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长玉的头像

王长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08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夜郎往事》

四月的毕节,杜鹃花争相开放。

我无暇顾及路边美丽的风景,便从一千公里外的西安,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这座从未听说的小城。

春风吹絮入西黔,花绽时节远长安。

莫念亲朋难聚首,他朝对酒再言欢。

威宁草海丛鸣鹤,百里红鹃艳照天。

且看奢香宣慰府,定将标榜铸华年。

这首《入毕节之别长安》,就是在途中写下的。那是2016年的春季。

一千多年前,李白因永王叛乱案牵连,在亲友的极力奔走下终免于杀头,后被改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毕节)。夜郎属极偏之地,当时很多流放之人,都病故于此,大都难以归来。杜甫为此专门写下《梦李白》,在诗中隐约透露出,李白似已离开人世。后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布大赦,59岁的李白才又重获自由。李白途中接到赦免命令,心情大好,回程便写下著名的《早发白帝城》。不敢自比李白造次,只不过想到此处,内心有种壮士出征的激烈。

今人对夜郎仍有印象,因有成语:夜郎自大。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曾遣使者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途径云南滇国和夜郎古国时,两国君王均问汉使:汉与我谁大?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由于两次先后被问,汉使记忆深刻,向汉廷报告了这则趣闻。后被司马迁记收录于《史记·西南夷列传》中,也成为了人们在后期讽刺一个人愚昧无知的成语。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极为有限,今人关于夜郎古国的具体位置,也出现过一些争论,有贵州长顺县说、湖南沅陵县说等,因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出土过大量夜郎国的文物,似乎贵州毕节说更可靠些。虽尚未定论,但这丝毫不影响关于它的标签:闭塞。

毕节。地处乌蒙山腹地,川滇黔锁钥,贵州高原屋脊,长江珠江屏障。居住着汉、彝、苗、回、白等36个民族。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于一体,有“苦甲天下”之说,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5年12月,我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奔赴毕节脱贫攻坚前线,成为“万企帮万村”首批参战队员。流程走完出发时,已是次年初春。便有了开头那首小诗。

那时,我大学毕业刚满一年。告别亲人,远离故土,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有诸多不适应。

我在来之前已做过慎重考虑。到之后还是让我措手不及。作为北方人,常年以面食为主,而我本身又不大能吃辣。来到毕节后,顿顿离不开辣椒、折耳根,还有很具特色的酸菜豆米汤。这让我这个外地人无从下口。

热情的老乡说着听不太懂的话。很多交流靠比划。大山,一重连着一重,这座阴雨的小城被环山紧紧包围着,高原强烈的紫外线,让所有人都变成了一样的颜色。每天早上,弥漫的水雾从窗前慢慢升腾,像一道屏障被紧紧锁住。望不见家乡。望不见亲人。

说实话,我曾经动摇过,退缩过,但当下到乡村后,便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多苦多累一定要坚持下去。

贫苦之地,景象大都相似,眼与心带来阵阵刺痛。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儿,工作队有“一助一”帮扶措施,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礼物,并第一时间把这些爱心礼物送到他们手里。“一助一”就是一个爱心人士定向帮扶一个困难对象。我们负责快递送不到的路程。

那是2016年4月,要给大山乡光华村一个叫小敏的姑娘送爱心礼品。我在资料册快速寻找到小敏的简介:现年7岁,3岁丧父,母亲改嫁外地,由72岁的爷爷独自抚养。周末,小敏没上学,恰好在家。由于距离很远,他们家又没有电话,于是在出发前我们就和当地的村支书取得了联系,村支书一早便通知了小敏家。当我们快到时,发现在路边蹲着一个小孩,头发偏黄,我注意到他蓝色衣服有些发黄,明显偏小。红红的脸上有黑垢,两只小手紧紧抱住膝盖,头转向另一边不敢朝我们看。村支书告诉我们。这就是小敏。

听说我们要来,她一早就从家里出来在路边迎接,从单位到这里,算上车程步行要三个多小时,小敏竟然一直在路边等着,家人劝她都不管用。听到这里我们都沉默了。但见到我们时,小敏还是很害羞,一直到家,她都没说一句话。

当把文具、衣物和熊娃娃递给她时,她胆怯地接过去,紧紧抱在怀里,想说什么却又停止了。眼睛不经意间闪过一丝光亮。我们和她爷爷聊天时,她就蜷缩在门边看着,脸贴在那只熊娃娃上。不愿放开。

当我转身离开时,发现背后有人拽着。原来是小敏突然拉住了我的衣角,我回过头见她眼睛红红的向我们说了什么,但大家都没听懂。他爷爷解释道:“小敏问,你们下次还来吗”。爷爷告诉我们,这个熊娃娃是小敏出生以来的第一个玩具。瞬间,我们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小敏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滋味。我们知道在这里还有很多像小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像小敏这样的家庭。甚至更贫困。这一刻我明白了,这就是我们脱贫攻坚的意义。我知道我们肩负重任,再苦再累一定要坚持下去。

精准扶贫的背后,有一批不畏艰险的“铁军”,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深入一线、入户采集这些宝贵的一手信息。在毕节,有28万户100多万贫困群众。来自天南海北的2108名扶贫队员,和我一样要挨家挨户实地走访,那些因学、因病、因残、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自身动力不足等致贫原因,被我们一一厘清。面对面讲解、匹配、制定适合的帮扶政策。山高路远,聆听不同遭遇,这对我们的身心是极大地考验。

山那边还是山,常常从一户到另一户要走三四个小时。爆胎,翻车,中暑,遭遇塌方滑坡,都是家常便饭。下乡途中,经常遇见野狗、毒蛇,在路边还长满了一种带刺的草,本地人叫作“赖红麻”。意思是赖上你,让你一生难忘。我们走得很小心,偶尔还是会触碰到,那种疼,真让人一辈子忘不了。

有一次,去对江镇大山村入户走访。途中遇到阵雨,沿下就是悬崖,行走在两山之间,感觉山体随时都会合拢,谷底的水声顺着雾气缓缓爬上来,分不清哪是路哪是脚。水流声越来越大,像是闭关老者呵斥着不速之客。

我们有个同事被困在半山腰,动弹不得。随行的本村干部张忠智,急忙调头回来,手脚并用,像一只蜘蛛,一点点往上攀爬。雨水从衣领灌下去,脚后跟已被裤腿裹缠住,泥水将裤腿胀起来,活像一个充气筒。同事趴在他背上,几乎像雪橇一样滑着下来。他的胸脯和四肢,满是摩擦的血痕。

在之后的路程中,我们拄着他砍好的细竹竿,遇到险地,他就在另一端牵着我们。直到一个个护送到位。靠着这根竹竿,我们爬了很多山,趟了很多河。后来我们在《乡间情》歌谣中唱道:“一步步,泥巴路,一家一户走;一根竹竿两只脚,蹒跚在山沟”。这些音符,依旧闪烁在大山深处。

从那之后,下乡核查的扶贫队员,人手一根竹竿,竹竿成了下乡走访的“标配”,这根“竹竿”将扶贫队员、基层干部、人民群众紧紧连在一起,推动着扶贫项目的顺利进行。

2017年7月,按计划我们要走访大山乡最远的一个村民组。一早起来,天色灰蒙蒙的,一看就知道会下雨,但为了保证工作进度,我们还是按原计划出发了。

皮卡车将路边的风景,摇摇晃晃甩在身后。前方杂木丛生,山势陡峭,在狭窄的乡间小路上行驶两个多小时后,便再也没了路,满目荆棘,高低起伏。刚下车就是滂沱大雨,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终于来到这位老乡家。荒野中,矮小的木房靠在山脚,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年男人,听见狗叫便走了出来。

当他得知我们来意后,从里屋小柜中拿出了半瓶果粒橙,要分给我们。后来才知道,由于距离镇上太远,他一年都很少赶上一回集。这半瓶饮料是他过年时买的,半年过去了,一直珍藏着没舍得喝。听到这里,我们心中五味杂陈。这位老乡符合搬迁条件,我们把帮扶政策讲给他听,他特别激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笑的一直合不拢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那黝黑的脸上,笑容留下的深深皱纹,像四月盛开的杜鹃花。满是幸福。

由于路太远,那天我们就只走访了这一户老乡,回到单位已经是半夜11点多,门口决战脱贫攻坚“倒计时牌”的灯牌,成为路口唯一的光亮。时间紧迫,每季度,我们都要“誓师”,对每批次扶贫项目倒排时间计划,各小组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每天按质按量考核跟进。2018年5月,老乡一家搬入了我们援建的安置区,住上了近80平米的崭新房子,还在配套产业里有了稳定工作。不久前回访他时,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们,拉着我们诉说未来规划,眼神坚定有力。在毕节,像他一样告别贫困的老乡,每天都有五百多人。

我时常在想,假如国家没有精准扶贫行动,假如那天我们嫌远没有坚持走到那一户,没有让他及时了解到帮扶政策,这位老乡可能还待在那座荒芜人烟的深山里。然后,一年出来一次,就为过年的时候带点饮料回家,最后在那座小房子里恍惚度过余生。

脱贫攻坚没有岗位大小,每个职位都大如天。那是历史赋予我的光荣使命,更是我一生的荣耀。

一幕幕场景,恍惚在昨天。记得远程教学系统在新学校成功连接的那一刻,孩子们惊奇的跳起来,小手儿拍得通红;搬入新家的老人,第一次使用马桶,笑得像个孩子;蔬菜基地的“滴灌系统”,肉牛基地的“撒料机”,老乡们从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熟练自信,每次进步都是对我们工作的嘉奖。我们与时间赛跑,在帮扶前线的每一刻都显得弥足珍贵。

2021年2月25日,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那一刻,我真实感觉脉搏的跳动,我的血液融进了毕节的一草一木,流到土下,长在根上。如今,吃一口折耳根、喝一口酸菜豆米汤,是那样美味可口,我知道这就是家乡的味道,这里的乡亲父老都是我的亲人。

古老的夜郎,无数个夜晚,我总梦见投入你的怀抱。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在乡村振兴的岗位上,我时常想起那些年的点点滴滴。那些年,我们从祖国各地齐聚乌蒙腹地,进入贵州毕节,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用双脚丈量着毕节的每一寸土地。那些记忆,如繁星般散布在万千峰峦中,帮助当地群众走向富庶文明的小康之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