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文科的头像

朱文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20
分享

故乡的山

喜爱旅行的我,到过很多名山。然而,最让我留恋的,还是故乡的山。

故乡的山,静美如画。它体形不高,海拔多在三四百米,大岗小峰,连绵起伏,梯田相间,村落交错。它既没有黄山泰山的雄伟,也不及崀山莽山的神秘,既没有峨眉山井冈山的通灵,更没有庐山玉龙雪山的仙境。它,是扎根大地的小家碧玉,浑身充满了灵气和柔美。因为,它总是与山溪为伴,与流泉相依,常年溶进溪水的柔波里,清澈的水质滋润着细腻的肤肌。青青草木、嘤嘤蜂蝶、啾啾虫鸣、喳喳山雀、习习山风、潜流瀑布,虚怀若谷,真正是山的气度。童年的我,每次进山放牛砍柴,最喜欢站在顶峰,腑瞰整个小山村。村庄是一个懒散的小孩,在青山的怀抱里安静地躺着,炊烟与白云就飘浮在青山与蓝天之间,构成了一幅清新亮丽的背景。山溪从远处山间悠然而出,一路蜿蜒,穿过一个个小村庄,又没入了群山之中。极目远望,蓝天白云下的山野,是多么地静美。

故乡的山,含蓄如诗。它的性格是文静的,少言寡语,不似名山那样张扬。它把自己金子般闪光的智慧,银子般灿烂的思想,钢铁般坚强的意志,燃煤一般炽烈的热情,都深深藏在内心深处。山中,绿杉黄柏、青松翠竹、山花野草,鹞鹰、斑鸠、布谷、夜莺、黄鹂、白鸽……各种木材、各种鸟类、天珍物宝,应有尽有,一座山就是一座宝库。故乡的山,不只成就了村民的富饶,还告诉儿女们生活中的处世哲理。因从小与山为伴,清晨推窗入眼的就是山,登上山后望着的还是山。时间久了,村民渐渐读懂了山,山也教会了村民如何处世,如何自处。

故乡的山,深沉如歌。穿越山中的溪流,日夜弹琴,声音像泉水样清澈、清脆。自由自在的小鸟,时时欢唱,旋律似凉风般柔和、温润。村民爱喊山,烦闷时喊,忧虑时喊,高兴时喊。山中是有回声的。你呐喊,山中会激起震耳的呼啸;你高歌,山中会激起欢乐的大笑;你叫骂,山中会引了狂怒的回应……宣泄后是平静,慢慢被山的气概所折服。“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以往的欢笑依然在梦中,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难锁我童年一呀寸心。” 幼年的我,就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

故乡的山是我终生无法化解的情结。赶着老水牛,背着大斗笠,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拿着借来的《水浒传》、《杨家将》之类的小说,慢悠悠地从村前的青石板路走进山中,这样的场景常常鲜活在我的梦中。多年后我才明白,看牛、砍柴、割猪草,以及因为贪玩弄丢了牛儿被母亲责骂,这些看起来很艰辛的日子,其实就是诗情画意,就是生活的牧歌。故乡的山不华丽,更不矫饰,却以它独有的沉默引导并呵护着每个子女,让我学会了沉稳、宽容、坚强和博爱。那时,绵绵青山,滋润着故乡清贫的日子,柴草、野菜、蘑菇等,大山以它特有的简朴而丰蕴的宝藏,养育着纯朴的乡亲们。我幼小的心灵里,分明体味着山里人生活的劳苦,接受着山的恩赐与厚爱。

我十八岁离开故乡,此后一直生活在繁华城市,但内心总有种漂泊感。我永远是山的儿子,石镜才是我的根,我的灵魂寄托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的山。想起它,浮躁的心灵就会变得宁静和坚实起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