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就在当天,庆祝记者节的报道、视频被融媒体的记者和一些新闻爱好者刷屏了!作为干过8年“记者”的我,除了给一些老记者和刚认识的新闻媒体朋友送去祝福之外,亦想起了我的“记者”生涯来!
说起来,我同“记者”这个职业,还是颇有些缘分的。
小时候,看到家里住的那间窑洞的炕垴里的墙壁上被母亲糊满了报纸。我记得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大报,还有《甘肃农民报》《平凉报》等这些小报。那时因为缺乏课外读物,我时常盯着那些因时间久远纸质已经发黄、字迹模糊不清的报纸反复琢磨,尽管琢磨来琢磨去对意思也不甚理解,但那种由报纸营造出来的神秘庄重的氛围却让我记忆深刻,也使我对在报纸上写出这些文章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后来,每当在家里的广播上听到“本站通讯员报道”的消息时,二哥就对我说,通讯员写的稿子都是要付稿费的。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兴趣!
上中学后,我终于明白,报纸上的刊登的那些文章或广播站播出的那些消息,大都是由报社的记者或县上的通讯员采写的,从此当一名记者或通讯员的愿望,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进入农校后,曾在校内刊物《农家富》任编委时,就试着向《甘肃农报报》等报刊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的第一篇稿件变成了铅字!这使我的心情很是激动了好一阵子!后来,虽则被刊用的稿件“凤毛麟角”,但我投稿的热情始终未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于乡镇参加工作后,也兜兜转转,工作单位虽多次发生过变化,但我仍然坚持着“写稿、投稿”这种爱好!报刊上刊登的稿件也常常以“本报通讯员”的身份出现过。
2009年春,组织安排我去县委宣传部任职。这时,写稿、投稿便也就成了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以后,当地的市委机关报《平凉日报》还给了我们这些“土锤”、“土鳖”一个时髦的称呼:“记者”!更确切地说,自那以后我们就是《平凉日报》的一个“挂名”“记者”了。
在宣传部先后工作的8年时间里,毫不谦虚地说,我做得还不错——每年被《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等报刊刊用的稿件平均在150篇(条)左右,最多的一年竟还达到了160篇(条)以上!而且,年年还受到市记协和报社的表彰奖励!
如今,我虽离开“记者”这个行业已整整4年多快5年时间了,但在工作中发生的几件事至今却令人难忘!
记得在2011年以后,每年市上的“两会”召开之际,报社都会推出“办专版”之举,以反映各个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样一来,各个县(区)之间无形中就有了种比较。于是,稿件质量一个比一个高、版面设计一个比一个新颖!我和单位的同事经过一番努力组稿并修改后,就即时送到正在市上参加“两会”的常委部长审阅,当时,他看得很认真,待他再次做了修改完善后还让我送去让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审阅签字了!我将组稿及配图发给报社后,以为万事大吉了。哪成想,在我们向报社传送图片的过程中,有位同事将一图片的注释“龙泉寺晴雨楼”写成了“龙泉市晴雨楼”了——报纸印出后被撤版重新印刷了!后来听有关人士说印务中心值班的崔记者还被罚了款!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觉得很对不起人家崔记者的!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始后,领导要求我们要主动深入基层,撰写一些有深度、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以提高全县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刚好,听说我县黄花乡在黄花塬村新修了“三位小英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黄花乡黄花塬村三位少先队员李万宝、陈东惠、李拴锁在替大人们经管生产队的羊群时突遇大雨,他们为了挽救集体财产(羊群)免受损失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之后,“三位小英雄”还入选全省小学语文课本】纪念广场和“三位小英雄”纪念碑。于是我拎起相机,便去采访了!几天后,《平凉日报》在三版以整版面的内容报道了“三们小英雄”的事迹!当然,我是以“本报记者”的身份署名的!常委部长浏览这篇报道后,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但在一周后,报社又发出《通报》对我以“主要责任人”的身份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其大意是在过去的那些年代,大家讲以“集体利益”为上,可如今,凡事都讲“以人为本”,几名少先队员万不可为了那点所谓的财产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将此事汇报常委部长后,他就再也没有对我进行“表扬”过了。
有年春节期间,为了丰富全县群众的文化生活,县上决定在全县进行秦腔惠民演出8天!有天我和妻子去看戏时,用随手拎的相机拍得了一张正在演出的照片发往了报社。第二天,报社就在第二版以“黑白”照的形式进行了刊登!下面还附了我的图片说明,后面的摄影者是我的大名!晚饭时,我突然接到了常委部长的电话——我以为领导有工作上的事要进行安排!“这种照片报社都能登么?怎么能登这种照片呢?”再细听之,原来,是我在拍照片时戏台两边对联的一边被风卷起了一个角!半晌,我“如梗在喉”!想想,一方面我们采写的稿件不容易被报社采用,好不容易被采用了,也会出现“万般不是”来!多少,心里总有点“五味杂成”……
“城镇化建设”开始后,市上要求我们每个县(区)报一个城镇化建设的文稿,但几个县(区)要各有所侧重!我拿出初稿后,领导就派我去报社参加改稿!从下午到晚上、从晚上到第二天早晨,真可谓是“几易其稿”啊……待这个稿子修改完善被刊出后,其署名却成了我单位一同事的名字!报社编辑发现此“问题”后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这咋办?看需要更换么?”想想市上“两会”时办专版时那次的失误,如果要更换个名字,报纸除了重印刷外,编辑还得受到“处罚”!就对当事编辑说:“算了,不管怎么说,都是说我们县上的事,又不是别的县,还更换什么!……”
当然,有时你认真采访的稿件,投入报社,也有“石沉大海”的时候!记得有次我去采访了县上的一位“农民作家”——他除出了本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桐花镇》外,还在全国性的小说征文大赛中多次获过奖!我利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和他进行了交流,文稿完成并修改后,我投入了报社,之后便杳无音讯了……
总之,在我当“记者”的8年时间里,发生的事真可谓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但我始终坚信,有很多有深度的好新闻都是记者们经过深入采访后编写出来的,这种单靠速度是做不出来的,需要沉下心来捋顺脉络,全盘统筹考虑,这样的新闻也就更容易获得大奖的青睐!
如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的舆论场,媒体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他们的价值,用镜头、用笔尖、用声音传递着温暖和力量,记录着时代,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发声!那我就再次以一名老“记者”的身份,把“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这句话送给很多新老“记者”朋友——坚持理想吧,要相信拨开黑暗就能看见太阳,烛光微弱经过放大后也能为人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