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茨林,流青溢绿,花儿芬芳。而这幅五彩斑斓的图画中,尤其引人入胜的,是茨林村那遍蔬菜种植基地。最让人迷恋的,是茨林村庄的“绿”,占山还想地上为王。偏有栀子花,撒些米粒,就把初夏风暗香。
“茨林”是个村名。这个村地处陕西石泉县南部熨斗镇,这个大巴山中的山村,因冬产“熨斗白菜”春产“羊肚菌”而扬名四面八方。
五月的一个清晨,陕南石泉天水一色。一辆中巴满载着县文联组织的作家、摄影家等文艺采风团,一行四十多人沿汉江南下。车窗外,汉江三峡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帘。江水绿的如一块狭长的碧玉。薄雾缠绕着秦巴山缥缈着,沿途的景色宛若害羞的少女,美丽动人。东流的汉江波光粼粼的,映衬着中巴车在前往熨斗镇茨林村的途中飞奔。
天空,朵朵白云慢慢地散去,远处,一缕勾着美丽乡村画图的炊烟。那是一根长长的纽带,把我和故乡紧紧地系在一起,一端系着过去,一端系的是现在和未来。炊烟,在每一个清晨,它袅袅升起,在每一个黄昏,它如约而至,它充盈着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它使我一步步变得勇毅,它更赋予我走向未来的动力。
五月的日子,带着夏天的暖流奔涌而来。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生活,体验农耕文化。脱离城市喧嚣,在偏远的茨林村。聆听晨语:鸟鸣迎出晨曦,返嚼思沉牛羊,私语农家人勤快。一朵玫瑰花,阳光下微笑盛开。大地上的禾田,铿锵有力,齐刷刷向成熟迈进。
茨林村,属于一个小盆地,周围都是低矮的山陵。当走进茨林村产业园以及农家小院庄稼地的时候,恍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我会想起一些事情,那是泥土中种植的蜜猴桃、草莓、白菜、羊肚菌等多种植物的生长。在我的直觉中,它们也是如此的,沙沙沙撞开泥土,伸展枝叶向阳而生。
中巴停下来,停在一条宽阔的村道边。前往通向农家小院。有人说,还记得熨斗的“鲜肉小白”吗?霎时间,脑瓜里忘记了火红的五月而闪现出来的,是茨林村的绿色大白菜成长的画面。宽阔的田野上,一排排熨斗白菜整齐的生长着,周围山色空濛云雾缭绕,熨斗的“鲜肉小白”们会不会就此吸收“天地之精华”的仙气,变得更加鲜嫩可口呢?一直以来,家乡石泉有句歇后语“熨斗的白菜——没经(筋)”说的就是茨林白菜细嫩的口感。熨斗白菜是不断出名,还出口,更是出了名的好吃。
听茨林村村支部书记 张义超 介绍说:“春节的时候”熨斗白菜一棵卖到了百元以上。
农家小院,满屋堆放大袋大袋干羊肚菌。村民 张守毅 介绍说:“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等,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张守毅家巧媳妇 谢宝珍 介绍羊肚菌的食用方法:“羊肚菌烧豆腐;羊肚菌炖鸡;红烧羊肚菌;羊肚菌烧肉等好多好多。
张义超,几年前了解到羊肚菌的市场行情后,发动村民试着种了几亩。离出菇半个月左右时。大家担心羊肚菌能不能成活、产量高不高,这半个月的管护很关键。“现在能浇出菇水了吗?”,“浇到什么程度?”,“温度管理该做什么调整?”……“不要着急,大家先在大棚里加盖一层小拱棚,再检查地温和菌丝成熟度,等天晴了就可以浇出菇水,记得要一次性把地浇透,即便长不出羊肚菌,投入的成本算我的”张义超不假思索地对村民说。
如今,茨林村的羊肚菌,做成了各式味道鲜美的美食久负盛名。每到春天,就会有食客专门赶赴茨林。有人冲着白菜而来,有人因为羊肚菌而至,喜鲜者吃白菜,食干者吃羊肚菌,各取所好,只为品尝鲜美。
现在,“熨斗白菜、羊肚菌”也成为茨林的一项致富产业。零散种植、大小不一的白菜,羊肚菌基地总面积达百亩,白菜,羊肚菌成为陕南“菜篮子”的绿色名片。走特色路,唱优势歌,茨林的白菜,羊肚菌以旺盛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体现了乡村独有的美丽和魅力。
茨林白菜羊肚菌。互补了季节,羊肚菌是冬种春收,生长周期只有3个月,恰好可以把农闲时节充分利用起来。茨林村的羊肚菌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每斤干品能卖上千元。
眼下的茨林村,不误农时,火热开展夏耕夏管。我的相机正抢抓村庄田地镜头,大脑闪现出来一组,记录现场文字“芒种的时节”:
夏日的干风,不停地裁剪着过往,金色的麦田,晃动着微醺的麦香,收种交叉,在忙碌的茨林村庄,布谷声声,回荡在农人的耳旁,田间地头,翻滚着一片绿浪;炎炎烈日,昭示着盛夏的来临,麦浪滚滚,恰似黄金的海洋。东西南北,茨林内外一片丰收的景象,一双双脚印按在土里,适时种下梦想的种子,收获,是心中那份希望;日出日落,农家人热情高涨,麦浪高三尺,快打快扬快入仓,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潇潇梅雨中,撑着绿色油纸伞标志季节,秀女出房,枝头俏丽,不菲收获一场;仲夏伊始,一收、一种,道出了芒种的节气内涵与人生的真谛,带来夏日的欢快,挥手告别春天的恋爱,芒种在美丽乡村花海中摇摆出醉人的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