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如意的头像

周如意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7/21
分享

微信群

文/周如意


咚咚咚,门外传来了三声轻微的敲门声。

我正在伏案午休,听到声音,从桌子上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电脑屏保上的时间,已经中午一点五分了,罪过罪过,一不小心又睡过了五分钟。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抽出一张湿纸巾擦了一下脸,微笑一下,打起精神,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进来。”

门轻轻地开了,从门缝中探出来一个脑袋来,微笑着问道:“领导,有空吗?有点工作上的事想和您聊聊。”

进来的是公司负责投标的一位主管,来公司年头不算长,但工作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能力也很强,性格开朗,人缘也不错,很受同事欢迎。

“别这么叫啊,叫我周工就好。”

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别人就这么叫我。后来职位前后变了好几次,熟悉的同事还是习惯这么称呼,我也觉得这个称呼更亲切一些。

我微笑着向她示意:“进来说吧。”

她侧身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记事本,一支签字笔,随手准备要关门。

“门开着吧。我也就午休的时候关门,平时一直开着的。”

我示意她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她放下本,打开,右手拇指按了一下签字笔,露出了笔芯,低头看了看记在本上的手写文字,准备要说了。

“我主要是向跟您沟通一下目前咱们手上几个投标项目的安排,看看怎么定。”

“你先说说你的想法,我听听。”

她把目前的几个项目的人员安排、时间节点、项目经理、材料样板的准备以及出差开标等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能看得出来,她是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才过来和我谈的。听她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我也比较认可。日常工作安排说完之后,她又提出了几个问题。我能帮她决定的,她记了下来,有些需要更高层领导拍板的,我记了下来。聊了有二十分钟,大部分问题都已经解决,说到最后,她又问了我一个问题。

“咱们要不要每个项目单独建一个微信群,把参与投标的人员和主要决策领导都拉进来?”

我一脸狐疑地看着她:“你还嫌微信群不够多啊?还一个项目建一个?”

“咱们现在是在QQ群里发文件发通知,他们总是不能及时看到,现在大家都不怎么用QQ了,都是用微信。”她向我解释。

她说的倒是事实。作为一家建筑装饰施工企业,我们要经常参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各种工程的投标,每次投标的过程中都要在参与投标的各部门人员之间进行文件的传送和信息的沟通。由于每次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图纸文件都非常大,公司这么多年一直用QQ进行文件的发送。由于最近大家QQ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每次在QQ上下发了文件和通知之后,总是有小伙伴不能及时下载和回复。尽管和他们已提醒过多次,工作时间一定要登录QQ,可难免还是有人不能及时看到信息。

“微信有一个最大的弊端你也知道,发不了大文件,并且文件很容易丢,没几天就被清理了,所以咱们才一直沿用QQ,比较稳定。”

“那咱们文件还是在QQ群里发,微信群用来发通知消息。”

“你那样的话更容易乱,这个群也有消息,那个群也有文件,来回切换着看,那不更让人头晕?”

她似乎还想再解释,看我这么说,有些欲言又止。不过我实在是觉得再建群有些多余。

“我跟你说,真的没必要再建微信群。你看看我这个手机微信里已经有多少群了?天天蹦出来几百条,哪有时间逐条看?你还想把高层领导也拉进来,他们有时间看吗?咱们尽量不要一言不合就建群,有时候人多嘴杂,七嘴八舌尽是废话,说了一大通最后也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非常低效。咱们尽量把事情简单化一些,公司也不大,能当面说清楚的就不要通过微信。你发了文件谁没有回复,你就走到他工位上提醒一下,工作时多走动走动还能锻炼一下身体,对不对?”

“那好吧,那就还是继续用QQ群吧。”她微笑着,合上了记事本,起身离去。

我又看了一眼手机上的微信,那一个个微信群前面的未读消息的数字还在持续不断地增加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不太喜欢用微信,也有点越来越不爱看微信群了。我本身使用微信就有些后知后觉,记得当初申请注册微信的时候,手机通讯录里的绝大多数好友都早已使用了微信。究其原因,才发现是我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太晚。最初注册了微信之后,趁着新鲜劲发了几条朋友圈,也得到了不少好友的点赞。以后也会经常翻看朋友圈,和好久不见的朋友互动一下,也能简单维系一下友情。

后来使用一段时间就发现,朋友圈里微商和广告越来越多,已经看不到有价值的信息了。有些人发起微商广告也是没有底线,有一连发十几条每条都是九宫格图片配一大段文案的。我那时很疑惑,难道这些人每天什么事情也不干就天南海北到处扫货拍照发朋友圈吗?即便这样,不到一个小时就发了十几条,每条都是悉心拍摄的照片和精心撰写的文字,别的不说,就这些照片也能让人拍到崩溃啊?真的很佩服他们的体力和文采。后来得知那些满屏的文案和照片据说是转发的,有人专门提供这些素材供转发。

最初手机每个月的流量都有上限,超出了套餐之后流量费也是不便宜。当我在下班的地铁上打开朋友圈看到满屏的微商广告时,心中总是有些气愤,又浪费我的流量。若是费点流量还可以容忍,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有些广告的内容。我的堂妹是开美容院的,朋友圈经常发一些美容产品的广告,后来她又代理了一款具有塑形功能的女士内衣,于是满屏的内衣广告发遍朋友圈。试想一下,一个男人,站在拥挤的地铁上,周围身后站的全是人,打开朋友圈后全是满屏的女士内衣模特图片,滑走了一条还有,再滑走一条还是,身边的人会怎么看?那是怎样一种尴尬啊!

后来,堂妹被我屏蔽了,和她一起被我屏蔽的还有大概二十多个人。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时不时还会有新的朋友加入微商行列,朋友圈的广告也是在不断推陈出新,层出不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敢发我就敢屏蔽,后来我已经屏蔽到六亲不认的地步了。

朋友圈算是清净了一些,可微信群越来越多。若是因工作或者沟通交流需要,建个群方便大家接收通知、沟通事情,本也是很便利的一件事。可当我被加入的莫名其妙的群越来越多,群里面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与我不相关的群消息频繁闪动的时候,对我来说,被拉进群慢慢地成为了一种负担,甚至让我有些焦虑。

前两年有一次打开手机,忽然发现自己就被平白无故地拉进来一个陌生的群里。拉我入群的群主我倒是认识,是我中学时的一个同学,毕业后也一直在北京工作。进了群之后,发现整个群里除了他之外,其他几十号人则没有一个认识的。这个群的主题也是起得很隐晦,让人看了不知所云。退出吧,毕竟群主是多年之前的老友,虽然近几年很少联系但也并非失去联系。断然退群毕竟有些不妥,于是就选择默不作声静观其变。刚开始群里非常热闹,每天都会有数百条信息,我不堪其扰,就把群消息设置了静音但仍可以正常接收。有时间了就点开一下看看,完全是出去好奇,想了解一下这到底是个什么群,后来才发现是推广一种类似比特币的虚拟货币的投资交流群。群里面每天都有人在营造一种投资了这种虚拟货币涨了多少多少,说现在买矿机是多么合适,以后可以挖多少币,等变现后就能实现多少多少的收益。除此之外,还有人不断地转发一些文章,什么区块链啦,什么数字货币啦,什么去中心化啦云云。我总算是明白了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拉人参与投资而已。我对投资实在没有天赋,从零八年开户炒股到现在十二年过去了就从没有挣过钱,虽然账面上确实也曾经盈利过,但后来又全部跌回去,算总账的话到现在还一直亏着钱。于是我对他们这个投资群就避而远之,碍于面子还是没有退出,只是不再关注群消息,定期清空一下释放手机内存而已。

诸如此类的群还有一些,就是那种让我觉得不方便退出或者暂时不愿退出但也基本上从不在里面说话的群。微信里有个业主群,群成员有近400人,群里面每天都会有几百条的信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经常说话的永远是那么固定的几个人,大多数人还是归于沉寂,静静地看他们几个人或高谈阔论说时政,或家长里短扯闲篇。我在业主群里基本长期处于沉默状态,一是没有时间去看满屏铺天盖地的信息,二是自己觉得也没有什么高见可以参与他们的讨论。我最初很难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参与群聊,一旦有一个人抛出一个话题来,马上就有热情的邻居接上话茬侃侃而谈,把这个话题聊得天翻地覆,分析得入木三分。

看的多了,发现经常聊天的邻居里面有提前退休的,有卖保险的,有全职在家带孩子的,有在街道居委会从事群众工作的,有闲赋在家不用上班靠收房租就可以实现幸福美满生活的。群里的信息如不断翻涌的潮水,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说来说去,永远是那么几个人再聊。从美国一天新增7万多新冠病例聊到北京降到三级响应,从小区周边的幼儿园入园攻略聊到如何被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折腾崩溃,从堆放在楼道内的一袋垃圾聊到如何动员业主筹集资金在楼道内安装监控,从衣食住行聊到柴米油盐,从物业服务聊到业主大会,内容常见常新,热情居高不下。有吐槽某栋楼某一户夜里经常吵架扰民的,有去超市买菜发现鸡蛋打折促销给大家图文现场直播的,有家里的一套二手沙发淘汰准备白送邻居发图片找人来搬的,有家里下水道堵了向邻居求助瞬间就能得到十几种解决方案的。业主群里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邻里关系和睦融洽一片祥和,可我却总是感到微信群里潮水般的信息无形中让人有些烦扰。若退了群,又感觉觉得有些脱离组织,不支持业委会工作,又觉得可能会错过一个重要的小道消息,于是便静音群消息,成了在群里长期潜伏的一员。

不过,有一种群消息还是不能过于怠慢,还是要随时翻看的,那就是工作群。工作群也分好多类,一类是有很多同事都在的大群,一类是有几个核心领导的小群。工作微信群永远是小群里说大事,大群里说小事。群消息繁多,无暇顾及,只能跳着看。工作群里最受不了的是有人发长达近一分钟的语音,连续发数条。转文字因为有方言的原因或者吐字不清很难了解真实内容,只好逐条去听,一连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的语音对话听完了之后发现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于是开始学会了只关注艾特自己的信息,其他不相关的信息实在没有时间自动过滤掉了。总觉得若是跟自己有关系的消息没有看到或听到,同事肯定会单独联系或者打来电话的,若是错过了这条消息各项工作一切正常,那这个消息肯定就和自己关联不大。现在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都需要用微信沟通,每天到了单位打开电脑之后首先就是要打开微信电脑版,去回复各种信息,处理各种事情。微信消息的闪动往往意味着工作上各种棘手的事情需要沟通处理,渐渐地,对微信消息便产生一丝莫名的恐惧和焦虑。不过,即便如此,工作群里的消息还是要积极面对。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微信里便多了家长群。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孩子们在家上网课,为了便于家校沟通,又多了几个学习相关的群。有语文老师建的课外阅读打卡群,有体育老师建的体育锻炼展示群,有班主任老师建的语文英语学校展示小组群,有数学老师建的数学家园。自从孩子上学,学校的家长群以及老师建的学习群便一跃晋升为微信群里重要性程度排名第一梯队,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说家长群。

我手机微信里的家长群有两个,一个是班主任老师建的官方家长群,一个是家长们自己组建的没有老师在场的民间家长群。考虑到每次老师发通知发消息都是在官方家长群里发,为了防止家长们频繁回复“收到”刷屏,老师要求在不明确要求回复的情况下都不要回复,也不要在这个家长群里闲聊。于是,这个官方家长群成了最纯净最高效的微信群,没有其二。这个群里只有老师发的消息,转发学校的各项通知,布置孩子们的作业,对假期提出的要求,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没有任何无效信息。相比工作群、同学群、业主群和其他各种群,家长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查看每一个有孩子家长的手机,我想微信里置顶的一定是家长群,并且这个群从不设置静音,还会时刻关注着每一条消息,生怕错过老师发布的每一条重要通知。

相比这个官方家长群,没有老师在场的民间家长群就欢乐多了。有家长抱怨孩子们作业多的,有吐槽学校的午餐单一给孩子们天天吃鸡肉的,有孩子没有记下作业家长在群里求助的,有孩子们拿错了作业本约在学校门口去交换的,有互相探讨数学作业如何解答的,有说现在学的语文汉字读音和笔顺和小时候自己学的都不一样的。家长们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比业主群里的邻里关系要亲近得多。由于两个群的名字极为相似,时不时会看到有家长不小心把消息发错群的。有位孩子爸爸就干过三次乌龙指事件,有一次他把吐槽老师布置作业多的抱怨不小心发到了有老师在的官方家长群,有家长看到了便在民间群里提醒他发错了,但等看到时却为时已晚再也撤回不了,只好在民间群里发了一大串大哭的表情。所有家长都目睹了这一大型翻车现场,于是这个民间家长群里便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正写着这篇文章,手机微信响了,看了一眼,是官方家长群班主任发的消息。立刻停下正在打字的手,打开手机查看,是班主任老师下发的通知,要求孩子们在本周五晚上进行小组视频交流,主题是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不敢怠慢啊,立刻把消息收藏,以便明天传达落实下去。看完这个通知,继续写这篇文章的结尾,眼睛却还时不时地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老师发布的其他消息。

(作于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