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火雄的头像

周火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1806/11
分享

东山有嘉木

东山有嘉木

周火雄

我在五祖寺走走停停,我的目光游走在殿堂的飞檐、条石粗重的琢痕、青砖厚重的苔痕上,我想透过它们,捡拾先贤遗落在这些物品上的温暖,追寻岁月的那一绺神秘印痕。

就这样,我在不经意间走进了它们。

这是什么树?

油朴树,又叫青檀,它有1700岁了。一个兜售香纸的妇女这样回复,颇有些自得。

啊,我的腿走不动了。

真的是,而且,三棵!

在五祖寺新山门前,空坪的边缘,一片绿森森的树林中,三棵巨大的青檀散发幽淡的阴凉。三棵,树皮粗糙,树干粗大,须三人合抱;树冠连绵,阴凉好大一片。就是这样的大树,竟然没有像样的主干,出土一米多的地方,斜逸旁出,抽出许多坚硬的枝条,成为灌木似的一簇。

这就是青檀?这就是青檀。

关于青檀,百度百科的解释是:青檀,榆科,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呈长片状剥落。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基部三出脉。雌雄同株。小坚果两侧具翅。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生于石灰岩山地山麓、林缘、沟谷、河滩、溪边或石缝中。树皮是宣纸的优良原料。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青檀材质坚韧,纹理细密,耐腐耐水浸,是园艺、室内装饰等的珍贵树种……

凉风阵阵,鸟儿也在快乐自说自话。啪,一只雏鸟落下来,引起一阵呼天抢地的鸟语:“呀呀,不得了不得了”!鸟国的骚动,之后,归于静寂。

巨大的阴凉形成的小气候,使这里仿如春秋季节,舒适宜人。

相传油朴树由祖师弘忍亲手栽植。静寂的夜晚,很多人听到青檀絮絮叨叨的话语。遇到大灾年份,古树的话语更多。时序已是夏初,青檀穿上了碧绿的新装,它在春和景明的天光下展示清新碧绿的粉嫩,一种新鲜的绿,自然的绿,渲染着初夏的气息,真精彩!我游荡在这里,感慨在喉间轮回,竟然要冲口而出,终于无话可说,千年古檀,越过风霜雨雪,越过严寒酷暑,脱出清风道骨,卓立人间,好一尊饱经风霜的硬骨,遒劲有力,别具风韵。它们扎根于山岩的缝隙,努力挣脱束缚,奋发向上,石与根不懈较量,难解难分,岩与树融为一体,甚至,拼搏出吃奶的力气一声啸叫撑裂山岩,形成悲壮的生命景观。

忽然生发出听树语的念头。这样的念头,更多的是源于对青檀的尊崇和贴近。

天已然黑透。走出宾馆的房间,只觉得寺庙的建筑黑压压一片,幽静,神秘,仿佛一座古城,在薄雾轻纱里安睡。我摸索着穿过层层叠叠古老的殿堂,走在黑黢黢的石板路上。蛙声如鼓,它们来自草丛、石缝、水洼,这蛙鸣似乎就不是喉咙的啭鸣,是金属的撕裂,干脆而决断。呱——立即引起和鸣,巨大的潮音连绵而出,飘向遥远。呱呱呱,呱呱呱。一只流萤追逐蛙声飞过,暮色里的一道轨迹,光明的流淌。

寺院在安睡。大自然的声息是它的催眠曲。

山门前一派静寂。一只鸟很重地振了一下翅膀,哗啦啦,哗啦啦,终于啪啦啦飞走了。天遥地远。寺院更加空旷。除了隐隐约约的建筑,黑黢黢的树影,昏暗的夜幕,和远处天幕上的闪动的星星,什么也没有。万籁俱寂就是这样的吧。

我压制内心的不安站在青檀下。

“咚”——五祖寺钟鼓楼传来庄严的轰响,先是鼓声,沉闷,响脆,时密时疏,时短时长,时急时缓,之后,雨点一般的密集,分明是千军万马的奔腾,分明是重物砸在草地,分明是一声召唤让你振奋,再之后,鼓声平息,风声划过,虫声流过,辨不清的声息响过,钟楼却接过闹腾的旗帜,当当当——巨大的回响穿越夜幕,在夏日夜空激起连绵的持久的回音——当当当......余音不绝,山鸣谷应。

一念既动,忽然有一种声息絮絮叨叨,絮絮叨叨,啊,青檀。伴随钟鼓的回响,密层层的枝叶沙沙沙,沙沙沙颤动,它们相互摩挲,相互感应,相互召唤,甚至,叶与叶紧握,温馨在悄然传递,转瞬间,一树絮语纷纷扬扬,纷纷扬扬飘落大地,像极了秋日的雨点,密密层层,密密层层打在叶上,打在地上,消遁于夜空,隐匿于无形。

上玄月浮起在穹庐,寺院更显空灵

东山嘉木,我喜欢青梅。

早春,寒风凛然。徜徉在江心寺下的梅苑景区,我的精神有几分恍惚。梅树绽放,闹哄哄的欢喜。是星星点点的红梅吗?不是。一树绿萼梅!真是绿得纯粹,绿得傲气,绿得雅致,绿得一尘不染,花苞密层层,密层层,细细点缀,全是绿的;花瓣一片片,一片片,全是绿的;树干、树枝四围撒开,仿佛也是绿的。有那么一瞬,我疑心自己面对的是深邃的星空,黯黑的星空背景里,淡蓝的星星在眨着眼睛,一闪一闪,无名的天体在蔚蓝的天河游弋,幽然,清净,美丽。忽然有人向我耳语,五祖寺还有一株更好的,青梅!

青梅,真不是绿萼梅。

一层薄雪依然抵挡不住寻梅的脚步。在五祖寺,我找到了青梅。啊,树形没有太多差异,但是,细辨,高下就明显了。绿萼梅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一个芽内,香味浓郁,花梗短,常无毛,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而青梅树皮青灰,花小,细密,远远看去,花苞星星点点,密布枝头。花儿开放,花瓣洁白,奇香扑鼻。花开时节,整个寺院浓香扑鼻,一片温馨。

东山嘉木,不能不提樱花。二月春暖,我独自行走在寺院的石板路上。聆听千年禅韵,有些感动。恍惚间,似乎看到禅界先贤的背影,黑黢黢的一片。那些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呢,敬畏来自于心底。这时候,樱花悄然地呼啦啦地开放了,高大的树干、四围里扎撒开的枝头全是樱花的蕊和花苞,淡淡的花香飘满院落。

雪一样洁白的颜色忽然感动了我。石质座椅上、地上以及树下的野草中,落满花瓣,飘飘洒洒,极尽随意,极尽灿烂,像极了书斋里雅静的女孩子的谈天说地。

五祖寺的樱花凝结日本作家的东山情缘。一九六五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老舍先生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他专门到东京拜访了水上勉。水上勉激动不已,两人在一起交谈了两个小时。席间,水上勉先生向老舍先生表示:“如果我有幸访问中国,很想参拜黄梅东山五祖寺。”老舍先生笑容可掬地听着,他随手撕下桌子上包点心用的包装纸,从衣袋里掏出钢笔,写下那首有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舍把纸条递给水上勉先生,说:“如果你去中国,我陪你去黄梅。”

一九七八年,已经是七十高龄、头发花白的水上勉先生履约来到东山。随他而来的还有几株珍贵的樱花树苗......

东山嘉木,源远流长,大开大合,温暖诗意。

东山嘉木,佛教发源地的壮美诗篇,星光斑斓,清新幽然。

那样的一首诗常常浮起在记忆的窗口:

“用一把黄土,把我掩埋
我也不嫌少
用一枝桃花把我覆盖
我也不会冷
我是吃你的叶子与粮食
长大的,我是喝你身边的
运河水长大的。我的每一声啼哭
都深深地,在你起伏的胸脯上
我的家乡,我是你的儿子”……

摩挲墨绿的叶片,我不禁想到了繁茂的天下禅林,想到了五祖弘忍栽植的中国禅,在继承中开拓,在创新中光大,葳蕤九州,朔流千年。

“上接达摩一脉,下传能秀两家。”一枝五叶,遍地禅花。

东山嘉木,天人遗落人间的一片梦幻。

东山嘉木,岁月馈赠人间的温暖花瓣,星星点点,絮絮叨叨,发出幽淡的芬芳。

东山嘉木,一片绿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