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庄晋玲的头像

庄晋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09
分享

新社岗


“社岗”,当地人又称“社岗坳”,位于水南镇邱陂村委和鄢陂村委的交界处,是两村的分水岭。分水岭以南为邱陂,分水岭以北为鄢陂。据老辈人讲,“社岗”原来有个大村庄,郭姓。但不知是何原因,半个多世纪前,这个村庄无端消失了,只留下残砖断瓦,隐没在荒草深处。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吉水大移民。水田乡南湾村黄氏家族,寻遍全县各地,最后就相中了“社岗”这块风水宝地。

社岗地理位置重要。它北连丁江,南接水南,从金城出发去水南圩,这是必经之地。这里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周边自然景观极佳,的确是建村立户的好地方。

按照设计,“社岗”一共建设两个移民村,南边为南岭村,属于邱陂村委管辖,北边为福盛村, 属于鄢陂村委管辖。

在一块空地上建设新村,当地干部群众花费了不少心血。

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历朝历代,都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它关系到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稳定。建设移民新村,这更是最基本的要求。采访中,我曾经询问这些新移民耕地的来源,鄢陂村支书胡文芳告诉我,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谁安置,谁出土地。南岭村由邱陂村委调配耕地,福盛村由鄢陂村委调配耕地。当年,福盛村共计有新移民81人,他们和鄢陂村委老住户一样,平均分地,每人分得良田1.04亩,全部由罗先、黄家、连家、水口、曾家段几个村小组挤出优质耕地。

身为鄢陂人,我知道,在我们村,耕地本来就非常有限,每户人均也就一亩多点,因为人多田少,很多村民都外出务工谋生。耕地如此紧张,还要调整给新移民,那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是国家的政策,虽然有不少困难,但大家都理解。胡文芳向我解释道,移民户是为了支援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搬迁,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干部带头,群众响应,村民们拿出了最好的耕地调剂给新移民户,而自己则一个村一个村往外挪,水口挪向曾家段,罗仙挪向黄家连家,大家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新移民户的耕地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心中有爱,顾全大局!听到这里,我为家乡父老的奉献精神由衷点赞!

我的老家鄢陂罗仙村,还有附近黄家、连家几个自然村,地势较高,距离河流较远,平时生活用水主要是自家的汲水井。到了枯水季节,水井见底,生活用水要到很远的河里去挑。逢年过节,特别是做喜事摆酒席的时候,用水量很大,必须安排人手专门挑水才行。后来,三个自然村通过协商,共同在黄家的铁坑建了一个简易蓄水池,用水管连接到各家各户。可是由于资金有限,蓄水池太小,水不够用。缺水的困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像社岗这样距离又远地势又高的地方,更是望水兴叹。

移民新村缺水,那不是小事。怎么办?人们把目光又一次投向了铁坑。铁坑,四周高林密布,泉水潺潺。这个典型的深山窝,是泷江支流金城河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如果在这里重新建设一个大型的移民饮水系统,不仅能解决移民新村的用水问题,就连黄家、连家、罗仙三个自然村吃水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县、镇、村,三级一起想办法,并把情况向上级反映。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社岗移民点的对口帮扶单位。解决社岗移民点用水难题,厅领导非常重视,决定拿出数十万元,重新建设一个大型移民饮水系统。

随着隆隆的挖掘机声,黄家、连家、罗仙三个自然村原来使用多年的旧饮水系统全部拆除。为了支持这个新的移民安置引水工程,村民们忍痛割爱,他们中断了原来的生活水源,半年多,每天都要步行数里,到很远的江边挑水。尤其是黄家村,让出山,让出地,铺设管道时,还损坏了农田,挖坏了道路,但他们毫无怨言。村民们更关心的,是何时才能够把水库建好,何时能把水引到家里。

2013年5月,这个由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投资数十万元的移民饮水系统终于竣工了。看到清澈如镜的山泉哗哗地流入了自家水池,鄢陂上下三村和社岗移民点不禁欢腾起来。

那天,我特意陪着母亲前往铁坑,想看看这个我们当年常去砍柴的深山窝,是如何变成了今天的饮水之源。

山绿,林密,水清。一座崭新的小型水库横亘山窝深处,哗哗而来的山泉汇满一水库,又从库坝面上溢出。库面,碧波荡漾,清澈透明。水库下方数十米处,两座巨大的水池依次而建。上一座为露天式的导流池,起着净化的作用。下一座为封闭式的蓄水池,社岗移民新村,以及鄢陂黄家、连家、罗仙上下三村的生活用水,就是从这里源源而来。

“这是生命之源,是幸福之水呀!”我不禁感叹。

“是呀,吃水莫忘水源头!”母亲的话似乎更有哲思。

我想,这个移民饮水系统里,哗哗而流的,又何止是瓢饮之水?她流动的,更是干部群众的一片深情!

滴水之恩,干群情深!是的,在移民点,时时可以看到干部的奉献,处处可以体会到干部的真情。对此,社岗福盛村移民户黄宝生应该最有感受了。

那天,老黄正在建房工地忙碌着,突然听见“咚”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从屋上掉下来了。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就听见有人喊:“糟糕!快救人!快救人!”老黄飞跑出去一看,脸色顿时铁青:出大事了!一个正在施工的泥水匠不小心从楼上掉下来,重重摔在了地上。老黄马上组织人把伤员送往医院,经过及时抢救,泥水匠的命保住了。接着而来的,是一场官司。按照有关法规,除了承包商需要对伤者负担相应赔偿外,老黄也受到连带责任,需赔偿医药费二万元。两万元啊!这笔钱对老黄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为了建房,他已经倾其所有,哪里还有钱赔偿?摊上了这么一茬倒霉事,老黄是吃不好睡不香,整天长吁短叹:能借的都借了,能想的办法都想尽了,这该如何是好!只怕房子是很难建起来了。

正在老黄一筹莫展之际,蹲点干部陈义生镇长和人社局周力主任找到了他。

“老黄呀,我们知道了你的遭遇,大家都很同情,也很关心。镇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资助你八千元钱以解燃眉之急。”陈义生镇长拉着老黄的手,道:“除了镇里这一层,我们几个干部私下商量,从工资里想办法凑了几千块钱,帮助你度过难关。如果还不够,我们再给你想想其他办法,你看如何?大家齐齐心,快点把你的房子建起来,你也好安心搬迁。”

说完,陈义生镇长当场就掏出三千块钱塞到老黄手上。

老黄手里捧着厚厚的一沓人民币,激动得一时无法言语。他没想到移民干部竟然能够如此帮助自己。这可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工资呀!老黄真的不知该如何感谢,只好一个劲地连连点头,反复说:“借你们的钱,我一定要想办法还。借你们的钱,我一定要想办法还……”。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眼睛涩涩的,红红的。

以后每次到社岗移民安置点,总能听见这句重复了无数遍的话。听得多了,陈义生和周力他们反而有点不好意思。每次来移民安置点,总是尽量绕开,避免听到他老提借钱的事。后来,移民工作组又想办法帮黄宝生申请到一万五千块钱的移民困难补助,总算解决了问题。

我找到一个机会,和周力聊起这件事情,他却是满脸谦虚,连连说:“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其实,如果是别人遇到这样的事,也会这么做的。只要他们按时把房子建起来,能够如期搬迁新居,再怎么样我们也值了。”

听周力介绍,老黄家里本来就很困难,在水田南湾居住的时候,连年水患,粮食经常歉收,根本就没有多少积蓄。他们移民来这里,就是看中社岗这里自然条件好,地势高,不会遭水灾。可这事一闹,甚至做房子都陷入了困境。幸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政府的支持,移民干部的帮扶,老黄一家终于渡过难关,和其他移民户一样,也按照要求如期把房子建起来了。

2013年农历六月初二,黄道吉日。随着声声爆竹,包括黄宝生一家在内,这些饱受水患之苦的水田乡南湾村村民,举村全部搬迁到了社岗,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飞檐翘角,碧瓦灰墙。新的社岗,新的村庄,一个叫南岭,一个叫福盛,它们诞生在一片充满爱意的土地上。

2018年6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