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带着家人怀着朝圣的心情,沿着先人的足迹,来到了万树葱茏的广东梅州。这里秋风和煦,桃花、李花两度逢春,居然开满了山坡,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说起梅州,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这里是叶帅故里、世界客都;这里有美丽的琴江、高大的麓湖山。以为是来旅游的妻子和孩子,在车里一遍遍地搜索着攻略,一遍遍地惊叹着,我只是微微一笑,并未理会,因为我想要去的地方,和这些无关。
车行一路,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位于大埔县的三河坝。这个位于大埔西部,只有10平方公里的粤东小镇,显然是难以满足妻儿的好奇心。寻寻觅觅,沿着蜿蜒的山道,我们登上了笔枝山顶,一块十几米高,巨大而雄伟的纪念碑赫然映入眼帘,终于,他们沉默了。
碑正面赫然镌刻着朱德同志的亲笔题字:“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碑座上刻着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妻子一头雾水,“八一南昌起义是建军节啊,不是在南昌举行的吗?怎么会在这里立一个纪念碑?而且还是朱老总亲笔题字。”看着她疑惑的样子,远眺汀江、梅江、梅潭河,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这里不仅与南昌起义有关,更与惠州有关”我的回答更让她疑惑。
带着妻子的疑问,我们开始沿着前人的足迹行走,我们先后游览了众多历史遗迹,瞻仰了游步瀛等烈士的铜像,将那些碎片化的历史串联起来。我们先来到了三河坝战役纪念亭,“望三水回环,滚滚波涛疑战鼓;伫笔峰远眺,层层峦嶂似丰碑”。刻在亭上的这副对联,不仅写出了三河坝战役的惨烈,更写出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打仗之前,我们先要清楚为什么会在这里打仗?
三河坝,因河得名,汀江、梅江、梅潭河在此汇成韩江。笔枝山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能够控制三江。朝汀江北上,可到福建长汀、上杭;沿梅江而上可到江西赣南一带;沿梅潭河东往可到福建闽南的九峰等地;顺韩江而下进通潮州、汕头。史家称这里“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西通两粤、北达两京”。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成功之后,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大规模的反扑,起义军的武装部队计划离开南昌南下,避敌锋芒,趁着北伐后方空虚,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举行北伐战争。
八月三日部队开始离开南昌,经抚州、瑞金、会昌、长汀、上杭,途中与伪军及国民党军阀钱大钧、黄绍竑鏖战不断。会昌战役后,起义军由福建长汀、上杭南下进潮汕时,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九月十八日进抵大埔县城;为了阻击敌人,保护主力部队,九月二十日,作出了分兵部署:周恩来、贺龙、叶挺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九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十一军二十五师(辖73、74、75三个团2500人,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和第九军教导团(500人,朱德兼团长)共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阻敌追击,掩护主力南下。
朱德、周士第等率领的二十五师留守大埔县三河坝,当时国共两党都把这里当成决战之地。这场战役对国共双方而言,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刚成立不久又一路奔波劳顿的起义军而言,更是如此。在这一仗中,很多杰出的军事将领长眠于此,曾东征惠州的游步瀛也牺牲在这片土地上,他的事迹令我震动。1903年10月,游步瀛出生在湖南隆回一个小山村。20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农本科,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游步瀛根据党组织指示,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期间,他参加了东征,身为连党代表的他身先士卒,在淡水一役率100名敢死队员攻城,取得了淡水大捷。不久,广州国民革命军决定第二次东征,担任东征军宪兵营营党代表的游步瀛亲赴前线参战,见证了第二次东征打开通途惠州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他在随军日记中记载道:为了“解放受军阀压迫的几千万东江同胞”“为人民谋利益”“减少人民的痛苦”,军民共同“谋广东永久和平”。游步瀛和500名冲锋队员勇敢赴义,以身许国,个个热血如潮,胜利之旗便飘扬在惠州城上。
后又奔赴北伐前线。1927年7月,游步瀛积极响应南昌起义,任起义军二十五师参谋处长,执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行军后卫任务,留守三河坝。10月3日的三河坝战役激战中,游步瀛不幸腹部中弹,他一边用手顶住腹部不让肠子流出来,一边坚持指挥战斗,后在随部队转移途中牺牲,时年24岁。
而游步瀛的妻子袁秀珊,她是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之妻袁少娥的侄女。听闻丈夫游步瀛噩耗后,强忍悲痛,振奋精神转移了战斗阵地。袁秀珊怀揣游步瀛心愿,带着女儿远香,随何叔衡来到上海,继续从事丈夫游步瀛的未竟事业。1930年秋,袁秀珊积劳成疾,染上严重肺结核。1931年1月17日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26岁;游步瀛、袁秀珊夫妇没有儿女,但风骨永存。
三河坝之战后,活下来的很多人,后来的命运深受此战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游步瀛的亲密战友、参加东征惠州的袁也烈。1927年9月24日,袁也烈随二十四师进入潮汕地区后,二十五师则留守三河坝。由于三河坝战斗任务繁重,作为起义军总指挥的叶挺很快想到了有勇有谋,老成持重的袁也烈。在叶挺的坚持下,袁也烈被调到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任参谋长,10月3日,二十五师在三河坝遭到强敌攻击,血战两昼夜,歼敌一千多人,自己也伤亡过半,不得不向福建引退,想与分兵行进至潮汕的主力部队联络。
就这样,袁也烈在浴血奋战后,奉令率部退出三河坝,而且此时,他的授业恩师、革命的启蒙者毛泽东已经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和影响力。
因此,袁也烈决定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师党代表李硕勋的建议下,暂时离开部队,向老师毛泽东一样,去找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配合军队,继续开展武装斗争。于是袁也烈经组织批准离开部队,回到家乡湖南。
而三河坝战役后留守下来的官兵经朱德、陈毅再次进行整顿,把剩下的800余人编成一个团,取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经浴血奋战于1928年4月带领这支部队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组建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
而袁也烈血战三河坝后,潜回家乡从事“地下”工作屡遭追捕,几经周折于1929年月9月到达上海,经许继慎协助才得以与党组织取得联系。1929年11月,随邓小平参加了广西龙州起义。
1931年2月3日,袁也烈随红七军北上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合,挥师湘粤边界作战负伤,辗转到上海养伤时被捕入狱。在狱中,袁也烈历经磨难,始终没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1935年10月,袁也烈幸得同乡杨天越等人斡旋,经保释出狱后到南京,找到正在南京从事国共合作谈判的同乡吕振羽。在吕振羽的帮助,经周小舟介绍,终于回到了党的组织和战斗序列,被派到中共北方局工作,又开始了跃马扬鞭的峥嵘岁月。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历经三河坝血战的袁也烈却仅授少将军衔,而特殊历史时期血战三河坝后辗转回到地方工作及挥师湘粤边界作战负伤,在上海养伤被捕入狱,后九死一生重返革命阵营,在极左路线条件下,仅授予少将军衔。袁也烈的资历不可谓不老,他是经聂荣臻介绍入党、东征参与者、北伐先锋、又曾是林彪的军事老师、粟裕的上级……一生忠于革命忠于党,可是命运坎坷,被称为“军中资历最老的少将”。
袁也烈后在“文革”中又遭遇波折,但他始终对党和革命事业忠贞不渝;1976年8月8日,被“四人帮”诬陷迫害致死;197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9年2月1日,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他换发了《烈士证明书》。
斯人已去,山河留迹。三河坝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入粤后经历的一次异常激烈的战斗,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战役距今已过去96年,茫茫岁月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的风骨犹在,丰碑永存。三河坝战役是胜利的失败,是失败的胜利,是黑暗中的曙光,虽败犹胜、虽败犹荣。
红色耀中华,风骨传后人,站在先辈战斗过的三河坝,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百舸争流,令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