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利竹的头像

朱利竹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3/18
分享

士君子:孟子——再读《孟子》有感

士君子,一代风标

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

当仁不让。节操、道义、风骨

五百年前的周文王

五百年后的你

春秋战国:群雄竟起,列国纷争

你不尊爵位,独爱德行

修心悟、守价值、重民权

“君轻民贵”,响彻华夏二千多年

孟轲,字子舆

长铗归来兮,浩然之气长存

你不是书生是英雄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亚圣”。他善于辩论,文思纵横且大义凛然,他一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温儒家经典《孟子》,顿觉与孟子深切互动、感悟仁义礼智、修炼浩然之气。

 《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孟子门人编订而成,共分为七章,启蒙书《三字经》中即有“《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的内容,道德与仁义是《孟子》的主题。除了阐述仁义礼智、性善论外,《孟子》一书中还存有大量的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记录了孟子希望成为帝王师、匡扶世道的理想。说到孟子的风标,最鲜明的是其政治抱负远大,“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但孟子却傲岸不群,在君王、权贵面前,决不屈身俯就。当代学者牟钟鉴认为,孟子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士人的独立品格,升华了士人的精神境界,为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确立了一种较高的标准。

 孟子由坚守士人独立品格,进而发展为“民本” 思想,“ 政在得民”,“ 得天下有道,得斯民斯得 ”,“ 仁政 ”是孟子的核心政治主张,倡导统治者与民休息、体察民生,效仿三代圣王,建设四海升平世界,实现先贤向往的“大同”,这也是孙中山提出民权主义的思想源头之一。

 孟子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按时稼穑,采取有弹性的农业政策,同时薄赋敛、体恤民生,尽量减少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孟子提出 “民贵君轻” 的概念,在当时的时代惊世骇俗,挑战了传统观念的根基。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历史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也被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是 “民主论” 的先声,是超越时代局限的智慧结晶

 孟子十分重视心性修养、价值守护与精神磨砺,体现了士人的主体自觉。孟子有言:“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段话意蕴丰富,其实说的是人生的六种境界:善、信、美、大、圣、神。梁漱溟先生说,人性不是一个已成的、呆板的东西。性,非已然、非未然,而是将然,是一个倾向。孟子说人性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倾向,这叫 “人性善”。正因如此,后世一直把《孟子》作为 “修身” 的重要教材,要求学生诵读,以培养完整人格。即便到近现代,这种传统也还在延续。据记载,著名学者傅斯年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后,就要求学生每日清晨集体诵读《孟子》,新生入学后,必须读《孟子》全书,以此来加强青年学子的修养。

关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哲学家陈来指出,在孟子处,“仁爱”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也是社会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价值有六条,其中的第一条、第二条:讲仁爱、重民本,都跟孟子思想有联系。也可以说,孟子思想对于我们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够提供一个最直接、最重要的源泉和基础。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廖。

      — — 王安石

      2020年3月16日于武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