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洲锦绣园的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斜河,上面造了一座独具匠心的斜桥。
斜河之南,有一个小山坡,上面矗立着一尊伟岸的塑像。只见他年逾古稀、目光深邃,右手拄着一根粗大的树枝,深情地凝望着远方,似乎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期盼着再次杖策远征。他就是我故乡家喻户晓的冯其庸先生。
斜河之北,锦绣园的西南角上,矗立着一座典雅的灰白色透景式建筑——冯其庸学术馆。它根植江南园林,寓中国传统文化于现代建筑风格之中,端庄大气,于2012年12月9日正式开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饶宗颐先生用篆体书写,苍劲有力、十分醒目。从空中鸟瞰,整个建筑像一方篆刻的印章,别具一格。
冯其庸先生,1924年2月3日出生于无锡县前洲镇塘村冯巷。名迟,字其庸,号宽堂,小名三男。自幼家境贫寒,但好学上进。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务过农,当过兵,做过教师,在政府机关工作过,后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一生留下许多著作,并擅长书法和绘画,其作品深受国内外艺术界的推崇。冯其庸先生是家乡最有名的乡贤、学者,他温润、儒雅、朴实、坚毅,是已经逝去了的一代江南文人的杰出代表。
走进序厅,迎面就是冯其庸先生的半身塑像,戴着一幅框架眼镜,慈眉善目,观之可亲,似乎在迎接久未谋面的家乡父老和远方宾客。那饱含深情的眼神,流露出他对家乡无限的热爱,以及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深深怀念。
学术馆二楼,安放着冯其庸母亲的胸像,老馆长冯有责介绍,这是冯老特意请著名雕塑家纪峰雕刻的,雕像背面题写:永远怀念我的母亲。学术馆设置了五个展厅,并细化为八个部分:苦难童年、艰辛求学、国专深造、寻求真理、京城履痕、故乡情浓、提携后学、金石之父,全景式展示冯老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书画作品。学术馆还设有图书、文物、藏品和多功能厅。冯老生前常说:“我二十岁以前从没离开过前洲,是故乡的一个地道农民。我的根在前洲,所有成长都离不开家乡的影响。”
冯其庸学术馆里有三个内部庭院,里面摆放着造型各异的太湖石,南庭种芭蕉和紫竹,北庭种腊梅和天竺,东庭主要种紫藤和紫竹。透过宽大的落地窗,可以看见学术馆四周多处种植了槐树、银杏、青桐和榉树,特别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广场上那棵树龄三百多年的桂花树,这些都是冯老生前十分喜爱的植物。
冯老始终眷恋着故乡,他生前为学术馆无偿捐赠的文物、手稿、书藉有一千六百多件。冯老仙逝后,他的家属又先后捐赠了冯老的藏书两万多册,文物及各类证书四百多件,每一件都蕴藏着冯老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冯老的女儿冯幽若深情地说:“看到父亲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充分的利用,我们十分欣慰,这也是父亲最初的想法。”
2023年4月,锦绣园西南侧的桂香书屋,作为冯其庸学术馆的延伸部分,经过充分整理后重新开馆。走近书屋,墙外的花坛种满了桂树,秋风掠过,暗香浮动。两扇紫红色的院门虚掩着,明媚的阳光从门缝透出,穿过几根从门楼的挑檐垂下的紫藤,洒在门洞前的青色方砖上。我站在光影之中,抬头端详大师手书的“桂香书屋”匾额,心潮起伏,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
推开门,门轴发出一声古老的低吟。门内豁然开朗,一个宽阔明亮的院子突然出现在眼前。正对着院门的,是一座小巧精致的石桥,桥身立在月牙般的池塘之上,池内水波微漾,像一块绿油油的翡翠。池塘东南,假山和竹林互成犄角,山虽微而中空幽深,竹虽疏但苍翠挺拔。山顶坦如平地,中设石桌石椅,环植梅兰竹菊,可读书、下棋,亦可品茗。池塘向北十余步,那座慕名已久,令人心心念念的书屋就到了。在这里,随风飘来的桂花香和室内凝聚的书墨香揉合在了一起,沁人心脾。
桂香书屋作为学术馆的延伸,一楼即是冯老亲题匾额的“拜石草堂”,主要展出学术馆开馆后冯老捐赠给家乡的另一批文物,以及研究“红楼梦”的手稿,郭沫若等名人信札和书画作品。其中被称为“镇馆之宝”的,是一张长约五米、宽约一米用整块原木制成的“汉代金丝楠木条案”。这是七十年代发掘的汉广陵王墓中的“黄肠题凑”所用珍贵木料,差点被民工当做柴火烧掉,机缘巧合,被冯老遇上并保护了下来。由于国家明令禁止采伐以及热门收藏的原因,市场上的金丝楠木非常稀少,如此巨大的拥有三千年历史的整木更是举世难觅,加上条案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亲手制作,此物价值连城。
二楼是一整间书房,冯老为其取名“望湖楼”。整面南墙全部由书架构成,摆满了冯老仙逝后由家属捐赠的著作和藏书,据说有两万多卷。房间中央是一张巨大的书案,中间铺着一幅冯老亲笔书写的书法作品,铁划银钩、力透纸背。书案的左上角摆着一只硕大的葫芦,里面不知装了什么宝物,右下角摆着冯老日常使用的文房四宝,以及一些珍爱的摆件。据说,这些东西都是从他北京的书房里搬来的,所有陈设都按照“瓜饭楼”的原样摆放。站在书桌旁,我深吸一口书香,似乎看见了老先生意气风发、挥毫泼墨的模样。
走出桂香书屋,门口有一幅冯老夫妇的仿真油画,据说是冯老的学生特意按照相片绘制的,油画高一米六,几乎和真人一般大小。照片中,夫妻俩互相搀扶,倚门相送,眼中满含不舍,那深情的目光啊,穿过岁月的烟尘,依稀又见故乡的老屋,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是怎么也化不开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