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宜尧的头像

朱宜尧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6/28
分享

小溪之形,大河之境 ——读李一鸣散文集《在路上》

李一鸣的散文充满了诗意与哲思,也充满了变数与不定。既有小桥流水的涓细,亦有大江大河的开阔,如同“在路上”所遇见、所表现的象征寓意。

我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李一鸣的散文集《在路上》还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不一样,似乎有种不在这条路上,就在那条路上的感觉,像“围城”,不得不遵循在路上的原则与规矩,感叹命运无情,又实有无奈之举。

作家围绕“在路上”的“那些人”、“那些年”、“那些地”、“那些事”来抒写。所见风景有日常有典籍,有书信有书评,有个体的自言自语有生命的心音扣问,有写人的追思有写事的追忆,有书稿有访谈,有行之美食有思之花絮。

细节之花:反其道而行之

《序》是有“故事”的。作家在《序》里系了一个“结”,系在了读者心中。目光除了聚焦他的文字,还会聚焦到他的本人,他的生命上来。他的“去”和“留”将是怎样不同凡响的人生啊?!这在读者的脑海里是个迷。去,是不是一种激励?!我想肯定会有一部分。带着这样的问题,顺着他的思路,开篇就读了与书同名散文《在路上》。

作家的散文劲道儿着呐,生活中能引起共鸣的“点”他抓得牢,在我看来是“破了皮儿的小细节”而已,但作家写得颇有生机。比如说,“车座皮儿磨得稀薄发白”、“用桐油擦过的泛着光泽的小杌子”,“拉得嗓子直冒火的窝头”“枣红的夹袄一起一落”,等等。这样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作家抓住了这几个细节,如同一束束灯光打在了幽暗的舞台。文字陡然有了明暗,有了色彩,有了情感,有了神气。

关于细节,作家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扩大,没有充实,没有用语言堆积,没有发挥主观的想象让细节呈现光芒,而是偏偏展现了细节的真实,以及他对细节“一笔带过”的功力与神勇。作家让细节“拍照”,让细节“说话”,让细节酝酿出了情感,使得细节有了“一针见血”的力量,瞬间激发了读者,大脑立即浮现当年此刻的照片来,那时的情形来。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当年上顿下顿吃窝头,跟我妈说“肚子眼儿细吃不进去”、“吐酸菜水”的话来。那时幼小无知,真是天真,嗓子眼儿说成了肚子眼儿,反酸水说成了酸菜水,成了家人谈趣的笑料。

李一鸣推崇“有我”、“主真”、“由自”的散文。他说散文写作是个体生命最直接、自如、自由的诉诸与表达,不仅饱含作家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客体世界的深刻体验与揭示,更是作家心灵的真实“自传”。

因此,我常感觉作家内心的痛苦与细节与情感,它们三者之间纠缠的微妙关系。也看得出来,贫困的他,年幼的他,情感一直被压抑,一直被嘲讽,一直控制,一直忍让。他身体里有个闸口,情感如小溪涓涓细流。可是,在散文《在路上》的中段(是不是人生的中年),作家用了让读者心胸开阔的“远山如黛,万木葱茏,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这十六个字,忽然笔锋一转,一吐胸中多年不快。人生之路,终于迎来了大江大河,终于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可是,作家就是作家,有他的不一样,峰回路转,马行空留。作家再次笔锋陡然一转,从贫苦的生活转到生命的老去。虽然是人之常情,哪承想,刚刚踏入柳暗花明又踏入生命相继离世的路上。

在路上,生命随时改变,只不过难以直观,换句话说,生命就不是永恒的事物,它是变数,随时随地都在改变。看清了,也经历过一些之后,作家对生命有了另一番深刻感悟。

我们看到了作家心中的信念,强烈而坚定。这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抛开作家本人,这是生命的信念。同时,我们更是欣喜地看到,作家生命的色彩非凡,在路上他是标榜,有励志甚至有传奇色彩。以此,他把自己“在路上”的经验,把“在路上”的人生体悟,以简洁、生动、精彩的语言呈现给了读者,滋养读者。

他的文章如同他成长的生命,从艰苦的小溪终于迎来了开阔的大河。

哲思之魂:遁于简朴之中

李一鸣的散文,语言简朴,常有三四六七八字对等,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这一点符合作家本人所说的“哲学意蕴”。说得形象一点,有小溪之形,更有小溪之神思。你看他写“鲁院”,真是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又诗意蹁跹,言浅意深,足见功力。也甚为喜欢。

“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

“一”和“十”,能想到以一当十。两个“小”合在一起,还“以一当十”,就不见得真的“小”了,即便是小,那也是小得美,小得趣,小得有品。一个词“隐藏”,拆开来,你一个我一个,不偏不向,不靠不倚,感觉隐藏一种告诫,房子都懂得隐,况人乎?这是不是作家说的“碑生”、“马生?“房生”是不是也承载着“人生”?文人墨客你更要懂得如何隐,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隐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又要懂得如何藏。有时藏巧,有时藏拙。有时藏巧于拙,有时藏拙与巧,有时藏巧守拙,有时藏拙守巧。再回到“鲁院”本身,当然属于一座建筑,我虽没有亲眼所见,在列位诸家散文中也未曾见过相关文字,想来是文学大家相聚学习提升的宝地,定是非同一般,建筑当然特色非常,映衬了中国古典园林哲学,但我见来,却是人生哲学,用作家原话可能更有分量:“藏露相衬,疏密相间,虚实相合,旷奥相契”,同时兼顾“补而不满,隔而不绝,界而未界”的哲学意蕴。

说小溪之形,常感变化,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有变,变中有同。它们交融着,制约着,又衬托着。比如说:

“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如一支青椒向天,似一颗虎牙凌霄,若一弯翠黛蹙聚。”

虚词“如”、“似”、“若”,按说是一个意思,可是作家偏偏选用了不同的字。以前并未觉出虚词的实际意义,现在排列开来,忽然感觉虚词是有“份量”的,换句话说,是有“重量”的。似,最重。如,其次。若,最轻。而且读者再品虚词后面的字句,忽然感觉作家语言字句的锤炼之力。

还有,“我们去了鼋头渚,登上半岛,依旧的烟波浩渺,依旧的帆影点点,依旧的绿色欲滴,不同之处在于园林愈大,植物愈多,景观愈富华,韵味愈典雅。”

作家情怀使然,连续用了三个“依旧”,情深意切。紧跟着用了四个“愈”字,两两相对,“愈”发出落韵致。

我记得梁衡说过一句话,为文要激动。李一鸣是个内心情感极为丰富且细腻的男性作家,我为什么说“男性”呢?我们常说男人大大咧咧,粗粗拉拉,这个不关心,那个不热爱的,其实不然。男人细致起来更是细致入微,那可是女人也比不了的。他的散文语言是最好的体现。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常读得内心一片铿锵。

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含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根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制,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思,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李一鸣的散文很多适合朗诵。大量的排比,诗性的语言,增加了散文的韵律与节奏。有诗与词的交融交错,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有大河滔滔之音。读来心旷神怡。这段话,给在人生路上、阅读路上、写作路上的人多大的信心和力量啊!

我常读书读得累,写作写得累,倒不是身体的累,而是精神的渺茫,时间的须臾,人生的短暂,卑微的内疚,自我的原谅。我常夜不能寐,时有一觉醒来不知身在何处、何年,常奋笔疾书,慨叹曾经年少无知挥霍多少好时光。只有沉浸在阅读里,写作中,我的生命才会感受到片刻安宁、欣慰、富足、幸福。我多么期望那条艰苦的小溪能有一天汇成开阔的大河啊。

万事万物,你要坚信。

所以,读李一鸣的散文,在他的生命里,在他的“小溪之形,大河之境”中,有益智,解郁,强心,增力之功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