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时的记忆里,父亲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峻岭,他的严厉像是寒冬中的北风,让人不寒而栗。他的话语总是充满了权威,不容置疑,更不允许反驳。村里人讲述的那个故事——他怎样欲将争吵的我们扔进池塘——虽然我无印象,却在他人口中栩栩如生,仿佛可见父亲那日的愤怒与坚决。就像那年除夕一样,幸亏我老师及时赶到,才没把我打个半死。
记得小学五年级那个除夕,由于一次无心的恶作剧,我几乎面临了父亲的暴怒。那时,一个智商不高的同学出奇地粘着我,而现在想来,他只是找到了同病相怜的朋友。可是,年幼无知的我,却在他背上写了个不大的“死”字。几天后就在除夕的中午,同学母亲带着他扬着那件衣服找上门了!我父亲大发雷霆,抄起木棍说“我就把你打个半死”!我知道大祸临头,转身要跑时看到班主任拿着奖状家访来了,他好说歹说劝住我父亲。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它直观地让我感受到知识重要性——起码在关键时刻可以避祸!
岁月流转,父亲的教育方式一直影响着我们之间的交流。直率到近乎粗鲁的话语,有时让我感到窒息。直到有一次,记得很多年前我父母陪我小侄子来我家小住时,我看不惯父亲常以病腿吸引关注的习惯,硬邦邦地说:“有病医病,没病别装死!”把父亲气得够呛,妻子的温柔劝导使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父亲的相处之道。我开始阅读更多的人文书籍,学习如何用更柔和的方式与人沟通。慢慢地,我变得更加耐心和理解,也学会了尊重和倾听。
2022年7月,我一家三口特意回家乡跟父亲过生日,到家当晚,我和父亲喝着老酒,没有促膝的仪式,父亲端坐在饭桌他固定的位置,我在旁边借着酒劲,对他讲人要“活在当下”的道理,我说你想想自己吧,就算你今天走了,对比同龄人已经去世的,也就没有遗憾了。同样道理,即使你活到九十九,也难说有人活过上百岁的,你也可能心有不甘。所以关键还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感恩社会,过好每一天,在每个当下行善积德,也就够了。
“如果能想得这么开就好了。”父亲依然端坐,我感觉得到他在深深思考,再倒上酒跟他聊家乡的故人往事,穿插讲些“缘生缘灭”、不要执着的道理,母亲时不时纠正我们记忆的小偏差,微醺中,父亲开始跟我一起尝试戒“贪嗔痴”。次日,他接受我那一直被他认为“败家”的习惯——养生,开始喝提高免疫力的口服液。正是他这一观念的转变,用我大哥的话说,救了他一命!
2022年底,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快80岁、糖尿病并发症多年的父亲也“阳”了!母亲在电话中告诉我他整晚呕吐。我暗叫一声“完了”,马上驱车回家乡准备见父亲最后一面。不想三个多小时后我跨进家门时,父亲虽然躺在床上,但没有想象中虚弱,我也就放心了,第三天我回广州时,他已经“阳康”,也不用吃什么特效药,究其原因,就是他半年前听从我的建议,接受预防医学理念,提高了自身免疫力,最终战胜疫情。
莎士比亚曾说:“只有聪明的父亲才会了解自己的儿子”,而我的父亲,证明了他的智慧。尽管这份了解来得稍迟,但它带来了我们之间深刻的交流和理解。我深深感激那些与我父亲的珍贵对话,它们不仅治愈了我内心的创伤,也加深了我们的情感联结。
如今,我渴望与父亲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愿每一次对话都能增进我们的理解与情感。同时,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温暖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因为它们能够带来和谐与幸福。父与子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家庭中的缩影,它告诉我们:真诚的交流和理解,永远是构建亲情和人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