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俊杰的头像

周俊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2
分享

缅怀我的父亲

岁月如梭, 时光飞逝,转眼间父亲离开我已经三十二年了,时至今日,每当想起亲爱的父亲离我而去,依然还是忍不住眼里夺眶而出的泪水,让我万分伤感,思绪万千,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据母亲回忆说:我的父亲在16岁那年,我的奶奶就意外去世了,撇下两个年幼的叔叔一个姑姑(二叔13岁、三叔11岁、姑姑7岁)和常年有病的爷爷。当时我的父亲在读高小,学习成绩优秀,因家里十分困难,父亲不得不退学;退学后卖过小磨香油、干燥白酒、磨过豆腐等小生意,也曾步行从孙店到水寨几十里来回担挑食盐、菱角等,供养两个叔父上学和维持家中生活之用。

1956年3月我的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0562部队服兵役,在部队期间虽然薪金只有5元钱,父亲从来不舍得花,攒下来寄给二叔和三叔上学之用。1958年父亲参军退役后,分配到开封化肥厂工作。父亲虽然在外工作,但是父亲宁愿自己吃苦,省吃俭用,攒下钱来资助二叔和三叔。

在父亲的支持和母亲的抚养教育下,二叔和三叔勤奋苦读,学习成绩优秀,先后考入当时的省重点高中--淮阳中学。二叔高中毕业后,不负众望,1958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1962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省公安厅一处副科长、科长;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正处级研究员兼省公安史志办公室主任。三叔淮阳高中毕业后到开封卫生防疫站参加工作,1962年响应国家支农号召,主动要求返乡支援农业生产建设,三叔回到家乡曾任曹庄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孙店公社农机站副站长。我的父亲和母亲并为二叔、三叔他们组建了家庭。

二叔生前曾给我讲过:我的奶奶去世时二叔才13岁,全家生活极为困难,二叔和三叔上学还需要钱,父亲参军那时薪金虽然只有5块钱,但他自己从来没有乱花过,都是寄给二叔和三叔上学用,后来父亲分配到开封工作,他的工资大部分都是寄给三叔,攒下来盖房之用,因为三叔1962年自愿返乡后,家中生活比较困难,没有房子住,把钱寄给三叔盖房之用,父亲在支持二叔、三叔成长和事业上花费了不少心血”。

俗话说:“母爱似水,父爱如山”,父爱似大山壮阔挺拔,在我心中父亲和蔼可亲,父亲一生爱孩子,特别是在我9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连续两个月低烧和肚子痛,母亲背着我找遍当时孙店所有名医,就是控制不了低烧,止不住肚子痛,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托人把我送到开封父亲那里,当父亲看到已经昏迷不醒的我,赶紧找开封化肥厂医院医生诊治,当医生说:“在这医不了,赶紧送市一院吧!”。市一院医生检查后说:“你孩子再晚来两小时就没救啦!是伤寒病带肠穿孔”。医生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经过近两个月医生积极治疗和父亲的精心护理,终于康复出院了。

回想起在我生病住院的那段时间,父亲彻夜不眠的陪着我,当我醒来时,从父亲红肿的眼睛里看到他焦急等待和精神的惶恐,父爱无言常以他独有的沉静,诠释着父爱的责任,父爱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描述,当你以一颗真挚的心仔细体会和感悟那份沉默时,你的生命就会得到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幸福;那沉默之中所蕴含的是默默的付出,热切的鼓励,殷切的期望。此刻依稀又望见我的父亲那坚毅的身影,那宽大的胸怀,那张沉默的面孔,再苦再累也一声不吭,默默地吞咽所有的苦难,扛起所有的重任。

父亲在开封工作期间,当时是计划经济年代,物资相对匮乏,家乡父老到开封去找我的父亲,父亲都是热情招待,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家乡父老把事办成。家乡父老提及父亲念念不忘父亲对家乡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困难,货物供应比较紧张期间,父亲通过关系,一次次帮助生产队购买化肥等,用于发展生产队的农业生产。”

我的父亲1976年从开封化肥厂调入周口地区汽车配件公司工作,在周口工作期间离老家更近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找他办事更多一些,特别是去周口看病的家乡人,我的父亲都会尽力帮衬家乡来的父老乡亲。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父亲的感情所在,只要力所能及,父亲都会倾囊相助,因此,村里无论男女老幼对父亲都非常尊重。

父亲的一生顾全大局,尊老爱幼,为人厚道,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父亲的一生祥和慈善,敢于担当,德厚纯朴,胸怀开朗。

父亲一生拥有坚强,拥有自信,拥有尊严,拥有他自认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很多很多东西。

父亲虽然没有留下什么物资财富,但他给予我的是坚强、自立、自信、宽容,给予我的是一生兢兢业业干事的高尚品德……他老人家的优良传统,将激励我做一个坦荡的人,努力工作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父亲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