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后柳水乡
后柳水乡,一个千年古镇,位于陕南秦巴山间,她是属水的。东边是汉江,南边是中坝河,西边是黑沟河,三面饶水,环抱。用不快不慢的脚步,半个多小时便能从镇西到了镇东,从镇南到了镇北。老子曰:“上善若水。这字眼最贴切于后柳水乡。
后柳水乡,古镇,青砖、灰瓦,石板街,木板房阡陌交错。码头上的烟波湖,小河,池塘,井然有序。还有一颗千年皂角站立老屋中央。不知为什么,走到这里,生活里的一切就明朗起来。但非要说出,却好像无从说起。地处汉江岸的后柳水乡,她温和湿润,文静内秀,倒是跟水城姑苏有点相像,但苏州是大家闺秀,后柳水乡却是小家碧玉。
后柳水乡不大,有了水,则有了灵气。就有了依水的古镇,就有了流水的生活,就有了如水的性格,就有了水润的文化,就有了水样的灵性。我以为草木在模仿我们的内心,在后柳水乡,我才知道,原来大自然的山水,一直都在,一直都在城市之外,这里的一江两岸邀请人们过去拍照,我远远望过去,一个女人站在码头上,她的表情模糊,只看到她的裙子有流水的皱褶,我不敢靠近汉江,汉江太清澈。我不敢望向女人,我眼里还有太多尘埃。在水乡,我把一些杂草,红薯藤当作的亲人,它们暂时不当我们的粮食,只作为小水乡的一个标记,古镇里的一处小柴房,需要灼伤自己多少次,才能彻底打开自己。我不敢相信,在杂草,红薯藤的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如此幽雅的茶叶店,他们说,里面的茶叶都是水乡茶人的产品。他们每周都得减去几十公里,接近生活的恬淡。后柳水乡保持着千年古镇的风貌,我知道属于水乡茶人的的东西,已经在这里生了根,而属于我的庄稼和柴房,还在遥远的时间深处,空洞洞地望着。
在后柳水乡,好不容易遇到几个年轻人,向他们问路,他们说不清楚呢!好在遇到一个热心的大叔带我们绕镇里转了转,他那带有年份的口音,让我们沉浸在古镇辉煌的历史里。我问,镇里人呢?大叔说,码头上,皂角树下,在这里,那几个提着鱼篓的老人,就是平日里捕鱼的主力。我朝他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一个老太婆,带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旁边还放着小书包。我再朝他指的方向望去,码头上的笑响,落在汉江两岸,江岸的风景,被几只灰鹤捕捉,二月二,龙是否抬头,只有水中的鱼儿讲述着跃龙门的故事。浩大的烟波湖托起整个水乡码头。那颗千年皂角,倒影与鱼群撞了个满怀,一程山水在笑,渔歌唱晚,伴着汉江的流水远行。后柳水乡的人们勤劳与朴实,托起了江南满坡的青绿。
大叔接着说,他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样,打小,用一支篙撑弯了汉江,无数双木浆,划破汉江水,无数次数落江岸的凤凰峡、柳溪峡、香柏峡的伤疤,峡谷狭长,记忆悠长。这里的人们,看惯了秦岭与巴山的颜色,听惯了江水欢笑的声音,汉江浣女脱俗之美,在江岸,用一双巧手洗出了天空的蓝,牵着云朵连接川陕。汉江两岸青山对峙,峡中水域崔嵬蜿蜒。无论是浸泡在水下的梦,还是壮丽在秦巴山川的奇观,都是一幅幅丹青画卷,都是来这里的文人雅士,笔下韵味无穷的诗篇。后柳水乡连接的汉江三峡,一个白玉似的顽石轻若绵花;一个渔歌悠扬如诗如画;一个雄山耸峙柏香幽远。无论春夏秋冬,咆哮的江水贴着大禹的脚印,穿过轻雾飘渺的重重山门,把峭险的屏风排立,不知多少人迷醉在三峡的水云间,荡漾在汉江的秋波里。
说到这,我问大叔,你说,这么古朴宁静的古镇水乡,能在这里生活多好呀,在你背后,是一条小河,一口满是荷叶的池塘;在你前面,是一座泥塑雕成的古街,脚下的码头上轻风笑响,柳枝摇晃,多梦的中坝河、黑沟河桥,在飞檐上停顿,晨雾与雨滴,翻滚着赤脚的河水。慢步在石板街,荷塘、皂角树、火神庙......置身于水乡码头周围,就能够把熟悉的诗句点亮。再往更远处,是绿油油的茶园和农田,这么好的背景,我用手机拍照拍得不亦乐乎,忽然间,又一位热心大叔也说,他准备在镇东头搞一个民宿,要紧跟县里打造的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兴业的脚步。下午了,他还想带我们走走,为什么不呢?只是我们还有事,一会儿必须回去。他说不急,他也住城里,他的小汽车,就挡在汉江边的一排排杨柳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