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继章的头像

周继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11
分享

等嫁

 凌晨的夜,很美。皎洁的月光在浩瀚的天穹中静静地航行,泻下的光晖给山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远处的山峦朦朦胧胧,有着连绵起伏的样子,近处田野里的小草小花在夜色的安抚下,像个小姑娘静静地睡着了,只是头上、身上绣着如同珍珠似的露珠晶莹剔透,闪出光辉来。

凌晨的夜,很静。空旷的田野一片寂静,小动物们早已进入了它们甜蜜的梦香,忙碌了一天的风姑娘也累了,停止了吹动,在恬睡着。只是偶尔远处传来几声的犬吠,但一会儿过去,山村又恢复了宁静。

就这样,凌晨的夜,在静静地过去,在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朦胧中,手机的闹钟响了,我想到昨夜被安排的任务,要去等嫁。于是,一骨碌爬起来,来到堂哥的家。堂哥的家灯火辉煌,也许是要娶儿媳了,堂哥很兴奋,他说他大约在深夜一点左右就起来做等嫁的准备了。新郎倌在客厅里时不时地走来走去,抑不住内心的喜悦,西装革履,精神风发,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整个屋子里的人在准备等嫁了,大家说说笑笑,说着说着,也说起了等嫁的话题。说等嫁呀,也叫“迎亲”,是完婚议程的重要一项。旧时,在客家有些地区,等嫁要用花轿,到上世纪50年代才逐渐废弃花轿,以步行为主,90年代以后如果路途较远的就坐拖拉机或汽车迎亲。堂哥说的儿媳在邻村,不到五里的路程,我们步行走去。等嫁要择吉时出发,我们四点就出发了,共安排了9人,据说等嫁的人必须逢单数,与女方送嫁的人相等,意为“出入成双对,夫妻百年好”。

上路时,迎亲队伍各人都有任务,我和另外一个堂弟各执一盏“轿灯”一前一后,我提的马灯走在最前列,是引路灯,新郎倌、媒人婆提着“带路鸡”随后,接着是乐队,再后便是放鞭炮的人,听说旧时等嫁队伍还要安排人抬花轿,但现在改进了,抬花轿已成了远去的历史,因为新娘子不再是古代的三寸金莲。

客家人的婚礼丰富多彩。娇滴滴的新娘准备出嫁,而客家新郎要迎娶时,有几样东西一定要带出门,小公鸡就是必备的礼物,也就是客家人俗称的(木盛)头鸡,随着迎娶队伍来到新娘家,当新娘出门后,小公鸡又随着迎亲队伍回家,最后在新郎家宰掉,弄熟后,摆在新房里,成“合龛鸡”,等到婚礼结束后,由新郎和新娘共同分享吃掉,其他人不能贪嘴。翌日到新郎家做客时,娘家也要准备“带路鸡”,要成双成对,由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组成,而且必须是健健康康的,要大而壮,尤其是小公鸡是刚会啼叫,小母鸡最好一带进新娘洞房中,放在床下当日就会下蛋最佳。这“带路鸡”一定要由女方母亲亲自动手,用一条长9尺的红色带子绑住鸡脚,带子两端各系一只鸡的双脚放于花篮中,其用意是希望女儿嫁出去后和女婿和好相处,不但永浴爱河,白头偕老,而且还要像鸡一样,要百子千好,儿女满堂,俗称“好命”。其9尺长的红带子,借“九”与“久”的谐音,表示长久之意,希望女儿、女婿能“百年好合”“长相厮守”。 结婚当天,随新娘礼车用花篮子提到男方家中。当然,娘家送的“带路鸡”是不能宰杀的,要留下生蛋。因“蛋”与“代”谐音,故取其“代代(蛋蛋)相传”之寓意。

等嫁队伍迎亲队伍一路上迎着美丽的夜色,迎着清新的空气,迎着幸福的赞歌,吹吹打打,鼓吹(乐器)齐鸣,每经村巷、寺庙、桥梁又都要鸣炮过路,好不热闹,好像要让别人知道又有人“讨亲”了。快到新娘家门时,我们停住了脚步,等待着新娘家人的迎接,于是那些乐队的人吹打弹唱更起劲,燃放的鞭炮更是密集。这时,新郎倌、媒人婆先走进女方的家,女方家打开大门由一人出来请等嫁队伍进门。走进新娘的家,虽然也是灯火辉煌,但与新郎倌家那热闹的劲儿相比,就差多了,忽然,我听到有个姑娘放声大哭的声音从楼上飘出来,有点凄惨,当时我有点听傻了,心想,结婚是高兴的事儿,怎么要哭呢?莫非……我胡思乱想着。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堂哥看我傻傻的样子,悄悄地对我说,女孩子出嫁都要哭上一会儿,这叫“哭嫁”,是一种客家风俗,“新人不哭,娘家无福”“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哦,原来如此”我转而又一想,“这哭嫁更应该是要离开亲人了,是难舍亲人的离情别绪,或者也是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亲友的善待之情吧”。

新娘哭到动情处,大放悲声,让我们这些听者也有些眼中含着泪花。堂哥告诉我,新娘哭得越好,越发显得这个新娘聪明贤淑,哭得越动情,越发显得这个新娘会为人处事。新娘哭的双眼浮肿,直到声音嘶哑,新娘的一些送嫁小姐们会围拢来一起陪着新娘狂哭,有临别之前的不舍,有回忆往日的情分,有对以后的期盼,有新娘子嫁走了的叮咛,哭声委婉凄楚。

新娘的母亲我曾见过,算是有见过世面的人,对客家婚娶规矩颇为熟悉,此事,女儿要出嫁,自然也免不了遵循古老的客家风俗,女儿要出嫁,做娘的肯定也依依不舍,她也唱了许多哭嫁歌,我只听到她便低吟哭唱:“锣鼓花轿催女走,满肚话儿冒说够, 世上三年送一闺,为何不问五更头? 唉,儿去今要去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到了婆家要勤劳,莫做懒女任人笑。夫妻日子莫吵闹,孝顺公婆度春秋。”母女的哭嫁歌声在锣鼓唢呐鞭炮声中格外悠悠凄婉,让人听了忍不住受之感染而潸然泪下。

我忽然想起自己读过的《红楼梦》,记得书中有描写探春远嫁,“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远嫁到几千里外,以那时的交通条件,大概这一辈子见不到了,几乎是生离死别,哪个母亲能强忍住哭泣?这应该是哭嫁的真实含义吧。有想起《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一书中记载,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赵太后的哭嫁是对女儿的依依不舍和祝福。更早的《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妹妹出嫁,哥哥远远相送,当妹妹的身影走出了视线,哥哥忍不住痛哭流涕。因为以后见不着而哭嫁,应当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一会儿,新娘家利索地摆上了碗筷,端上了几样菜,宴请等嫁队伍,大家不能贪吃,随便吃点后,就到门外又开始吹打弹唱、燃放鞭炮,催促新娘快点出门,媒人也在催请新娘上路。新娘要找各种借口推托,又大哭了一番,经数次催促才出厅准备启程。此刻的新娘更是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拉住娘的手,不愿放开,未曾开口,已是热泪直流。

新娘的父母在忙着上茶烧香敬菩萨,新娘终于出门了,新郎相拥着新娘,走出大门,媒人婆及时地把撑开的红伞递给新郎,让新郎倌撑着,我又想,新郎倌理当应该新娘的一生遮风挡雨,为新娘创造一生的幸福。新娘家早已安排人执火把送嫁随行到三叉路口,然后将火把分成各一半,燃烧的一头男女方来或去的方向,谓之“开路制煞”“两方都要发”。在回家的一路上,新郎撑红伞始终挽着新娘,相拥而行,新娘子在哭泣声中一步三回头,随着迎亲队伍渐行渐远,这一头的娘亲,久久站在村口,晨风中飘荡着一缕白发,痴痴凝视着远去的花轿,眼神中带着些许欣慰,些许不舍,些许牵挂,悲伤与喜悦交汇在一起,融进这一幅凄美的风景里。

我们走在微凉斑斓的夜色中,又多了新娘和她陪嫁的姐妹们。夜空中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乌云身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外窥探着。星星,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一点两点三点。璀璀璨璨,闪烁不定,箱一只只淘气幼稚,然而又充满神秘智慧的眼睛。田野,在月光的衬托下,像被铺上了一件银色的轻纱,那种感觉又加重了几分。

我回头偷偷地瞟了一眼新娘,虽然夜色朦胧,但是还是能够看清一点,新娘的脸上绽开着笑靥,全然看不出刚才哭嫁留下的痕迹,也许是内心的喜悦吧,新娘穿着的红衣裳在夜色的衬托下,更显得明媚动人。一路上又是鼓吹齐鸣,鞭炮齐放,打破了静谧的山村。

本以为等嫁队伍到家了,吹打声、鞭炮声停了,一切迎亲的仪式也该结束了,新郎新娘也该进屋歇歇了,但让我感到新鲜的事,新娘进门还有一番的讲究,一位叔叔说,吉时未到,得再待一会儿,有些地方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轿,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米筛,让新娘脚踩而过,所谓“脚踏米筛随窝转”,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我一看新郎和新娘他们站在大门口,在等待吉时的到来。一位上了年纪的婶婶,从别处拿来一小撮的干草,放在大门口的中间,她告诉我说,这是新娘跨火用的,新娘跨火之俗的意义非凡,它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堆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预示像旺火一样的发,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站在我旁边的一位堂哥说,跨火的含义还有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呢,婶婶笑笑,点头称是。五点十分,良辰时刻到了,婶婶点燃干草,一位名望较高的婆婆一手牵着新娘,示意新娘要跨过火堆,同时地用低沉的声音唱着:“火埯炉,火埯烤,过了火埯蓬蓬发。”忽然,婶婶和堂弟等几个人在新娘身后在抢着捡着什么,惊愕之余,我才发现,他们在地上捡的是新娘跨火后撒在地上的花生、糖果等,说是吃了这些花生糖果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我未可知否,想着都是人的一种祈福罢了。

新郎新娘进入大门,被堂哥请来的礼生呼请,礼生唱着“东边一朵紫云开,西边一朵紫云来,二朵紫云来相会,请出新郎新娘来”,把新郎新娘引到厅堂。厅堂的中央摆着一张四方桌,桌上放着鸡、猪肉、花生糖果等,再前面是摆着香炉,几株香插在香炉里,烟雾袅袅。左右两对小红烛点燃烧着。大家坐在厅堂的旁边,看着礼生主演的“拜堂”戏,甚是庄重而又精彩。新郎和新娘双双站在厅堂中间,礼生拿来帽子交新郎戴上,赞道:“君戴朝帽是新郎,戴起朝冠福寿长,男戴朝冠高官职,女插金花做娘娘。”接着礼生用小蜡烛各点亮大蜡烛,赞曰:“一对花烛点红台,双辉绣阁祥光开,明同日月千秋照,庆祝长福万喜来。”点亮了花烛又要赞花烛:“一对花烛红蜡光,照见新娘配新郎,敬请夫妻齐下拜,寿比彭祖一般长。”新郎和新娘双双面朝大门跪下,礼生唱道:“一拜天地堂,夫妻寿命长;二拜天地中,子孙做相公;三拜三光明,三多五福临;四拜天地神,子孙求兴隆。”新郎和新娘又转为面向祖堂,又要四跪四拜,礼生念道: “一拜祖堂,夫妇多和合,寿比彭祖长;二拜祖堂,早早生贵子,兰桂永腾芳;三拜祖堂,三朝来财宝,买马置田庄;四拜祖堂,子孙金街走,代代状元郎。”接着礼生拿起酒壶往两个杯中斟酒,赞道:“提起银壶酌金杯,满饮此杯得和会,筛出壶中美味酒,奉给新郎新娘食。”礼生端酒给新郎,赞道:“此杯酒,奉新郎,奉请新郎亲口尝,新郎饮下此杯酒,百年偕老天地久。”将另一杯酒端给新娘,也赞道: “此杯酒,奉新人,奉请新人亲口饮,新人饮下此杯酒,早生贵子当英雄。”礼生此时又叫新郎新娘交换酒杯,唱赞道:“男杯交与女杯尝,女杯交与敬新郎,新郎新娘同饮酒,恰似甘草和蜜糖,从今听我祝贺后,夫妇齐眉与天长。”新郎新娘互相对拜后,被送进装饰一新的新房,整个等嫁过程方告结束。

这时,公鸡叫明,天也开始明亮起来,昨晚的月亮和星星似乎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渐渐隐去,过了一会儿朝阳像个娇羞的姑娘还未跳出东山的云海,正羞羞答答好奇的俯首偷窥着人间的美丽,新的一天也将到来,孕育着簇新的盼望,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