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风从哪来,总之某年某月某日,在旯旮处的某小学校每周一次的例会上,办公室主任在校务会几大成员总结了上周工作布置安排了新工作之后,推出厚厚的一沓表格说:"啊,老师们,上面再三要求每校都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咱们学校是大校,更不能空缺,有谁接单吗?个人或小组团队都可报名申请。"
几十平方米的会议里一阵寂静后,一个飘忽不定的声音响起:"课题研究好像是教授副教授的事呀!"
"是啊,在小学校里,课题研究也应是特级教师干的吧?"彼声飘过,又响起此声附和。
"咱们学校哪有特级教师?"这一声反问倒是很干脆。
"没有特级教师,不还有校务会教导处教研组各功能室?"
"哎,兄弟姐妹们同胞们,我插一句哕,据说马上要职称改革,中小学合并,已晋升的小高职称都要改定为一级,同胞们,别说特级,就是高级,白头黑头都得从头再来了。"
"说什么呢?俺现在是进教室上课都头疼,还课题研究?评先评奖怎么就没人透个气?净扯空事!"
会议场里一时又回复了寂静,只是几十张脸色较之先前又增了些色彩。
"可以把那一沓表格先借我看看吗?"突然,一个音量不大却清晰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响起,顿时会议室里几十双眼睛又转动了起来,齐刷刷地射向发声之处,射出去的目光里不无惊疑、探测、漠视等复杂的神情。
"好啊,易老师搞课题,请问可以加一下好友我的名字吗?"
"易老师,我也先报个名。"
“易老师,加我一个吧,到时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要知道我小一都未晋呢!"
⋯⋯
会议室里一下子又像烧沸了的开水锅,热腾起来了。
几周后,易教师提交了一份拟题为“义务教育阶段运用某课程教学进行素质培养的策略研究”的非语数外课程的课题研究论证书,没想到这几千字的论证书还真获得了当地教研室的认可且立了项。好家伙,要知道课题研究放在大中专院校那是家常便饭,但这个事到了边远的乡村学校,那就像是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老绿豆冰棒一样,浑身热气腾腾的,自然这事一度就成了小学校围墙内热捧的事了。
不过,冷遇热蒸腾起来的那点雾气哪经得住时间的折腾呢?老冰棒离了冰柜搁在桌面上,不消一盏茶的功夫就面目全非地变为几颗老绿豆和着那融化开的冰的混合物了,让人都不想正眼看一眼。这不,随着时间的一晃而过,易老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一个学年不到,首先,校方明确表示:学枚要抓教学质量,上面只统考、抽考语数外三科,上面评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一个学期一学年到最后与非统考科目无关,搞课题不能影响本职工作不能占用正常教学时间,但是上面又规定非工作日不能加班,易老师你看着办。
接着,学校教导处态度更明确:课题研究的课程属部颁课程不错,可是方圆百来里谁来保证谁又能保证部颁课程的全面开设?再说部颁课程我们学校课程表上都开设了,上级也来查过了,教导处也标识了非统考科目至少每周要开课一节,教师不按课表走那是教师的事。谁都知道只有统考科目语数外的成绩才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及教师绩效工资职称考核晋升评定和择校去留的主要依据,学校、老师都要交差的。再说外校本校先前也搞过课题,还是涉及语数外主科研究的,但都是填表找资料汇编成册完事,谁见过一门副课还要开课上课一而再再而三去探讨的?
然后,当初涌跃报名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教师也纷纷表示:先前上面有文规定年度考核时,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人均可加五分,可现在规定修改了,一没有什么加班费,二使出浑身解数写个什么总结小文还得先交好几十元审稿费,三就连当初那点可怜的笔下富贵年度考核分数也加不上了,谁还干?
然后上级来验收:易老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有两、三年了吧?现在从你的资料来看说明你们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些大都不在验收范围内。现在我们只查上个月发下来的验收表格上的填报项目和对应的论文⋯⋯
然后主持人:这个工作不在验收范围内?是的,我们的课题好像是离题了,课题工作开展后更多的是在探讨非统考科目要不要上课及怎么样上课,而策略研究确实还只沾了点边。说实在的,记得当初您说这个题太大,担心我们做不了,那时我心里都有点不服气。现在来看您是对的了⋯⋯还有要说的是,您说的验收表格,什么样式啊?我没有看见过的。真的没有见到过,您看现在校区局几级领导都在场,这表格发到哪里了?
然后⋯⋯还有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