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安康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之一,被列为非遗文化的汉调二黄,既经历过辉煌,也曾面临人才青黄不接、剧目鲜有出新、基层社团生存艰难的困境与挑战。汉调二黄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明末清初时盛行于关中部分地区和陕南汉水流域,是汉水流域唯一拥有完整传承和表演体系的剧种。汉调二黄曾产生过众多班社,经典剧目迭出,名角层出不穷,深受群众喜爱。
石泉是文化旅游名县,石泉古城位于秦巴山间汉江岸,一座明清古城被命名4A景区,一条全长1000米的老街。古时,这里因子午古道穿境而过、汉江水运发达繁华一时。“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年搏得美人一笑的荔枝,便是经此街快马运送进宫的。
如今,老城的规模已经大大缩水了,但还保留着一条明清老街两座城楼。以沿汉江而建的布局,是陕西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街。老街上还保留着天主教堂、禹王宫、江西会馆、关帝庙、古县衙、古戏台等。这些年,汉调二黄开始在石泉呈现兴盛景象。在“二黄研究会”带动下,一些二黄爱好者,正将它列为自己的研究项目,这又将推进二黄剧的发展和提高。
老街东门内禹王宫广场,是石泉汉调二黄业余剧团的表演场所,每逢节假日吸引着众多爱好者前来。众多的人们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耳畔不时传来悠扬婉转的戏曲哼唱。这条被称为“秦巴山水 石泉十美”之一的“千年古城人文之美”的老街,地处汉水之滨,人们茶余饭后纳凉时,都习惯哼唱几句“汉调二黄”作为消遣。
石泉县志记载: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 湖北 沿 汉水 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汉调二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解放初期,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 清道光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luò)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luò)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剧种由来。汉调二黄,是陕南地区仅次于南路秦腔(即汉调桄桄)的大型剧种。音乐唱腔,与皮黄系统各剧种基本相同,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干,帮与京剧接近。
剧种介绍。汉调二黄的剧目丰富多彩,在艺人中久有“唐三千、宋八百、野外史传数不得”之称。除了衰落期间大量遗失以外,仅现所知有传统剧目一千四、五百本之多。其中抄录存本者达九百三十七个整体戏和折子戏。取材范围从上古传说到明清故事,活象是一部“中国通史演义”。
流行地域。汉调二黄向以木偶、皮影与人演大戏三种形式在民间流传。流行区域,以秦地为主,延至甘、鄂、豫、川等省。就现在所知,仅在陕西的的活动范围,计达三十余县。按其区域,可分四路:一、商,镇一路,以商县、龙驹寨、山阳、镇安为中心,流行于洛南、商南、及豫西、陕东部分县域;二、安康一路,以安康、紫阳为中心,流行于洵阳、白河、石泉、汉阳、宁陕、佛坪、镇坪、岚皋等县域;三、汉中一路,以西乡、南郑、镇巴、汉中为中心,流行于城固、勉县及甘南、川北一带;四、关中一路,以西安、三原、泾阳为中心,流行于富平、咸阳、凤翔、户县、临潼、蓝田一带。二黄戏的这些活动据点,多属当时的水陆码头或商业重镇。
要说这汉调二黄,它曾是石泉人民重要的情感寄托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石泉县持续加大对汉调二黄传承与保护力度,通过开展多层次演出活动、强化宣传普及、培养传承人才、加大保障扶持等措施,使汉调二黄这一地域特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
我是一个倾情于古风遗韵的人,甲辰年12月的一个周末,走进老街,看到79岁的刘凤鸣,在石泉,熟悉刘凤鸣的人老多老多呢!因为,她是汉调二黄安康市代表性传承人,她11岁起便开始学习汉调二黄,2011年,她和同行牵头成立了石泉县汉调二黄业余剧团,并组建了专业演出队伍。但随着时间推移,汉调二黄专业演出人才青黄不接、剧目鲜有出新等困境与挑战也逐渐显现,把汉调二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在她看来,汉调二黄曾作为汉水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汉调二黄曾盛极一时,经常一票难求。如今,想把汉调二黄传承好,导演、编剧、舞美设计等创作团队人员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刘凤鸣心里是这样认为:只要我还能传承,还能做这件事情,我就传承下去,我明年就是80岁了,它就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是离不了它,我从来没说放弃演出,不去做这件事情,它就是我一生的魂,在我有生之年,继续能把他做下去,这就是我的这一生的愿望。
汉调二黄承载着石泉人民的深厚感情,保护、传承、发展好汉调二黄既是群众的迫切期望,也是赓续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石泉县结合实际,在县文化馆开办汉调二黄培训班,聘请刘凤鸣等汉剧老艺术家为老师,向青年演员传习汉调二黄,同时常态化开展汉调二黄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并在汉江石泉古城景区设立汉调二黄演出舞台,每逢节假日开展汉调二黄专场演出,让更多市民游客近距离领略汉调二黄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次偶然,听团员陈平说:“汉调二黄我是从小就特别喜欢,业余剧团是2011年成立了开始,我一直坚持到现在,虽然说很难学,但是对我来说是乐在其中,现在2018年退休以后,汉调二黄就成为了我的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我可以为了他放弃更多更多的东西。”
在老一辈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石泉县汉调二黄业余剧团由小变大,由原来十几人发展到团员40余人,每年演出60余场次,结合石泉特色地域文化排练的《游水乡》《鬼谷子回故里》《张仪别妻》等各类演出节目近50个,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全县群众文化生活,也为传承汉调二黄做出了重大贡献。
周末那天,刘凤鸣还介绍说:所以我们现在来宣传,来传承这个,还是希望把我们石泉的“土特产”样的还是传下去。
那天,我还听到与刘凤鸣一块儿到禹王宫广场(石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陆红云说:随着这个条例的出台,对于汉剧艺术的保护传承,石泉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在政府培养上,政府每一年拨付一定的资金,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来用于这个汉剧艺术的有序传承发展;第二个就是我们从这个传承群体上,现在我们就是在这个剧目的排演上增加了一些符合年轻人审美,比如说它的服装道具、剧目选材上进行了改良,增加了年轻人对这项艺术的喜爱;第三个从汉剧进校园、进景区,通过从小学生、中学生,还有从对外的游客宣传的角度上,不断的扩大它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来增加更多的人喜爱和了解汉调二黄艺术。
正在此时,禹王宫广场戏台一位靓丽的女主持人开始报幕过后。眼前的戏台上顿时开始了唱、念、做、打,角色分工较细,可分为老生、小生、大花脸、正旦、老旦等十门,各有各的演唱技巧和表现特色。表演时,唱腔和着起板与落拍,节奏鲜明,灵活多变。动作的一招一式都配有紧、慢、轻、重的锣鼓,各个角色的手、眼、身、法、步,亦有一定的程式,特别是集体表演场面,如排队、坐帐、站门、朝贺行军、武打等,都有固定的模式,其艺术表现力大大超过当时盛行的弋腔和雅部昆腔。
那天,让在场的我,真实的感觉到了,调二黄演,古韵悠长,生生不息。随着一批批戏曲新秀绽放舞台、一个个经典剧目常演常新,石泉汉调二黄以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唱响在秦巴山川,汉水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