:靠近银幕的中央是“坐位”,当然这个“坐”是席地而坐,观众以小孩为主;小孩“座位”后面是“小板凳小竹椅” 座位,板凳小竹椅10-30厘高不一,只能坐1人。由于轻便,外村来看电影的也经常自己端着过来。“小板凳小竹椅”座位的观众主要是妇女和老人 ;在这个座位后面则是“长凳区 ”,长凳都是本村村民提供的,观众以大人和村民的外村朋友、亲戚为主;在这三个区外侧则是站立区,观众以青年人为主,放映台就在站立区,机智灵活一些的年轻人都想挤上放映台。那个年代放电影是很受人仰慕的职业,年轻人都以能挤上放映台和放映员一起为荣,运气好的还可以做个搭手,给倒倒片,负责电灯的开关,虽然事情简单,但足够自豪一阵子了。站立区的外侧,还是站立区,当然是站在凳子上。这个区域比较零散,以本地村民为主。来迟了而没有位置的人是不能站在“坐位”前的。偶尔也有一两个犯禁者,站在前方,遮挡了“坐位”人的视线,马上会引起公愤。所以迟来的人,有的干脆就站在银幕后方,从背面看电影,体验一把什么叫逆向思维、什么叫逆行者,这也算是一大发明创造。

放映台的电灯一暗,电影正式放映。首先放一段新闻纪录片,这是放映惯例,叫“短片”,时间不是很长。这种新闻短片可以说是当时的一种时事政治学习,有点类似于今天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当然内容不会很多,也缺乏时效,后来慢慢就被动画短片代替了。印象最深刻的动画短片就是《黑猫警长》和《七个葫芦娃》,一集就是一个短片,今天看了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看到下一集,所以很吊人胃口。实在没有短片可放了,有时放映员就把手头的一些正片拿来当短片放,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今晚预定放映的片子还没到,让大家长时间等着也不是好办法。当时电影胶卷很紧缺,一个地方,只有一份电影胶卷,僧多粥少,只好轮流放映,有专门的送片人负责送片,也没汽车、摩托车甚至自行车用来代步,全靠两条腿,乡亲们形象地比喻作“11路汽车”。一部电影,一般都需要4盘胶卷才能放完,一盘就算一集。一集刚放完,连片子都没时间倒回去,就被装到铁盒子里,由送片人直接送到下一个放映点。送片的路上不是孤单的,总有那么几个发烧友,看完一遍意犹未尽,跟着送片人一路来到下一放映点,津津有味地把电影再看一次方才过瘾。

由于片子需要等待,所以一盘胶卷放完后,放映台的电灯就亮了,他提示着,休息时间到了。大部分的人是原地不动,耐心等待。该方便的趁此机会方便去。嘴馋的便会怀揣几分零花钱,到小摊贩处卖零食吃。小摊贩都设在进口处不远。所买的东西都是吃的,有麻花、灯盏糕、堆糖儿、酱菜头、甘蔗、胶冻等。边吃零食边看电影永远是最美的享受,就像现在看电影,端着爆米花,吸着饮料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电影伴侣。

电影正片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影片,是百看不厌。其中的经典台词,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成了游戏中的常用台词。至于《平原游击队》中的“梆梆梆,平安无事喽”,作用更大。当时每到年关,村里都要组织人员进行打梆或者敲锣,边敲打边喊:“柴灶浅,水缸满,小心火种”,调皮的小孩便会在旁边高声叫喊:“平安无事喽”。小孩子的集体游戏也都是以解放军和国民党军游戏为主,那个时代的小孩大都崇拜军人,崇拜革命英雄,他们称呼解放军为叔叔,那是真心实意、发自肺腑的;他们渴望红五角星和红领章;他们酷爱枪支,各类枪支是最受欢迎的游戏道具,以自己制作为主,有木头枪、水枪、纸板枪、书夹枪,还有铅丝做成的纸弹枪和火药枪,枪支的制作充分展示了农村小孩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化,电影的题材内容也慢慢发生变化。《黑三角》《东港谍影》《405谋杀案》等反碟片渐渐多了起来;《甜蜜的事业》《满意不满意》《他俩和他俩》《小字辈》等反映新时代新风尚的电影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外国片子也接踵而至,最著名的莫过于原南斯拉夫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印度的电影开始敲开农村的大门,《流浪者》虽看不大懂,但《拉兹之歌》却成了“流行歌曲”。

当然,人们唱“拉兹之歌”,大都只是觉得歌词旋律新颖有趣,国产电影的许多经典插曲则是那个时代的音乐启蒙老师。《红星照我去战斗》、《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洪湖水浪打浪》《妹妹找哥泪花流》等经典歌曲,都是我们音乐启蒙的好老师。从露天电影处学来的这些歌曲,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至今都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这就是童年的露天电影--一段美满、美好、经久不散的记忆!

(图片由项之华先生提供)

6761ec89430c683f3ed35be73db5151.jpg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