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火雄的头像

周火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1806/11
分享

空山,古寺,茶香

空山,古寺,茶香

周火雄

那是早晨,雨后。山里的紫气越发厚重起来,一团团,一簇簇,流动在山间,甚至你的周围,这样新鲜,这样叫人心悦,伸手抚一抚,抚一抚,就能感触到那份柔软,真是奇特。

这是老祖寺的早晨。

一个小沙弥快步走出寺门,皂色布衣,手里一只布袋。

戴上斗笠,拿上布袋,星散在茶园。采茶,制茶,泡茶,听禅师讲茶与禅,这是一天的行程……

真的是上好的茶地。一厢厢茶树依山就势,蜿蜒缠绵,延伸至遥远。山上气温低,清明已过,山下已是春深似海,姹紫嫣红,这里似乎还是萌芽状态。茶树被修剪过的枝条铁黑一片,它们看似已经老去,几近枯萎,没有了活力,但是,倏然间,你在铁黑的枝杈上发现了萌芽,是的,嫩嫩的,颤颤的,那么一点点,一点点,这茶芽就这样娇羞地点缀在茶树上,叫你左看右瞧,舍不得出手,咿呀,这么好的东西,分明是上好的祖母绿,你怎么就忍心下手呢?大自然真是新奇。

你的手势不对,应该这样,这样,手指轻轻捏住一芽一芯,往上一提,是提起,不是掐,你这一掐,人体的浊气就进入了叶芽,茶香就没有了。是小叶在说话。皂色的布衣,淡雅的微笑。读完研究生,放弃优厚的待遇,在这里服务,她要的是内心的安然和适意。小叶认为对方听懂了,笑了一笑,春风一样,舒服。

不再说话,心思在茶上,在嫩绿的芽尖上。一片蚕子啃食新叶一般的声息,啊不,是细雨润绿山野的幽微,慢慢地,流传在山坡,细细密密,轻轻悄悄。

老祖寺“紫云寿茶”历史久远,魏晋间,中印度高僧千岁宝掌和尚东游中土,将植茶参禅的习惯带到黄梅,那一株嫩嫩的碧绿扎根在紫云山巅。千百米海拔,地处北纬30°,鄂赣皖三省交界,且四季分明,水盛土沃,云雾缭绕,优良山泉自然灌溉,这一份茶香就有了别样的味道:口感润而清甜,色泽通透明亮。唐代斐汶所著《茶述》把黄梅“紫云茶”为代表的“蕲州茶”列为第一类贡品。相传翰林院学士钱起爱茶,对紫云茶尤其专注,一次与爱妾拌嘴,独饮,醉得不轻,摇摇晃晃写下了:“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午后,客舍静寂。半睡半醒在床上。一丝阳光照在茶几,映出金亮的光斑。纤尘在光柱里舞动。敲板的声响由远及近,那是佛的召唤。起床,由小叶引领,穿过一幢幢建筑,走过寺院的后门,在一片光亮中,一座青山倏然出现在眼前。

密密的石塔,构成浩大的塔林。

青山碧云中,竟然有大大小小的石塔300余尊。它们样式各异,形态不一,有的高大厚重,有的矮小清秀,有的古朴浑圆,有的新奇多棱。

石塔又称和尚坟,也就是有造诣的大和尚圆寂后掩埋的地方。

大和尚圆寂后,被保持坐姿放置在大缸,再在上面倒扣同样大小的缸,埋入泥土,然后在泥土上造塔,以示纪念。

从宝掌至今,老祖寺经历过八十多任方丈,加上修养绝佳的大和尚,身后有享受造塔资格的总在三百余人。

循了茶香,我们走进老祖寺制茶车间。平房被绿茵茵的树木围拥,山泉水在竹简中流过,滴哒有声。圆溜溜的竹匾中,晾晒的是茶的鲜叶。这些叶子带着雾气,带着水滴,抓一把你就能闻到山野的清新,闻到花草的味道。鲜叶被分拣,条形完整的一叶一芽,长短一致,而破碎的,掉芽的被打到一侧。从种植,采摘,拣选,炒焙到保存,这里的每一步都秉持传统的制作工艺。我们看到了由古至今的“严选”传统:“一旗一枪,一叶一芽。早取为茶,晚取为荈。谷雨前后收者为佳,粗细皆可用。惟在采摘之时,天色晴明,炒焙适中,盛贮如法。”不止如此,茶树的人工修剪,人工除草防害,施用天然肥饼,也让紫云茶增添了自然的风味。

沾着草叶的味道,我们从茶厂回来,坐在客堂里聆听茶与禅。沸水流过紫砂,滴落在青灰的茶盅。热气还在缭绕,茶香已经进入肺腑。一吸清新,再吸怡神,三吸心魂荡漾。一盅见底,善解人意的小叶悄然的脚步已在跟前,风一样的微笑,一道水线激起涟漪,茶香又萦回在案前。

茶香缭绕,愉悦在心中回荡。茶香撩动思绪,茶韵渐渐丰满,潮起的诗情奔涌在咽喉。之后,是禅师的吟唱。有人吟诵了崇延法师的作品,飞扬的诗句中萦回对净慧大师的念想。掌声。恍惚中有人吟诵了我的散文《人生苦乐一杯茶》,那是陶燕的诵读:“喜欢无边青碧里的那一畦新茶。阳光朗照着它们,浅浅的光晕里,那新嫩的叶儿似颤颤的,抖动,没有声息,却又不尽然,分明没有动,在动与静之间,玄妙的一种境况。金色的翅膀倏忽飞起,嗡——一声轻响,却是蜜蜂的影子。狗尾草已经很高了,茎有些微胖,仿佛女人叉着腰,想是孕了穗。

忙了一气,我们开始坐下来。没有硕大的华美的茶桌,几张木椅,一张方桌,一壶,几只杯,就是喝茶的全部。简陋吗,有点,但是,因为茶,生活有了悠闲的味道。茶场的主人给我们的杯子加入苦乐禅茶,沸水冲下去,茶块在杯子里舞蹈。一股浓郁的香味飘散开来。茶叶在水中复活,释放出浓郁的茶香,释放出别样的清新与碧绿。因为茶,这一天心情平和,微笑怡然;这一天精力充沛,成事稳健;这一天通达世事,心静如水。在茶中修行,在茶中成长,在茶中构筑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齿颊留香,每一次回头,人生正在佳境......

一杯茶在悠闲的谈吐中落肚。汗水在背上汩汩流出,精神为之一振。古语说,苦中乐所附也,而茶的苦、静、凡、放四性中,苦性居首,这与佛家的人生之苦,与佛家的修禅多么的如出一辙。难怪四祖寺方丈净慧长老在饮用苦乐禅茶时说:这一杯茶,包含着无量的妙义,包含着感恩天地人,和谐你我他的无量功德。走向茶园深处,我变得异常兴奋。

人生苦乐一杯茶。苦乐甘甜,点点滴滴,全在我们的掌心啊。”

暮色早已垂下,时序已是晚九点。钟鼓楼忽然法器大作,一时,鼓声轰响,仿佛千军万马闹腾,之后,鼓声疏朗下来,仿佛风声雨声,窸窸窣窣,自说自话……

茶香流传,五百年,一千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