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文科的头像

朱文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2/20
分享

侯憩名山自昔传

耒阳、永兴两县交界的淝江之滨,有一座巍峨秀丽的山峰。郦道元《水经注》载:“县有溪水,东出侯计山,其水清澈,冬温夏冷,西流谓之淝川。”三国时期,诸葛亮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南蛮,憩此计兵三个月,故此山被当地人称为侯憩山、侯计山。山中至今遗有孔明点兵台、旗座、孔明井、孔明车、孔明亭、营盘寨等古迹,山顶有侯憩庵、仙亭、观音阁、泰兴庵、忠义祠。

侯憩仙山脉有七十峰,主峰海拔580余米,离耒阳市区四十余公里,到永兴县城三十余公里。山峦连接安仁县,与石青岭、南岳共一脉之气,既是通往衡阳、长沙、郴州的要冲,也是往来井冈山的通道。山高路陡,悬崖峭壁,松迷竹翠,溪水潺潺,常年云遮雾绕,鸟语花香。东西各有一条险道登山,东路蜿蜒崎岖,通往永兴樟树镇;西路绵延飘逸,径自通往耒阳三都。若是晴日拾级山顶,则艳阳高照,神清气爽。俯首眺望,群山矮去,耒阳、安仁、衡阳三座城池都依稀可见。《永兴乡土志》云:“侯憩仙,在县北六十五里十三都(樟树)与耒阳交界地,相传诸葛武侯平桂阳郡时率兵驻此,故名,又名候计山,言在此计谒也,一峰高耸群山罗列其下,占候者谓雾起则雨,否则晴绝,顶有寺,明成化七年邑人曹子华所建,每届三年雷洗殿一次,洗殿时烟雾迷离,氤氲满室,电光击射,忽明忽暗,僧徒皆避匿不敢窥至,至今犹然按广舆记载入耒阳,实则永耒界山也。”

我老家石镜距离侯憩仙只有十余里,开门就能见山。童年的我,常常遥望侯憩仙发呆,想象着山中的神奇和美丽。我以为山顶就是天庭仙境,母亲讲的洪水浸天门的民间传说,浸就是侯憩仙。记得在上架中学读初二时,班里组织去侯憩仙秋游。同学谢涛写了首诗:“侯憩美,秋登山峰,景色无限,尽收眼底。侯憩奇,把手挥挥,飘吹万旗,谁人匹此?”上初三时,我偶然翻出家藏的清同治四年《朱氏族谱》,发现收录了《石镜八景记》,文笔极优美,作者是我的曾祖父,文中提及“淝水之阳,有石镜……风晨月夕,登高四顾。西望白牛仙岭,崎岖蜿蜒而来,从岁有灵秀之钟乎。而其东猴鼓岭,诸岗众星拱环绕宅舍。前北望,侯计山七十余峰,连绵起伏,松柏如屏,翠含眉宇。而抚心胸,纶巾羽扇之烈,犹有存者。南窥沅洞,镜水溶匕螺洲,遥恃又复寂然。太息庵翰墨之奇踪,五百余岁,而接武者之难。”从此,我遥望侯憩仙,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第一次登临侯憩仙,是2009年5月。当时我牵头成立耒阳市作家协会,组织四十多名会员去侯憩仙采风。那天细雨飘飞,大家坐在租来的大巴车上,一路说着笑话、唱着歌,兴致勃勃。那次是从上架圩进入南基冲登山的。曹大哥骑台破旧摩托车来接我们。曹大哥是侯憩仙山脚下的人,受村支书的委托给我们带路。进山的路是新修的水泥路,很窄,以致我们的大巴车开进去不到几里地,就不能走了。我们只好步行登山。上山的路曲径蜿蜒,修竹茂林,古木森森,溪泉潺潺,蔼蔼雾气,给山林披上一层薄纱。不时地能看到一些小村落,散布在山坳中,田野山林,鸡犬相闻。路面很滑,大家撑着伞,互相搀扶照顾,在陡峭的山路上勇敢攀登。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长龙在雾海中游走,而那些花花绿绿的雨伞,宛若盛开的鲜花,装饰这块仙境。

两个小时后,挨近顶峰,此处有孔明井,相传系诸葛亮挖掘。为解决几十万将士的喝水之困,孔明用楠竹打通竹节,用两块竹片夹住一块圆皮软布塞入竹筒底,用来汲取井水。这种竹筒车水的方法后来流传民间,人们唤做孔明车。井水泉涌如注,飞下山脚的淝江,注入耒水,奔向湘江、长江,流入东海。从孔明井上去几十米,就是侯憩庵。这里是侯憩仙最高点了,大家一阵欢呼雀跃,仿佛进入了物我两忘的清幽仙境。侯憩庵始建于南北朝时期,1996年重新修葺,内塑刘备、关羽、张飞雕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历代名人骚客登临揽胜,赋诗吟咏,现有《侯憩仙诗集》存世。明代周时文题《侯憩仙阁》诗曰:“忠烈武侯公,筹兵憩此中;旗旌思旧帜,巾扇缅遗踪。天洗蛮烟净,山藏庙貌崇;我缘寻胜刹,精气若为通。”屹立顶峰,远处一片朦胧。从小到大,我是那么地渴望攀登上这里,而今好不容易跑来,看到的却是满山大雾,心底未免生发遗憾。

转眼七年过去。2016年5月14日,我率领耒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三十多人,再次踏上侯憩仙。我们依然从上架南箕冲登山。我们迎着和煦的阳光,迈着轻盈的步子款款而行。一小时后抵达半山腰,几位老作家已是汗流浃背、气吁喘喘。山路陡峭,爬山考验的是勇气和耐力。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爬上去后,还要一步一步走下来,确实很辛苦。可是,当你爬到山顶,当你征服一座座山峰时,就会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踏破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有两个文友对唱起情歌来,惊得两边的杜鹃花羞红着脸,浓香郁郁扑鼻而来,浸润着一颗颗浮躁的心。时不时还会看到一些鲜红的野果,轻轻摘一个放进口中,好甜好甜。即将登临绝顶,再次见到了孔明井,这次的水很清澈,大家纷纷弯腰,伸手从井中捧水喝。清泉入口,沁人心脾。

又一次步入寺庙,高僧不在,只有一个老妇在此守庙。香炉寂静,断壁残垣。墙上有块青石砖,上书“咸丰三年”等字样。庙门口的一对镇器,初看以为是整块青石雕刻的,没想却是泥土烧制。寺的外围是青石砖墙,久经风雨冲涮,损毁严重。阳光之下,极目远眺,一览众山,万壑白云涌,千山绿浪腾,七十峰竞秀。与侯憩仙相邻还有座小山,是诸葛亮部将邓艾的扎营之所。邓艾依诸葛亮的计策,协助赵云顺利袭取了桂阳。诸葛亮得到捷报,在山上建了戏台,请戏班子在此演戏,与山民同乐。诸葛亮凭借险要山势,与曹军对峙三个月之久。最后,曹军攻占了侯憩仙,发现蜀军不见了。在这铜墙铁壁的包围中,诸葛亮是如何逃出去的呢?那么多战略物质如何运输出去的呢?民间传说,诸葛亮没有把全部物质运走,而是藏了部分在侯憩仙的无渊洞。曹军一将领为了找到这批无价之宝,带了几个士兵在这里安扎。如今山脚下有个曹家村,就是那个曹姓将领的后代。听说直到大跃进时期,耒阳和永兴还有人在寻觅宝藏之地,都是失望而归。

侯憩仙地势险要,历来是军事要塞。北伐时期,叶挺的部队经过侯憩仙,当地村民邓肇榜、何刚主动为北伐军带路、挑担子。湘南起义时,邓肇榜、何刚在树头下举行农民暴动,并率部协助尹子韶、许郁的永兴农军,与安仁、耒阳的农军一起攻打安仁县城。朱德、陈毅率部上井冈山撤退,在耒阳兵分四路,其中一路就是从耒阳龙塘、三都、上架经侯憩仙,进入永兴县安福司,再从安仁向井冈山转移。当时,侯憩仙下周围很多进步青年参加朱德的队伍,跟随上了井冈山当红军。八年抗战中,侯憩仙成了湘南游击队的根据地,谷子元、周里都曾在侯憩仙作过革命决策。

清代,永兴县曹流湛《登侯憩仙》诗云:“侯憩名山自昔传,我来怀古兴悠然。三方有犹剩荒城垒,四面惟垂澹沱天。永耒烟村闲指点,衡郴雁阵几回旋。老僧为说雷神事,吸呼原通帝座前。”当年诸葛亮南征平定了耒水流域这片辽阔土地,有了北伐的基础。但他在后来的北伐严重受挫,没能一统中原,临终前扶汉大业未能如愿,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