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西边的这处山塘,因莲而得名,叫做莲塘。莲塘里深外浅,呈大锅状。中心处塘水有两丈多深,外沿是堆积着的厚厚的淤泥。于是,人们往塘里种莲。入冬以后,人们忙完田里的农活,就开始挖藕。莲塘里的水抽干了,露出黑油油的塘泥。男男女女跳进没腰深的淤泥,光着脚在淤泥里试探着,一踩着藕就将其一根根小心翼翼地挖掘出来。经过一番折腾,藕倒是没挖出多少,可大家都变成了泥人了。这便是人们关于莲塘最初的记忆。
莲,美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深受文人雅士赞美和歌颂。可是在那个填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的年代,大家内心惦记着最多的则是深藏淤泥中的藕。可是,莲塘的淤泥确实太厚了,藕往往都藏在最深处,挖藕确实是一件挺费神的事情。后来,随着莲塘水面升高,渐渐地就没有了莲的踪迹。可莲塘的名字,竟一直沿用下来。
对于我们来说,觉得应该叫做“鲢塘”还是颇为贴切的。每年一开春,人们就往莲塘投放大批大批的鲢鱼苗。这里的环境最适合鲢鱼生长了,鲢鱼生长得极快。每天从早到晚,成群的鲢鱼张着大嘴在水面上翕动着,黑压压的一大片。人一走近,它们受了惊扰立刻就齐刷刷地跃出水面,在一阵阵泼啦声中忽地又钻入了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波纹在水面上渐渐地扩散开去。夏天暴雨过后,成群的鲢鱼会从排洪口出逃来,顿时,一条条银白色的鲢鱼在田埂、小路上不停地跳跃着。我们这些孩子就十分欢喜地跟在大人身后飞奔过去捕捉这些鲢鱼。可是,硕大的鲢鱼有的是力气,三两下就从我们的手中挣脱了,立即又跳进沟渠顺水游走了。吃一堑,长一智。此后,我们每捉住一条鲢鱼就会紧紧地抱在怀里,生怕它再一次挣开了。
要说修建莲塘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农田的灌溉。村子西边的这片宽阔洼地,得天独厚。东南西三面分别有三条山脉互相交汇,在北边却形成了一个五六十米长的豁口。豁口下边是成片的稻田。据说这里的风水良好,许久以前,很多人就把祖先的坟地修建在洼地上边的山坡上。
在那全民兴修水利的年代,人们突发奇想,建造一座大坝将北面豁口拦住,不就成了一个天然的蓄水山塘吗?于是,村民们日夜奋战,凿石运土,建成一座高十米多的大坝,硬是将这处豁口补上了。人们又从东山引来溪水,一个巨大的蓄水山塘——莲塘就形成了。莲塘周边的山势颇高,蓄满的塘水足够下边农田整年灌溉使用。
一直以来,莲塘承载着父辈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不懈的追求。冬季,抽干塘水,捕捉完塘鱼,厚厚的淤泥便裸露出来了。北风一吹,长年被水浸泡过的淤泥,因干涸而龟裂成一块一块的,在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腐臭的味道。这淤泥是岁月的积淀,更是大自然对勤劳而善良的人们的馈赠。春节一过,由生产队长统一指挥,全村男女老幼一齐出动,把莲塘里的淤泥挑进农田以补充土壤的肥力。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幻想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大家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干起活来也格外地卖力。年复一年,原本贫瘠薄弱的农田也就渐渐变得肥沃而富有活力了。
夏日,莲塘自然就成了孩子们消暑的好去处。酷热的午后,常见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在塘中游泳嬉戏。
在东北角陂岸有一块天然巨石伸出水面。胆大的孩子往往爬上巨石,闭着双眼纵身跳入水中。只听见“扑通”一声,便已潜至远处从水面探出头来。那神气活现的样子,直令人羡慕不已。
许多年过去了,村子里的人们渐渐地不安分起来了。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都想拼命地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些人索性“洗脚上田”“下海掏金”。下田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莲塘也失去了有效维护,显得颓败不堪。塘中的淤泥越积越厚,蓄水量已在逐年减少。大坝长满了杂草与灌木丛,底下布满了老鼠和蚂蚁的洞穴,从而引起多处渗水。这座看似坚固的高耸的大坝,其实不堪一击,摇摇欲坠。引入水源的沟渠年久失修,渐渐堵塞,直接导致着莲塘面临干涸的危险。
直到有关支持农村发展、保护耕地、兴修水利的各项政策出台以后,人们才终于回过神来了。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守住农田,守住红线,便是守住自己的根。记忆中的莲塘是多么的亲切,它把一切奉献给了农田,就像父辈们矢志不渝地守候着丰收的希望。农田则回报人们以丰硕的粮食,正如慈母含辛茹苦地哺育着我们的成长,令人倍感温暖与爱意。于是,在多方的努力下,莲塘得到了重修,莲塘下边的这片农田也进一步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莲塘与稻田又恢复了往日生机。
站在这水泥浇筑的宽阔的大坝顶上,举目远眺,下边的农田一览无遗。一块块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错落有致。那收割机碾压过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那裸露出来的褐色的泥土永远都是那么可爱,那芬芳馥郁的气息确实让人心动神移。突然间,黄牛哞哞,飞鸟啁啾,欢笑声阵阵入耳。
莲塘水面明如玻璃,绿如翡翠。绿树、蓝天、白云掩映其中,塘底更显深不可测了。很快地,一只大白鹅游入我的视线。它高昂着头,气定神闲地滑行着。平静的水面上,两道粼粼的波纹在它身后慢慢地扩展开了……儿时的情景一一在我的眼前浮现。
文章首发于2022年3月12日《汕尾日报-文化周刊.海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