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钟先锋的头像

钟先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12
分享

年味去哪儿了


钟先锋(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唐代皇甫冉《春思》

春回大地,鸟语花香,风和日丽,莺歌燕舞。

春节来了,新年来了,人们带着春天般灿烂的笑脸,又过了一年。

然而,你是否觉得,如同身边好多人所感受的,这春节的新鲜感去哪儿了?这年过得怎么会一年不如一年期盼?你是否和好些人一样,不禁会纳闷:“这年味去哪儿了?”

如果你也是回到家乡农村过年,你是否也有同感:乡愁的浓郁,早已代替了年味的淡化?

是的,当踏上家乡的那座石拱桥,就会发现河床不再是小时候那个自然的样子,规范整齐的河堤勾起了小时候抓鱼捞虾的情景;当走近家乡的古木林下,放眼望去,规范整齐的农田,自然会想起那段曾经忙碌于农田的历史。你已经在外漂泊多年了,很多故乡的往事早已堆积也了恋乡的情愫。

如今,过年了,年味已淡去,乡愁却涌了上来。

年味去哪儿了?

很久以前,“穿新衣”是最美的年味。正月初一穿新衣,是历代注重的一个过年习俗。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里说,正月初一“长幼悉正衣冠”,也就是说一家老小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以示“迎新”因为过年了,穿期盼已久的新衣,不仅寓意着新的开始,也蕴含着求吉避凶的美好心愿。而如今,一年四季都可以买上新衣服,早已冲淡了过年“穿新衣”的年味。

以前的过年,“吃大餐”是最香的年味。一到农历年底,满村子都可以听得到杀猪的嚎叫声,鸡鸭鱼肉是多么奢侈的美味佳肴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初期,在家乡的农村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于是过年成了人们吃肉解馋的奢侈时刻。如今,那个贫穷的年代早已消失,吃着鸡鸭鱼肉长大的一代,自然对“吃大餐”没有了任何兴趣,这又怎么算得了年味?

放鞭炮”、“放洋灯(孔明灯)”曾一度是儿时最兴奋的“年味”,追打呐喊,笑声四溢。如今城里听不到鞭炮声、乡下看不见孔明灯,若干年以后,这都会成为了历史。城市文明的进步,环境美化的愿望,和谐安全的需求,一些陈旧的陋习,将逐步会被新兴的文明行为所取代。

“守岁”的风俗早已被“看春晚”所代替。晋周处《风土记》:“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曾经的“守岁”主要是吃糕点瓜果的,因为里头有寓意: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其实这也是“守岁”,形式不同,而含义一样。

拜大年”是一直保留着的习俗,是以前,也是现在最浓烈的“年味”。“拜大年”,作为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到了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而今公家还是通用“团拜”。个人则以微信代替了短信,电话代替了“群发”。

年味就是年俗,约定俗成,历史悠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其实,如今农村、社区正在兴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室多了,文体场所多,文艺活动多了,书香味、文化味也逐渐浓郁了,这正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富裕。社会在发展进步,文化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不是年味变了、淡、走了而是与时俱进了。过年,只要团圆的期待在,年味就在。

春节过后再一次背井离乡在新的一年那365日日夜夜里在被工作、生活、情感所负累,你依然还忆起乡愁思想家乡盼望年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