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火雄的头像

周火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406/24
分享

端午纪实:到小池看龙船

我带着艾叶的清香,早起赶到小池,为的是一饱龙船的风采。

渐近端午,上苍似乎格外垂青,时而给点阳光,时而给几点雨滴,于是,这个节日清凉扑面、颇为快意。

今年的龙船尤其壮观。五月初一大早,平静的东港已然闹热起来,蓝幽幽的港道上,六十条龙船穿梭竞行,你追我赶,谁都不甘落后。穿过一层层人墙,小池镇宣传委詹丽君带领我们来到三列村。

静穆中,有人将龙头老杖往船头重重一撴,锣鼓声中,龙头忽然高高昂起,威风八面;水手得了召唤,依船站立两侧,他们多么投入,你看,手臂上的腱子肉一隆一隆,睬着节奏下桡,一桡一桡挖得深,挖得远。数十对水手步调一致,舞弄得水花四溅,而龙船鼓眼斗睛、意气风发,箭一般虎跃龙行。

宽阔的东港嘈杂拥挤起来。十余里东港两岸,数万人引颈喝彩,发出哦荷哦荷的吼喝,手里的威风锣鼓,抑或盆啊、铁器啊,甚至一把纸扇呀一起舞动,好像龙船的前行得益于他们的使劲,吆喝一起再起,龙船飞腾再飞腾,哦呀呀,端午的龙船,恐怕海龙王也不得安生。

划龙船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有文献记载更早。楚国人难舍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划船追逐拯救。但是,人们呼唤着划船至洞庭湖却不见其踪迹。每年五月五日,人们以划龙船纪念之。传说划龙船弄出很大的动静,可以驱散江中凶猛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这项活动愈演愈烈,渐渐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究其实,“龙舟竞渡”在屈原之前已就文字记载。有传闻五月端午文化来源于华夏人文始祖伏羲乘龙舟浮渡昆仑,肇始太极八卦原始文明。迁徙到四方的华夏民族,自上古时期以来就有在夏至、端午时节以龙舟祭祀伏羲的民俗传承,又以太极八卦文化中的南方地区最为流行。

上古时期,随着三皇五帝氏族不断繁衍发展,居住中原南部的华夏先民逐渐向南部方位的淮河、汉水、长江以南地区迁徙。春秋时期之前,便已形成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人文始祖伏羲。龙舟竞渡文化,是上古时期发生了毁灭性的大洪水,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以葫芦作舟船,浮渡洪水,逃生到昆仑山成婚,让人类生存繁衍下来。还有传闻说,端午节最初起源于江浙地区的龙图腾祭。先人为了得到龙的保佑,每年端午都会举行隆重的龙图腾祭祀活动,同时,还要在锣鼓声中划着独木舟在水面竞渡。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证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而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关联。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天南海北,风俗各异。在苏州一带,人们认为划龙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因为吴王夫差误杀了忠良,且是在五月五日这天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入袋中沉江,所以吴地百姓在这一天划龙舟以示纪念。而在浙江,还有说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古代著名的孝女曹娥的。传说曹娥的父亲在江边落水后,曹娥边哭边找,沿江求索十七日之后,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江殉父。当地人为了纪念曹娥,才有了划龙舟的习俗。

黄梅的端午早有划龙船的习惯。相传这个习俗始于朱元璋。朱元璋在长江中下游以北征战多年,这里水泊星布,湖汊纵横,为了不断扩大兵源,朱元璋发动民间习练龙船……

早晨的雾气有些重。小池镇三列村农民歌手王火林就三扒两口吃完早餐。一年一度的端午划龙船,最怠慢不得,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老伴往他碗里添了一些吃的,被他挡了。不能吃,再不能吃了,虽然打歌是力气活,但绝不能吃得太饱,否则唱不出。王火林十二三岁开始学习打歌,如今年过六旬,经见过各种阵仗,他的打歌最为生动,自然流畅,很能唤起氛围。

黝黑的皮肤,精瘦的体型,王火林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走进村庄,有力咳了一声,人们立即围拢来,没了话语。

香烟淼淼透天庭,奉请金角老龙神。

金角老龙弟子请,请下凡来受香灵。

三柱银香炉中插,一对玉烛放光明。

净茶净水桌上摆,佛前不熄晚年灯。

九条蛟龙前引路,龙王戏珠伴龙身。

龙王左眼观天地,龙王右眼保乾坤。

锣鸣鼓响弟子请,请下凡来万事兴。

弟子个个齐朝拜,拜请诸佛诸大神……

六十出头的人,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打歌。彷如每一次出征,镇定自若,别样从容。他站立供桌前,面容肃穆,那些祝福的歌词流水一样回荡在村庄的上空。

农历四月二十八的下午,街头忽然闹热起来。锣鼓一开腔,打歌就该上场了。咚咚锵,咚咚锵,锣鼓队闹起来,起初像是一锅炒豌豆,爆裂起来,闹腾起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谁也不服谁,到后来就是六月的雷暴,铺天盖地,欢腾一片。听到声响,街头巷尾的人聚拢来,三奶奶的十字绣不规矩了,歪七扭八,嘴上问谁家的闹哄?她的意思是今年谁家接龙?也就是龙头供奉在谁家?回复说,张二女乖子的老细,还是黄瘪嘴她外甥的二外甥,他家的媳妇不生育已多年,请龙王冲冲喜。哦哦,晓得,晓得,三奶奶脚下一颠一颠,却不肯闲着,走得急,走得忙,一溜小碎步。

按照当地的规矩,二十八下午要翘船。有人扛来长长的不锈钢管,在龙船两边船沿上用力扎杠子,杠子一扎,水手的位置就划定了。一个格子两个人,谁也不会打乱仗。

绳子一绞,嘎嘎作响,钢管就生根似的贴在船上。

街上真切地闹热,不知几时汇成了人流,人头攒动。正在兴头上,以为锣鼓要再闹一闹,却不料嗤的一声,锣鼓停下来,那个头上系着红围巾的男人摇摇晃晃走上前,一脚跨在台阶上。定睛一看,却是王火林。

求子求福求寿的人围拢来,他们极尽虔诚,用托盘端上猪、鸡、鱼三牲,摆放在香案上,划船的要把龙王接下凡。

敬香,放炮。锣鼓又响起来。吟歌、划船的儿郎人人下跪、叩首。

那个头系红围巾的人唱起来:

锣鼓鞭炮响纷纷,弟子今天接龙神,三根信香炉中插,一刀黄表表心情……

抬起龙头,一行人又去土地庙拜祭拜。

依旧是三牲祭品,依旧是敬香、化表、跪拜、吟歌。还是那个打歌人在唱:锣鼓鞭炮响纷纷,龙王朝拜土地神。土地公婆威力大,保佑划船乐太平……

拜毕,众人抬起龙头来到河边,将龙头请上龙船。龙头扎好,就有人去龙王庙祝神,那个唱打歌的又唱起来:鞭炮锣鼓响纷纷,龙王拜会河龙神……

祝神的程序渐渐完毕,划船郎开始划船,龙舟多,划船的也多,又多是年轻后生,他们争强好胜,不甘落后,都想抢到河中的头趟水,主事的话音未落,龙舟就咿咿呀呀破水飞奔,一时间,东港水面,数十条龙舟奔腾不息,水花飞溅,仿佛数十条蛟龙搅缠在一起,不分胜败。

水中闹腾,岸上也不肯闲着,村村寨寨的打歌队浓妆艳抹,跳起来,扭起来,唱起来。那是踩莲船,船儿扎得小巧玲珑,坐船的小姑娘穿红着绿,撑船老头下巴上乱蓬蓬一簇大胡子,他手持挠板,后面船舱站一位头戴花毛巾,手持破蒲扇的老太婆,也有的扮成蚌壳精与白鹤……桃园结义,八仙过海。更有些喝彩的,追逐在东港边,觉得手里没有了道具不过瘾,不给力,于是,拿了脸盆、菜盆甚至是铁桶,这一刻,只要发出快意的响脆就好,就快活。她们使出蛮荒之力,捶打着,敲打着,擂打着手里的器具,嗵嗵嗵,锵锵锵,真是山摇地动,震耳发聩……

奇妙的打歌,激发无边的想象。那是艺术中的艺术,五光十色,充满力量。依稀记得在孔垅,我见过和听过比较庄重肃穆的打歌。那是祭奠的场景。黎明微亮的天光下,巨大的铜锣大鼓发出惊魂的一响,接着,那个奇怪的中心突出、仿佛人的肚脐的断根锣发出“断根断根”的响脆,这一刻,许多的叫不上名的响器也一起发力,村庄全然湮没在震天撼地的响脆中。为逝者打歌,这是一幅沉重的画面。

那个穿着黛青的长衫的风水大仙,在人们宣读完悼词后,快速走在棺材前,手中的酒壶在棺前滴沥着浓香的白酒,用他那尖细而高亢的嗓音唱起了打歌:酒祭龙头哇,子孙万代封王。唱罢,又拿起酒壶在棺材中间滴沥了几滴,随即又唱:酒祭龙腰哇,子孙爵位步步高。唱罢,又把那酒壶在棺尾滴沥了几滴,唱起:酒祭龙尾,子孙做官清如水。

黄梅民俗,别样多姿,以致民俗专家讲起孔垅、小池乃至黄梅的打歌,滔滔不绝、喜上眉梢。无所不在的打歌,做屋上梁、娶亲嫁女、红白喜事、四时八节,无不有打歌助兴,就像这方土地上的庄稼,落地就能生根,有水有阳光就能开花。

雨点落下来,落下来。哎呦呦,是哪家的桡挖的深,竟然撩起东港水,湿漉了五月的江北、诗意的端午,也湿漉了我的纪实之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