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宏睿的头像

张宏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4
分享

记忆中的乡村广播声

今年春节过年回家,看到大哥又拿出了他的那个宝贝疙瘩——“音频广播”擦拭起来!“这不是好长时间再也没有用过了么,现在谁还听这呢?”“电视、手机看得时间长了,费眼,收拾好,待充上电,还能听呢!”大哥听我那样说,他便这样答道。大哥还说,他现在还有些怀念乡村里的大喇叭和家里的广播中播放的那些革命歌曲及农业科技知识等节目。大哥的话,却也让我勾起了对乡村广播的回忆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微信、抖音、朋友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大事、生产信息和娱乐活动全靠有线广播!那时候,几乎每个乡村及群众家里都有喇叭和广播,户户家中都有一个小广播匣子,好一点的是“舌簧广播”,其由磁铁和线圈组成,装在木制的带有五角星或闪电装饰图案的木匣里。七十年代后期,全国普及广播喇叭“户户通”,家家户户又安装了更为简单廉价的“纸盆广播”,其没有木匣、磁铁、线圈等物件,只有一块银元那么大的银白色薄片,粘贴在一张头号碗一样大的黑色纸盆底部,银白色薄片的正面连接到县上统一布设的广播网线上,反面则连接上地线,地线上拴一个铁钉或螺丝帽埋在地下,当广播声音小了的时候,大家就会像浇树苗那样给广播地线浇上点儿水,它的声音立马就会变得大起来了。

那时候,戴手表的人寥若星辰,每天清晨,当一阵动听悦耳的音乐准时响起时,它就唤醒我和哥哥们起床去上学(后来,我们还听着这种音乐声音去卖过年画、贩过花炮、换过豆腐等等!)——“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广播……开始曲,节目预告……”当时的播音员讲的是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广播里不但播送时事新闻,还有各类文娱节目!节目由初期的全转播中央、省广播电台的节目,再到开办的本县节目,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定时播放,记得最早的开始曲是《东方红》,结束曲为《国际歌》;后来开始曲改为《义勇军进行曲》,结束曲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县开办的节目多为本县新闻、形势教育、计生政策、文化生活、农科知识、农产品购销信息,还有天气预报、寻人寻物启事、好人好事等的内容。

但无论是党政新闻,还是反复播放的秦腔戏、革命歌曲以及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单田芳先生的评书节目,我都听得津津有味。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对广播喇叭里播出的“每周一歌”很是感兴趣,如《红星照我去战斗》《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在希望有田野上》等歌曲及秦腔戏《秦香莲告状》和眉户戏《屠夫状元》等播出时,我就跟着学唱。乃至后来,我还会“装模作样”地在学校里叽叽呀呀哼唱几段,这时,看到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让我很是得意……

在那些生活清贫、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岁月里,是广播,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当然,广播里每个时期播出的娱乐节目都与当时的形势有关。公社的通知也是通过广播站播出。广播信号传输同电话线共用一条线,所以,来广播的时候是不能打电话的,公社召开电话会议,也就会听不到广播的声音。

记得我们那里的乡村广播,是早晨六点二十五分开始,到八点结束。每次,当广播中播送“滴、滴、滴”三声后,就有一个特殊的提示音:“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几点整”!那时,社员们也都是早晨听到广播响起时起床,并边听广播边吃饭,然后,就扛着工具去生产队里上工劳动。晚上广播六点半开始,大家边吃饭,边听广播了解省,县以及公社里发生的大事小情。晚上,八点半广播结束,“广播走了”,人们也就上床睡觉休息,好像部队的“熄灯号”似的。那时的小孩吃饭、上学、大人上街赶集,或者走亲戚,都是以广播的响为时间参照的。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线广播走向了它一生辉煌的顶点——不但实现了信号输送专线化,户装“音频广播”普及化,而且自办节目提档加速、丰富多彩、越办越精!县广播站也改为了广播电台,由调频波段向远方发射。后来,我也常常想,当时广播真的是最实用的传播媒体,它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它不受时空、设备的限制,可以全天候发布动态消息。可见,广播的迅速快捷、制作简洁的功能,是其他新闻媒体所无法替代的……在当时农村“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境况下,每天吃过晚饭做完作业后,我都会雷打不动地听听广播,特别是晚上9点钟时,“文化生活”节目也如约而至,这就使我更加喜不自胜!

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我也上农校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只要节目时间一到,我便会和宿舍的几名同学“全神贯注”地收听——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嘀——嗒,“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这期间,它使我记住了《小说连续播讲》与《评书连续播讲》等节目,也让我听到了《红楼梦》、路遥的《人生》,陈建功的《飘逝的红头巾》以及《夜幕下的哈尔滨》等名家名作,那生动的音响和深情的解说听起来真是给人一种享受!直到现在,那幼稚甜美的童音播报和悦耳的音乐仿佛还在耳边回放、萦绕,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视、电脑、网络、手机和新媒体等高科技的大面积普及、推广和应用,家家户户曾使用过的广播及乡村喇叭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是我在乡镇工作时,在改土工地上还安装过喇叭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和怀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虽然已经很久再没有听到过广播喇叭声,但是时不时的,我仍然会不遗余力地寻找着那一抹记忆,怀念那段“乡村广播声”的时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