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志坚的头像

周志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14
分享

不见炊烟

不记得具体是从哪些年起的,村庄里袅袅炊烟的景象已经难觅踪迹了。随着炊烟消失的,还有各家各户的牛哞、狗叫、猪唤、鸡跳、鸭鸣等牲畜声。

我的整个童年在山区度过,出生并长大在一个上下左右共六座屋子,算下来才百把号人口的村庄里,村子不大,三四头牛、五六条狗、七八头猪,外加几十只鸡鸭鹅,便可使整个村子变得拥挤起来。让村子拥挤起来的还有我们这班半大不小的孩子,是我们的嬉笑哭闹,使得整个村子变得活络。

清晨时分,首先将人们从睡梦中唤醒的是鸡犬之声,接着便是那接二连三的牛哞声,大人们早已生火做好早餐,每家每户的烟囱冒出了白烟,那班尚在流着口水,睡得正香甜的孩子们陆陆续续中被自己的父母催起,于是,永远带着“骂意”的催床声开始在村子里此起彼伏。

“海周,赶紧起床放牛去,”

“文冰,面糊了,还睡啊,”

声音最大、催床频率最高的算是我的七婆了,她端着碗,边呼呼地往嘴里扒拉稀饭,边大声数落着:“运华,喊你几遍了,这样睡就有饭吃了?你到底要睡到几点?”

其实这个时候也才上午七点没到呢,于是这班想多睡一会的小懒虫一个个被迫从心爱的被窝中抽出了身子,按部就班的吃过早餐后,听从父母的安排,上山下地去了。

农村里的人,上山时间早,午饭吃的也早,通常上午十点过后就有人家开始做饭了,照样是炊烟升起,煮饭、炒菜,妈妈们一番忙碌过后,就等着上山的家人回来吃午饭了。

先回来的总是那几个放牛的娃。早晨的草,挂着露水,丰腴而鲜活,充满生气,反刍了一个晚上的牛,早晨已是饥肠辘辘,它们大口大口的“掠夺”着鲜草,用不了多久,便能吃得肚子圆圆的,但太阳还没完全发出刺眼的光芒呢。一头头牛,迈着悠闲的步履,被孩子们赶回了牛栏,此时,村子里一天中的第二轮炊烟刚刚升起。砍柴的、挖地的、除草的人们纷纷从地里返回,村子便再次活泛了起来。

午饭后,农民们没有午休一说,他们似乎永远有干不完的事,雨天有雨天的事,晴天有晴天的事,早上有早上的事,下午有下午的事。刚吃完午饭,大家又纷纷换一个工种下地去了。

一日三餐似乎是人们一天中的标准配置,但那个时候很奇怪,一天要吃四餐,或许是干农活消耗体力过大,肚子饿得快,也或许是午饭吃得早,在晚餐之前如果不加一次餐,可能会忍受不住饥饿,一天中,在中餐与晚餐之间,大约在下午三四点钟,我们会加一顿叫“接力”的餐,用现在的话说,这应该叫“点心”。点心通常吃的是小食,面条之类的非正式餐(我们的正式餐就是米饭)。于是,第三次的炊烟,再次从各家的烟囱里冒了出来。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随着夜幕的降临,终于迎来了心中期盼的那份宁静和安详。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的下着,烟雾朦胧中,天色渐暗,老牛暮归了,鸡鸭回窝了,那条跟着主人奔跑了一天的大黄狗,此刻正坐在家门口,对着雨幕发着呆,孩子们趁着天还没有完全变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嬉笑打闹着,大人们围着灶台不急不躁的生火、做饭、一天中的最后一次炊烟开始从屋顶升起,那一缕缕乳白色的烟雾,从烟囱口冲出,伴随着微风细雨,亭亭袅袅,如雾、如烟、充满着生气。

农村的夜晚,异常寂静,当一切生物回归巢穴后,留给村庄的唯有那几盏发着微光的煤油灯,人们早早的睡下,他们等待着次日黎明的到来,等待新的一天的开始。

斗转星移,日子一天天的流逝,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开始繁盛了起来,村里的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土地也渐渐地荒芜了,人口急剧减少,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不知道是哪年开始的,村子每户人家里扛来了煤气罐,与煤气罐搭配的煤气灶,也渐渐地取代了土灶,烟囱里的炊烟也逐渐的变得稀少,只有过年回村的人多时,一些留恋于柴火味的乡人们,才会去捡一些废柴,往土灶膛里一塞,点燃,去重温那份久违的,最原始的烧火感受。

没有炊烟的村子,似乎一点生气都没有了,年轻的人们纷纷奔向城市的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孩子安置到了城里的学校,于是留下来的就只有几个使不上劲的阿公阿婆了,那缕炊烟便也绝迹了。

前些天回到老家,发现原来的山路已经荆棘密布,那一根根早前大家争着砍伐的上好柴禾,如今已成了弃儿,再也没人光顾于它们了,自由生长之下的柴木,将整条山路覆盖得严严实实;勤劳的黄牛早已被“处理”掉了,留下来的唯有它们破败的牛栏,那一根根没有稻草覆盖的椽梁,接受着日晒雨淋,也早早的长出了青苔;黄狗也不见了,不多的几只鸡鸭也被关到了田里去,田的四周被围起了网,它们整天叽叽喳喳的叫唤,想走出那个圈,几番努力下,终是徒劳。

村子里的房子越砌越高,道路也变平变宽了,人们的生活用水也早已丢掉了扁担和水桶,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而来。面对现代化的生活情景,我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为当今美好生活的赞叹,也为一切曾经的过往而心生挽留,或许,这就是人的复杂性吧,他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反而会追恋最苦年代中的那份淳朴,美其名曰,无忧无虑焉。

农村的兴也好,败也罢,各人有各人的体验和感受,无论如何,那终究都是自己的根之所在,祝愿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