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亚军的头像

许亚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26
分享

捉泥鳅

泥鳅,是一种底栖性鱼类,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体长条形,呈圆柱状,有扁而细的尾柄,小眼睛,小嘴巴,全身无鳞但能分泌出滑溜无比的黏液。喜欢生活在湖泊、池塘、稻田、沟渠等有底部淤泥的静水水域,特别喜欢栖身于蓬松的肥泥之中。

然而在农村,近些年来因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人工过度捕捞的原因,导致了当前的纯野生泥鳅濒临灭绝,取而代之的便是依赖人工养殖的替代品。

记得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在农村的沟渠、池塘、稻田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野生鱼类。人们偶尔想吃上一顿鱼类大餐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只需将池塘或沟渠里的水彻底排干或用渔具进行捕捞即可轻易得到。但凡事都有例外,像鳝鱼,泥鳅这类无鳞鱼类是很难捕捞到的,因为它们野性十足,善于钻洞且行动敏捷、快速,神出鬼没。特别是泥鳅,它们的钻洞速度就连闪电在它们的面前也都自愧不如,地道的一支地下游击队、土行孙。

平时,它们都栖息在各自的洞穴里,饭点时才出来觅食。它们的嗅觉器官极为发达、灵敏,反应能力也是超级优秀,是一般鱼类无可比拟的。一旦遇到险情,它们能闪电般地逃离现场,或快速钻入淤泥中,犹如瞬间蒸发一般。所以在池塘、沟渠里它们是不会把任何天敌和鱼类放在眼里的,就算一时歪打正着的被人类逮到,它们也只需轻轻扭动一下满是黏液的身体,就能眨眼间逃得无影无踪。不过生活在稻田里的泥鳅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了,因为人们在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中充分地掌握了它们的生活习性与生命要素。原来它们除了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与逃命技艺外也有生存的软肋;那就是它们害怕生活环境被碱性物质所污染和洞穴缺氧,所以人们常常会利用它们的这些短板使之乖乖就范。

先说碱性物质吧,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粮食生产是完全依赖有机肥料来达到增产增收的,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化学肥料的出现。而连年有机肥料的大量投放势必导致土壤酸碱度严重失调,又大多都是酸性超标,影响着农作物的发育与生长。这就需要投放碱性介质来对土壤进行有效地酸碱燮理,而在当时那个年代最经济、最实用、最易得的碱性介质当属石灰。

然而,我们也记不得是从啥时候起就知道了鱼类害怕石灰的这一致命弱点的。每当春、夏两季农耕时只要看到大人们肩挑一担担雪白的石灰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时我们就心中有数了,屁颠屁颠地跟在大人们的身后径直来到石灰投放点,然后麻溜地脱掉鞋子,开始给泥鳅们下套。

下套的方法虽有多种多样,但捕捞率最高的一般就两到三种。一种是在经过初次耕整后的稻田里选择一定面积内的中心点用手挖出一个个大小适当的泥坑,尽量挖深一点,挖到露出硬质底泥。坑的周围再用黏稠一点的淤泥围起一道高于稻田水平面5厘米左右的环形泥墙,坑里灌满清水,再在上面覆盖一些杂草之类作为伪装,因为泥鳅生性胆小,所以警惕性极高。

当大人们将石灰均匀地投放于稻田的每一角落后,我们还得适当地清理一些洒落在泥坑顶部及周围的石灰颗粒,确认石灰水不会回流进泥坑后就回家等待第二天的收获了。

次日早上,当拿掉泥坑上面的杂草时,里面早已挤满了携家带口,大小不一的泥鳅难民,每坑起码不少于两斤左右。再细看泥坑周围及田间远处,横七竖八的泥鳅不计其数,有的早已饮恨西北,成了一具僵尸,有半死不活的,只有呼气的份,没了吸气的力,还有拼命挣扎着朝泥坑方向游来逃命的。这就是石灰的碱性在水中散发的威力,迫使着泥鳅们为了小命儿不得不弃家逃亡,啸聚泥坑。

然而,面对我们的战利品,大人们一般都会及时给以正确的引导,那就是提醒我们要手下留情,千万不能一锅端。如果今天灭了它们的门,诛了它们的族,恐怕以后就再也吃不上泥鳅了,所以得给它们的种群留下传宗接代的子嗣。再说泥鳅也算是半个益虫,它们有时会捕捉一些小的水稻害虫作为点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稻田的淤泥中钻来钻去,能让淤泥保持蓬松状态,有利于禾苗的根系生长、发达及养分的吸收。如此因为所以,我们十分听从,也极其大度地将那些幼小的泥鳅们一一放生,但它们的父辈、祖辈们就得随着我们回家了。

第二种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同样在一定面积内的中心点用淤泥堆起一个个高约10厘米左右的淤泥蒙古包,外面用手抹得油光铮亮,让泥鳅们一瞅便知这是搭救它们的诺亚方舟。当泥鳅们经过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地钻进这个体积有限的蒙古包里都还没来得及吸上几口新鲜空气时,又得被我们请上餐桌了。

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利用太阳的威力进行捕捞,不过此种方法是有季节性和时间性的。即每年的孟秋时节,也是农村夏收赶插的季节,此时段的太阳白天如同烈火一般地烘烤着田间地头,气温可高达39度左右,刚插上秧苗的稻田,遮阴率几乎为零。每天的午时三刻未到,稻田里浅得可怜的一层浊水与淤泥早已被发威的太阳烘烤得滚烫滚烫的了。想那泥鳅们本是一种冷血动物,哪能长时间扛得住如此猛烈的高温煎熬,加上随着稻田里水温的慢慢升高,淤泥的温度也会不断地攀升、导传,淤泥中的氧气就会快速蒸发、耗尽,所以泥鳅们不得不冒死洞外求生。此时,收拾它们的时机到了;我们只需在稻田的路边选择一处地势相对偏低且积水较多的地方,用手挖出一个泥坑,也要尽量挖尽淤泥,露出硬质底泥,再灌满干净的凉水,然后在泥坑上面同样堆上一层厚厚的杂草用来遮阳保凉。几个时辰后,早已闷得晕头转向的泥鳅们仿佛未卜先知,接二连三的、有气无力地朝着泥坑游来。

想那平时一点都不把鱼类、人类放在眼里的泥鳅们,终究没能躲过人类为了吃到它们而绞尽脑汁琢磨出来的各种馊主意、损招以及为它们量身定做的各种陷阱,也够可怜的了。然而人类只不过是在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而已,并非要将某一物种斩尽杀绝。

理性捕捞,维护生态平衡,细水长流,方为人类的初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