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司俊的头像

朱司俊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11/13
分享

山丹丹花开红似火 ——建党先烈刘志丹连载

山丹丹花开红似火 ——建党先烈刘志丹(1-6章)

一、引子

陕北有一首流传甚广的信天游,那里的人民群众世世代代传唱不息,至今仍然令人百听不厌: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山丹丹花开红似火,

   老刘走进咱穷人心窝窝。

山丹丹花开红彤彤,

   老刘领导咱穷人闹革命。

   山丹丹花开红透天,

老刘挂印咱穷人坐江山。

    信天游中的“老刘”称谓,充分反映出刘志丹和劳苦大众不分高低,不分上下亲密无间的人身平等关系;充分反映出他们之间的如鱼得水、如瓜连藤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充分反映出他们之间手足情深、同生共死的血肉相联关系。

    除此之外,这首信天游还能清晰地解读出更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刘志丹这位1925年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年轻将才,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无与伦比的贡献;从“闹革命”到“坐江山”,也就是说经过流血牺牲、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后,刘志丹率部迎来了朱毛为首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此,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便有了立足之所,转危为安,领导全国无产者和劳苦大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直至建立了新中国。

刘志丹,这位最早一批的中共党员之一与他的战友谢子长、王世泰、习仲勋等人于腥风血雨中创建的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地位与贡献,绝不可以轻轻一笔带过。试想,如果没有陕北革命根据地,处于极度危机之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将于何处立足?中国革命还将会经历多少曲折,走多少弯路?真是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所以,对刘志丹和由他建立的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无论怎样歌颂与评价,都入情入理,丝毫不显过分。

为了永久纪念刘志丹这位伟大光荣的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陕甘宁苏维埃政府决定将刘志丹家乡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坐落在这里的刘志丹纪念碑,与延安宝塔山交相辉映。几十年来,这一革命圣地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参观者与瞻仰者,他们无不登山凭眺,纵观圣地全貌,而对刘志丹纪念碑则肃穆而立、充满崇敬之情。之后,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放眼陕北高原上满山遍野的红艳似火的山丹丹花。游人的第一反映往往都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那句最为著名的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是的,山丹丹花的炽热红色,似乎在穷其巨大的号召力,每时每刻都在鼓动着人们的革命激情,一片片红霞般的山丹丹花似乎在描绘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千万朵山丹丹花又如千万杆赤旗迎风招展,在指引着人们的前进方向。游人或在刘志丹纪念碑前举手宣誓,或在心中默默许下宏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要像刘志丹那样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

   劳苦大众对刘志丹是如此的高度信赖,人民领领袖又是怎样评价刘志丹的呢?

   毛泽东的题词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朱德的题词是“红军模范。”

周恩来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人民群众和人民领袖,对刘志丹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是如此不约而同!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成员,笔者也愿以无限敬仰的情感来书写刘志丹的丰功伟绩和爱恨情仇,并以此书向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献上一份微薄之礼!

笔虽拙,心极诚,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志士同仁朱批斧正。


二、祖孙情深

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陕甘黄土高原,自古就是兵家鏖战的沙场。这里出现过千百次为保卫民族生存和农民求得自身解放的战争。这里曾是吴起、秦始皇、蒙恬、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唐太宗、郭子仪、范仲淹、狄青等历史人物驰聘的疆场。吴起镇就是为纪念吴起而命名的。秦始皇北巡时,修在陕甘交界子午岭上的“直道”仍有遗迹可查。遍布在陕北山头上的城堡、关卡、烽火台就是战争的见证。

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相传多为古代兵将的后裔,刚直尚勇。当苦难使他们再也忍受不下去的时候,就起来造反。隋朝时,农民领袖刘加仑曾率十万之众起义于延安。明朝末年,出现了米脂人李自成领导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280年以后,即20世纪初,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了,人民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陕北人民也纷纷起义。在保安县,1907年发生了有4000人参加的“硬肚”起义,曾建立了农民政权18天。三年以后,又爆发了另一次起义,烧毁了保安县衙。辛亥革命时,保安县农民包围了县城,赶走了清朝知县。

刘志丹就诞生在这陕北黄土高原之中的保安县金汤镇芦子沟村。说起保安县金汤镇芦子沟村还有一段故事呢。

保安,在北宋时是边防上的一个军事要塞。金汤镇则是前沿重镇。这里,西傍洛河,东依峻岭,十分险要。“金汤”二字就是古语“金城汤池”的省语,比喻城池之牢固,亦即“固若金汤”之意。至今古城旧堡虽已残破,但当年我们祖先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至于芦子沟村,只知道自刘志丹的曾祖父刘存敏时期就生活在此。据刘家家谱记载刘存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刘士杰,长到十四五岁,被送到保安县一个秀才家当侍童。刘士杰勤奋刻苦,脑子灵,跟着秀才认下了不少字,渐渐能看懂一些书籍、文告,知道了许多国家大事。秀才死后,刘士杰看到中国在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中连吃败仗,英国、法国、日本等列强不断蚕食和侵略我国的领土和属地,十分气愤,便跑到甘肃参加了清朝军队,以图报国。但是不久,陕西爆发了回民起义,清政府对外屈服,对内则残酷镇压,指派甘肃清军,对起义回民进行围剿。刘士杰不愿屠杀同胞,当了逃兵,跑到山西临县躲避。刘士杰在山西无以安身,以打短工为生,受雇于一个老农。一天,主人要给儿子订婚,找不到写婚书的人。刘士杰就毛遂自荐,说他能写。主人露出惊讶而又困惑的表情,他将自己曾给秀才当侍童的事说了一遍。主人听后就让他写了婚书,请人看过果然写的不错。这事一传开,村中人说:“这年头碰到一个识字人太不容易啦,就留他在村子里教娃娃们识字吧。”他为人正直,开通明理。贫寒人家都敬重他。教了两年书,陕西平静了,他又回到保安县。回到了满目荒凉,人烟稀少,只有一孔没门没窗的黑窟窿窑洞的家里。条件虽差但这里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他还是打心眼里热爱它。

刘士杰和同村的农民一样,从事着日出而出,日落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不久,从甘肃逃来一个姓任的寡妇,非常可怜。经人说和,刘士杰娶她为妻。从此,金汤镇芦子沟又有烟火了。

一年以后,刘士杰得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刘培基,他就是刘志丹的父亲。刘培基一会说话,刘士杰就教他识字。后来又送他上私塾。几年之后,刘培基在延安府考中了秀才,回来在金汤镇以教书为业。经三媒六证,娶了镇上一王姓女子为妻。

1903年10月4日,对刘家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因为刘家又添丁了。

刘士杰年老得孙,甚是高兴。给他起了个大名,叫刘景桂,字子丹。刘志丹参加革命后,自己改为现名。取自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以示自己赤心为党,忠心报国。

祖父、父亲都对刘志丹寄予厚望,在他四、五岁时,就教他认字。再大一些,尤其是祖父刘士杰还经常向他讲些当地的故事。讲他辛亥革命前后如何参加保安的几次农民起义,讲他如何替起义队伍写告示,讲他在当地怎样成为第一批剪掉“猪尾巴”辫子的人,被人称为“新党”。他经常用自己经历的事,教育刘志丹作正直的人。当祖父讲起古代英雄行侠仗义、不畏权势、除暴安良的故事,讲起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除暴安良,杀富济贫,以至于打进北京城把崇祯皇帝吓得上吊的事,刘志丹听得入了迷。

刘志丹6岁时,上了保安县永宁山高等小学,在学校他十分用功。每天除了读书以外,还要写大字、小字。读书中有哪个字不认识,就查字典。把读音、意思都要彻底弄明白。例如他读到《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师讲:“说”字在这儿不读说话的说,应读喜悦的悦。他为了弄通究竟,一查《康熙字典》,才知道这个字在古籍中有四种用法,一当说话用,一当游说用,一当“悦”用,一当脱用。如果弄不清楚,读古籍时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把意思全弄错了。正因为他学习有细心探根究底的精神,所以掌握的知识多,不但文章写的畅通,而且寓意深刻。不过五、六年光景,他就把那四书五经,全读过了。当然,他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言简意赅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他常常挂在嘴上,有时还皱起眉头,思索诗中的意境。


三、挑战陋规不畏权贵

刘志丹被父亲刘培基送去上学,其本意是想叫他学些本领,将来做生意用。但是后来的发展却有违他的本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校有一位老师,名叫李子才,是从西安请来的。他拥护孙中山的主张,经常在学校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富民强国。15岁的刘志丹从李老师那里听到了许多从未听过的新鲜事,大开眼界,不但知道西方国家有民主革命,而且出现了工业革命,有了火车、轮船、电灯等新事物。刘志丹常想:“中国为什么这么腐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土豪劣绅为什么照样横行霸道?我们中国能不能富强起来?”脑子里的问题越来越多。

李老师告诉他:“封建军阀代替了封建皇帝的统治,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当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弱民穷。照这样下去,是要亡国的。”

刘志丹听了李老师的话后,两眼露出了困惑的神情,他愤愤地说:“老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救国家了吗?”

李老师坚定地回答说:“有,那就是革命,只有革命才可以救国。”。

“革命”这个词就此在刘志丹的脑海中,扎下了根。从此以后,刘志丹十分留心国家大事,努力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每当从史书中读到历代农民起义时他都非常感兴趣,既佩服起义义士的反抗精神,又为历次起义失败感到惋惜。他尤其佩服陕西当地人李自成,他揭竿而起,率领农民起义军,所向披靡,打进北京城,推翻明王朝,建立了农民自己的政权。

刘志丹放学回家后,还经常把在学校听到的 “民主”、“科学”等新事物讲给祖父听。祖父听后也开了眼界,他经常对刘志丹说:“大丈夫就是要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

和爷爷不同,刘志丹的父亲刘培基,却弃教书为经商,没几年工夫,就发了家。地里的庄稼连成了片,街上有了刘家的铺子,还作了镇上的副官,渐渐交往起官场上的人物,染上了商人的势利习气,对国家、民族利益漠不关心。刘志丹和爷爷都看不惯他的行为,经常有些冲突。

话说金汤镇附近的金佛坪村,住着一户张姓人家,一连八代都是清朝的“武举”,代代男人差不多都有官位。辈辈横行乡里,是当地有名的一霸。辛亥革命后,张家的公子张鸿儒,投靠了陕北军阀——榆林镇守使井岳秀,被封为“三边(定边、靖边、安边)民团团总”。他有恃无恐,更加仗势欺人,掠夺无度。群众恨之入骨。但刘培基为了发财,却想攀攀张家的门第。刘士杰对儿子的这种作风十分反感,多次告诫,但他却不以为然。不仅如此,他还为了能与张鸿儒拉点关系,套点近乎,竟逼着刘志丹和张鸿儒的儿子张延芝交往,好造成一点“世交”的氛围,以便能为日后做生意,发家致富做个靠山。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太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刘志丹最讨厌的就是张鸿儒这种无恶不作的坏家伙。可偏偏张延芝又太像他的父亲,他自幼享受的是荣华富贵,他可以为非作歹仗势欺人,又不受惩罚。在他的眼里,什么国家,什么民族,都与他没有关系,他关心的是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他关心的是怎样对付穷鬼,怎样壮大自己家的势利。这样的人怎么能跟自小就忧国忧民,立志长大后报国为民的刘志丹扯上关系呢,更谈不上建立什么友谊。

刘志丹没有像他父亲希望的那样,他不但和张延芝没有任何交往,也从不主动跟张延芝打交道,而且他们二人的碰面,可以说每一次都是不期而遇,狭路相逢,心里都愤愤的,还经常会大打出手。

有一次,张延芝正在打骂附近的一些小姑娘,恰好让刘志丹撞见了,刘志丹见到张廷芝又在欺负穷人,刘志丹上前制止,张廷芝全然不把他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刘志丹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三拳两脚就把张廷芝打倒在地,嘴里气呼呼地喊道:“叫你欺负人,叫你欺负人,以后你再敢欺负人,我见一次,揍你一次。”

张延芝吃了亏岂能善罢甘休,他纠集他们家族的一群小孩,要找刘志丹报仇。他哪里想到,刘志丹很有人缘,颇有号召力,在穷孩子中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张家纠集的那些四体不勤的纨绔子弟,哪里会是这些整日帮父母种庄稼练就一身好气力的孩子们的对手呢,结果刘志丹和小伙伴们就把他们打了个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张延芝更是被打了个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刘志丹的父亲刘培基那里,他怒气冲冲地教训刘志丹:“你胆子也忒大了,连张团总的儿子你也敢打?你闯了大祸啦,知不知道。赶快跟我到张家赔礼道歉去。”刘志丹说:“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向这个坏蛋低头认错的。”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争执起来互不相让。爷爷刘士杰知道缘由后,不但没有训斥刘志丹,反而把刘培基教训了一顿:“咱们刘家的人,活的是一副傲骨,他张廷芝仗势欺人,兴他打人,就不兴咱打他?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志丹主持正义有何错,岂可随便给张家道歉。亏你还是男子汉大丈夫!”祖孙俩站在一条战线上,刘培基也不敢再言语,此事也就这样过去了。打那以后,张廷芝再也不敢当着刘志丹的面,欺负穷人了,但凭着张家的势利依然横行乡里,欺男霸女,耀武扬威。

  四、“硬肚造反”

刘志丹经常想,难道就没有办法来打击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吗?突然 “革命”这个词闪现在他的脑海里。是的,他从李子财老师的口中,多次听到这个词。但“革命”该怎么革法,李老师没有细说,刘志丹也是懵懵懂懂,他想起了爷爷给他讲的李自成领导穷人造反、梁山好汉聚义水泊梁山的故事,他隐约感觉到也许这就是“革命”吧。

有一天中午,刘志丹最要好的同学王子宜来找正在看书的刘志丹,说:“别看了,快让脑子休息一下,咱们到永宁山顶上摘杏吃去吧。”刘志丹也正好想休息一下,就和王子宜一起约上好朋友曹力如结伴走出学校,向永宁山走去。他们过吊桥,攀石梯,爬石缝,钻通天洞,顺利登上了山顶。三个小伙伴,在山顶放眼眺望,绵延的群山,像一条巨龙盘在保安大地上;翱翔的雄鹰,绕着蓝天白云盘旋;碧波粼粼的洛河,泛着辚辚的波光,犹如一幅山水画。王子宜一边感慨地说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啦!”一边看了一眼在旁边一块山石上坐着的刘志丹,只见他,两眼直视着半山腰险要位置矗立着的像宫殿似的山寨,眉头紧皱若有所思。两个小伙伴似乎明白了什么,也把眼光投向了那座宫殿似的山寨。那座山寨不是别的,正是保安县衙。

也许有人不明白了,县衙不在保安县城,怎么能建在山上呢?原来这几年陕北一带这几年连遇旱灾,赤地千里,老百姓本来已生存艰难,可反动政府不但不给予救济,反而更加残暴地催粮要款。老百姓没有了活路,被逼拿起大刀、长矛,以暴力反抗苛捐杂税。他们身穿红肚兜,说是喝了符水,就有神明附体,可以刀枪不入,所以人们管他们叫“硬肚”。“硬肚”到处造反,杀贪官、除恶霸,令统治阶级闻风丧胆。由于许多县官被杀,做着升官发财梦的政客们,为项上人头计,都不敢来这里上任。

前些日子,有一个叫王从授的人,被派到保安县做县长,他吓得整日睡不好觉,就召集手下人商量,如何才能保证县衙的安全。大家一致认为,县衙必须搬出县城,可是搬到什么地方才安全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众说纷纭,有一位在县衙里呆了多年伺候了多任县长的人,建议将县衙搬到永宁山上去,一来永宁山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可以阻止任何反抗者,永宁永宁预示政权稳固无忧;二来趁机将县衙建成像古代宫殿一样,可供各级政客吃喝玩乐。王从授听后大悦,便耗巨资将县衙从县城搬到了永宁山上。县衙搬到永宁山上后,当地百姓都笑说,这个衙门不像“政府”,更像“匪巢”。

三个小伙伴,看着山上的县衙“匪巢”,想想这群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们,又气又恨,又无奈。是啊!广大劳动人民,之所以受人欺负,受人压榨,不就是因为手无寸铁吗?而反动统治阶级手里有枪有炮,动不动就对劳动人民实行镇压。三个人正在念天地之悠悠,感国家之黑暗,思忖着自己应该拼将一腔颅血,誓把乾坤挽回的时候,突然从山下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喊声:“硬肚来了,硬肚来了。”

这时刘志丹他们从老远的山顶向下望去,看见吊桥突然“吱吱吱吱”响着放了下来,王从授亲自带着几百名反动警察,杀气腾腾地向“硬肚”杀去。“硬肚”手举大刀、长矛,迎面冲了上去。可惜反动警察叭叭地扣响了扳机,一颗颗子弹射向了“硬肚们”的身上。“硬肚”自称能刀枪不入,可那都是自欺之言,血肉之躯怎么能敌得了子弹呢?顿时,十几个“硬肚”便应声倒下,没有枪,抵挡不住,其余的“硬肚”只好向后撤退。王从授象征性地追赶了一阵,抢了一大堆百姓的牛羊,又返回了永宁山。

刘志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更加深了对反动统治阶级的仇恨。他对王子宜说:“我将来一定要学李自成,带领千军万马把这个狗官的眼珠子挖出来┉┉”

王子宜说:“可是,这些‘硬肚’不都是想学李自成吗?狗官手里有枪,咱怎么能斗得过他?”

刘志丹沉思了半晌,思绪如麻。他忽然把手一挥,对王子宜说:“走,回去读书!”


五、务农娶妻

满怀远大志向的刘志丹小学毕业了,他的父亲刘培基甚是高兴,在他看来,凭他在当地的影响力,为刘志丹谋求一个官差没有任何问题,即使刘志丹不愿做官,帮助自己打点生意也是不错的。可是父子俩谈了几次刘志丹始终坚持一不做生意人,无商不奸,奸佞之人岂是吾之追求;二不做官,无官不腐,贪腐之人只懂欺压百姓,更是我所憎恨之人,岂能与之同流合污。刘培基见没有商量的余地,也只好作罢。刘志丹宁肯回家务农也不经商、求官,就这样他穿起粗布衣,扛起农具,和他家的长工张万银一起下地干活。

刘志丹和自己家的长工张万银一起干活,莫非他要做监工?事情远不是样的。张万银本是秦岭山区商县人,由于被地主赶出门外,才和老婆带着两个儿子逃到陕北。他刚来,被金佛坪张廷芝雇去做长工。干了三年,没给一文工钱。张万银找他去要,他不但不给还恶狠狠地说:“你老婆孩子吃谁的?”张万银说:“老婆孩子也不是白吃,不也给你家干活。”张廷芝听见张万银敢顶嘴,就顺手拿起一个铜壶,向张万银打过来,边扔边骂道:“老狗日的穷鬼,我们养活了你一家,不但不感激还敢要钱,滚!再不滚对你不客气了。”就这样张万银被张家赶走了,正当张万银走投无路,无处安身之时。刘培基听说这件事后,觉得张万银一家挺可怜的,自己家也正好需要雇佣长工,就把他雇来了。刘培基每年给他工钱一个不少。特别是刘士杰完全把他当自己人看待,让刘志丹把他叫“干大”。刘志丹处处尊重他,张万银十分感动,常对人说:“我找到了一个好主家。”

每天早上太阳一出,身高体壮的张万银走在前头,比他个子低点、身子瘦些的刘志丹跟在后边,两个人一前一后上山干活。这样的日子一长,张万银便有些不安了,他对刘志丹说:“你是个读书人,干这事真把你糟蹋了。你看你脚上磨起了泡,手上起了老茧,脸也晒黑了,再这样下去,你会把书忘光的。”

听了张万银的话,刘志丹展开浓眉,两只大而黑的眼睛深情地望着张万银,叫了一声“张干大”,说:“在家做农活,总比经商坑害人,当官欺压人好。”

张万银恳切地说:“你们一家是我的救命恩人,所以我才劝你要有合适的事做,你还是应该出去做事,家里的活我来做。”

刘志丹摇着头说:“你怎么能这样说,你不种庄稼,我们一家人吃什么?你才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张万银说:“种地虽好,但改变不了世道。要是出个能人,把这世道改改,天下穷人不受气就好了。”

刘志丹说:“干大说得对,我要做事,就一定替穷人办事。”

他俩一面劳动,一面谈话,亲如父子。刘志丹跟着他干了一年活,耕地、锄地、收割,大体都学会了。身体也越来越结实。张万银看着刘志丹,就眯起眼睛笑着说:“念书人到底灵,学啥会啥。”

那时候,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男孩子一般到十五六岁,就娶妻生子,娶晚了同村人就会说闲话,尤其像刘培基这样的富裕家庭如不早点给儿子办婚事肯定会落下话柄。这些,刘培基夫妇也早就想到了,这不他们已经托人给儿子定了一门亲事,一方面为了不让村里人说闲话,另一方面夫妻俩也合计着早点为儿子娶过来媳妇,给家里增加一个劳动力,也好侍候年老多病的父母。订的是西乡姓同人家的一名女子,名叫同桂荣。刘培基夫妇看到同桂荣人长得端正、能劳动、会过日子,没过多久就把婚事给办了。尽管是媒妁之言,但刘志丹看他人品好、能干活又很体贴自己,却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反而很同情她。有闲空时,就给她讲些国家大事。要她把张万银也当自己老人看,平常多问寒问暖。同桂荣说:“念书人都看不起庄稼汉,躲的老远老远,只怕把他臭了,你倒把庄稼人当事。”刘志丹说:“没有庄稼人,人都得饿死。”同桂荣说:“人家念书都为的是找个好差事做,坐到凉房下享福。偏你念了书却回到家里受苦。”刘志丹说:“你是个受苦的?咱可不能忘本。”同桂荣点头,但心里却很纳闷:“他怎么就和别人想的不一样?”

六、榆林求学

刘志丹在家干了一段农活,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更加同情劳动人民,但自己怎样才能替穷苦百姓办事,怎样才能改变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他却是很茫然。

他越来越感觉到靠种地是救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也许只有继续求学读书,学习新的知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才能改变穷苦大众受苦受穷的命运。刘志丹听说陕北政治、经济的中心城市---榆林,办起了一所中学,这个中学讲民主、讲科学,就一心想去榆林中学读书。可是这是陕北23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想进这所学校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只有求助爷爷才有可能。

1921年,18岁的刘志丹,取得了爷爷刘士杰的支持,冲破了父亲刘培基设置的重重障碍,毅然离开家乡,步行七、八天,来到了离家五百里路程的榆林,踏上了慢慢的求学路。

这座矗立在一眼望不尽的沙漠和万里黄土丘陵交界地的榆林城,不但是历来的军事要塞,而且是蒙汉两族人民经济交流的商埠。每日来往的骆驼队、骡马队络绎不绝。一条白色石头铺成的大街,由南向北,逐步升高。每走一段,就有一座雕梁画栋的牌楼横跨街上。街两旁或是用青砖拱起的窑洞,或是朱门高房的商号,里面摆着各种百货和皮毛、地毯、毛毡。当地人自誉他们的城市是“小北京”,但实际上它是富人的乐园,穷人的囚牢。朱门的四合院内,纸醉金迷,街道的屋檐下,到处是要饭的。榆林中学坐落在街北头的山坡上。一排排灰蒙蒙的青砖窑洞,倒像是被雾迷住了眼睛。刘志丹初到时的兴奋心情,一时又沉重起来了。

终于等到了考试的日子,第一场考的是国文。题目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的一句话:“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刘志丹一看试题,心里大喜。刘志丹熟读过他写的《日知录》,很敬佩这位学识渊博的思想家,读书时,就对他的主张颇为赞同。刘志丹对此题目深有感慨,稍作思索便铺纸提笔,从当今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疾苦,写到年轻人的抱负,写到自己的雄心壮志,同时延伸到要想救国救民,就要习文练武,惟其如此,学问才有用处。他一泻千里,字字珠玑,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及追求,把自己的决心和远大志向全都写了进去。整篇文章没有一点墨点,蝇头小楷,工工整整。校长杜斌丞看完之后,不禁拍案叫好,称赞刘志丹是个人才,肯动脑子,肯想问题,有创新精神,有文采,字体工整漂亮。最后,刘志丹以第五名的成绩被榆林中学录取。得知自己被榆林中学录取,刘志丹如释重负,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