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新(吉林)
诗曰:
游戏人生真无常,输掉妻儿尝凄凉。
种下苦果遭人笑,百年后世论短长。
这里讲的二拐,不是八仙过海里边的李铁拐。只是我们老屯的一个瘸子,是屯子人给他起的绰号,只是背地里人们才这样叫,当面都叫二先生。他大名叫李君,自打生下来就有一条腿短了一截,而且伸不直,总是蜷缩着的。别看他是个残疾人,那本事可大着呢。要讲他的故事得从他的家庭开始。
松嫩平原自古就是一片美丽富饶黑土地。美丽的松花江在日夜流,养育着松花江两岸的人民。这里的人民民风淳朴,勤劳勇敢。这里的环境一年四季分明,从春到秋变幻各种不同的景色。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的野花一望无际,给黑土地打扮的花团锦簇,蜂飞蝶舞。夏天的时候绿荫覆盖,鸟雀欢歌,水满沟渠,温度适宜,不冷不热,是避暑的好去处。冬天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雾凇树挂,琼楼玉宇。在松花江两岸遍布着星罗棋布村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望无垠的黑土地盛产着高粱,玉米,大豆。
民国初年,李君,绰号李二拐就出生在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村庄里。李二拐家祖辈是闯关东从河北来到吉林松花江边的,主要是以种地为生。他父亲李志仁是李氏大家族的采购员,走南闯北为家里购买稀缺的生活用品,生产农具等。李志仁常年跑外,在外边逐渐做起了买卖。在哈尔滨开设了商号,卖一些家乡的农副产品,再把城里的好东西贩回农村。
1931年918事变爆发,成立伪满洲国。哈尔滨买卖还算过得去,老李家的家的孩子们都到哈尔滨上学了,李二拐也在哈尔滨念了初中。初中毕业后,因腿上有残疾也干不了工作,他父亲就让他在商号打理。经过几年的磨练,李二拐能说会道,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买卖做生意也越来越好。就在这个生意比较兴旺的时候,他的父亲得了瘟疫去世。他哥哥在长春的一个中专上学,家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李二拐年纪三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儿,因为一条腿残疾,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他。他人长的是,方脸膛,高颧骨,大眼睛双眼皮,两眼很有神,大嘴岔子、说话声音洪亮,个头不高,拄着双拐。年龄大了,耐不住寂寞,也结交一些江湖朋友。有时难免到外边去寻花问柳。那时的哈尔滨号称东方小巴黎,繁华的很,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俄罗斯人,日本人,欧洲人都有。灯红酒绿,花街柳巷也比较多。尤其俄罗斯姑娘特别多,而且都比较开放大方。那又白又高的俄罗斯姑娘确实招人喜欢,当时中国的上流社会有钱人多有出入于这些场所,李二拐也是这里的常客,出入在赌场,妓院。有一次,他正在妓院里和俄罗斯姑娘约会,突然闯进一个日本人,进去以后把他一顿打,打的浑身是伤扔到了街上。那时的日本人谁敢惹,经常欺负中国人。日本人如果找到宪兵,没有罪也扒你三层皮。这个打他的日本人他认识是一条买卖街的。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这个日本商人是日本商号的员工。李二拐也恨透了日本人,下决心报复这是个日本人。正好呢,李二拐在老家有一个远房亲戚在绺子蔡江东手下当胡子(土匪)。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让人捎给蔡江东。这个蔡江东胡子是这一带人数比较多的绺子。常年出没在榆树,五常,松原一带,日本人也拿他们没有办法。过了不几天,蔡江东派两个胡子是赶着马车来了。李二拐把这两个胡子安排在自己家的商店里。那时的哈尔滨,晚上警察也是到各家各户查夜的,家有来外人的家庭是要登记的。李二拐就说这是他们老屯的两个家族兄弟到这里来买豆油的,警察查完之后就走了。李铁拐他们在一起商量如何收拾这个日本人。李二拐告诉他们,这个日本人经常出入在索菲亚大教堂不远的梦巴黎酒吧。哈尔滨冬天的晚上是极其寒冷的,那真是滴水成冰啊!听老人们讲啊,过去哈尔滨人,穿一寸厚的棉裤都能被冷风打透。嘴里呼出的汽能把人的胡子全都冻成冰,甚至连嘴都找不到了。在这寒冷的夜晚是很少有人出门的,但是在酒吧门口,却灯火辉煌,车水马龙。这个拐子走路不方便,但是他也得去呀。他领着两个胡子躲在日本人的必经之路上。正好那一天那个日本人喝的醉熏熏的,从酒吧里出来。刚走进胡同,两个胡子冲上去,用麻袋把他头套住了。用棒子把他打晕。他们把这个日本人抬到商店里面藏了起来,塞到了空油桶里面。第二天他们用马车把这个货物和油桶都拉走了。据说可能是被扔到松花江冰窟窿里面了。这个日本人失踪以后,警察也多次到他家搜查,也没有查到什么蛛丝马迹。因为他是个残疾人,所以说对他怀疑也是不了了之了。
一九四三年日本投降前夕,在哈尔滨过了几年花天酒地的日子,李二拐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得差不了。他的买卖也不行了。他一看自己在这里待不下去了。就把这个房产卖了回到老家去生活。到老屯以后,家族们就张罗着帮他娶媳妇,手头还有点儿钱。亲戚们就张罗着给他娶媳妇儿。那个时候他也就三十多岁。他这个媳妇儿是五常县的夏家店村杨家庄的大姑娘。人长的很是漂亮,就是因为娘家比较穷,才肯嫁给一个残疾人。这个新娘子长的是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儿,中等个儿,乌黑的大辫子垂在腰上,走起路来左右摆动,煞是好看。李二拐拿出很多钱做聘礼,到老丈人家又使出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天南海北一顿讲,把老丈人一家人听的是目瞪口呆,佩服的五体投地。自然这个婚事儿就成功了。李氏家族派了三掛大马车,到杨家庄把新娘娶了回来。李二拐娶媳妇的消息全村都轰动了,让多少年轻帅气的小伙儿羡慕不已。这时的李铁拐真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赏遍长安花"一个拐子能娶上这样漂亮的媳妇儿也是心花怒放。一年以后,他们的孩子就出生了,是个女孩,小孩子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娶名滨香。但是人往往旧习难改,过去的生活方式又重现了。在农村这里虽然没有灯红酒绿,但是到农闲时候人们都喜欢赌两把。南北二屯有钱的都聚在一起压排九。排久就是赌猜大点儿小点儿。这李二拐一天天都泡在赌场上。回家老婆儿劝非但不听,还又打又骂。左右邻居都为这个媳妇儿鸣不平,觉得嫁给这样的人太可惜了。李二拐天天在外面赌博,有时还不回家。孩子老婆在家有没有吃的,他也不管不问。有时赢钱赢多啦,还在外面找个图钱的女人住下了。就在别人家里吃住。回到家里看老婆儿不顺眼,又打又骂的。俗话说呀,久赌无胜家。他老在外边儿这样的玩儿,不能总赢钱吧。有一次从外边儿来几个大庄家,那一天晚上,这老拐子把自己的所有家当都押了上去。一开始他赢了很多,到了后半夜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最后一把他想捞回翻本儿,一下子全输了进去。局东又给他加了一部分,也都输干了。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他还有妻女呢。在这帮赌徒当中,有很多人是光棍儿,娶不上媳妇儿的。他就和大家说,谁要借我这些钱,我要赢了加倍给利息,我要是输啦,媳妇儿归你。结果也该他倒霉。他真的输啦!回家跟老婆儿商量,让他老婆儿跟别人去过。他老婆儿就不愿意呀。孩子也哭,大人也哭哇,哭声响彻半个村庄。这个李二拐心真的是铁打一样,无论娘俩怎样哭,都必须离婚。这一哭闹,屯中家族的老人们到家劝说他。但无论如何劝说,老拐子决心已定。在这种形势下,他老婆一看没办法,只好认命。正好他们本族有一个媳妇儿娘家哥哥王玉成没娶上媳妇儿,大伙就撮合他俩。因为都在一个屯子,互相都认识,在情感上没有障碍,他老婆就同意了。带着孩子从老李家搬到老王家去了,老王家还给了老拐子一笔钱。李二拐当场提笔写下离婚协议,明明白白把妻女送给了别人。自此,李二拐就成了光棍,就自己一个人生活了。
李二拐没了老婆孩子,不但少了生活的帮手,而且没有了生活的乐趣。他把卖老婆的钱又拿去赌了,不长时间他输了个彻底。他无颜再在老屯待下去了,决定离开老屯去哈尔滨混日子。在那个旧社会,耍钱输媳妇儿的人多了去了,并不是他一个人。到哈尔滨他就住澡堂子,白天到饭店吃折罗(别人剩下的盘子底儿)。到大街小巷,靠乞讨过日子。他以前学过刻印章,找个商店的犄角旮旯,给别人刻戳子。他的手艺相当好了,很多人刻章都找他,在哈尔滨就逐渐生存下来。这样的哈尔滨混了二年。
一九四七年东北解放了,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正好赶上土改,他又回到老屯。屯子来了八路军,正在斗争地主分田地。他因为没有房产,没有金钱,还被定为贫农,也分得地主一栋房子。因为三无人员成分好,就又给房子又给地。他没有劳动能力,地包给别人种。他就到屯子里,各个屯子去挣钱。他的手艺多,会刻章,理发、修钟表。他腿脚不好,走不多远,他在各个屯子里还是很受欢迎的。有时遇上困难户没有钱,他就免费。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办喜事的时候他是写礼账的人,屯中都高看一眼。他念了很多年书,毛笔字写的相当有功夫。楷书工整规范,行书刚劲有力,草书飘逸奔放。他的国学语文水平很高,屯子里有很多学生不明白的字或者词语,只要找到他都能够解释清楚,是屯中的知识分子。常爱和学生们聊天儿显摆学问。要不就是讲他的哈尔滨如何如何生活,如何和收拾日本人,屯子孩子们在他那里能学到很多知识,长了一些见识。但是关于他那些风流韵事他不讲,很有分寸的。很多他的风流事都是在他岁数大的时候,没事儿自己当屯子大人们讲的,讲这些事时眉飞色舞,总带着一些自豪感。有的时候遇上邻里纠纷找到他,他帮忙和解。他那一张铁嘴,明辩是非,说的双方心服口服。但是他嘴也黑,对人一点不客气,得理不饶人。屯子里的人当面没人敢和他斗嘴,在这一带还是有一点威望。
生产队照顾他,他可以不下地劳动,自己走屯窜户卖手艺。那个时代人们实在是困难,家家都没有钱花。李二拐靠几样手艺挣到现钱儿了。手头比较宽裕啦,他的心又不安分了。赌博这事儿是做不了啦。因为那时候生产队里管的紧,谁赌博就抓谁。再者说,很多人都没有钱没人找他赌了。但是他喜欢女人这一条还是没有少,因为他手头比较有钱。走到哪个屯子里,多数家里头都是男人们儿出外头干活儿啦,剩下妇女,小孩儿在家。李二拐看谁家的媳妇儿漂亮就羡慕。这也难怪,谁叫他是光棍儿一条呢?
话说这一天,他来到了土桥镇一个屯子里面去找活儿。遇到了这样一家姓王的人家,老王家有一个大姑娘,长得是非常的漂亮。这个大姑娘年芳18岁。长得是柳叶弯眉,瓜子脸白粉团,白白净净,大个儿。冷眼一看,谁看谁喜欢。可有一样,和她聊不上三句话,就能把你逗乐喽。说话不着头不着尾,这个姑娘有些弱智。姑娘的父亲也犯愁找婆家的事儿。这样的孩子谁会娶呢?家里突然来了这样一个李二拐,而且手艺不错,出手大方,谈吐不凡,一下子把王大姑娘她的父亲征服了。王大姑娘的父亲就想把闺女嫁给这个李二拐当媳妇。在一九六六年的春天,文化大革命开始的那一年,李二拐又当新郎啦!这是在新郎45岁,新娘18岁,年龄相差整整27岁。结婚的这一天,生产队里派出了大马车,吹吹打打把新娘娶回了家。全村的人又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宴席。那时的宴席,既简单又丰盛。比自家平常的饭菜多了几道,这李老先生有钱宴席摆的很像样。李二拐人缘好,十里八村认识的人多,亲友都来随礼,可以说热闹非凡,有很多人也是来看新娘子的。新娘果然很漂亮,男人都大饱眼福,女人们也投去羡慕的目光。人们都说老铁拐又有艳福了。但是人们在心里都犯嘀咕,这要是给他生出一窝傻孩子可怎么办?李二拐又结婚这天,他的原配夫人杨大姑娘没有来。可是他的大闺女却来坐宴席了。他的大姑娘已经18岁了,和新娘同岁。他的大姑娘从来没管他叫爸,也许是他们娘俩恨他的原因,也可能是他的大姑娘不知道这是他爹。李二拐的原配夫人嫁给屯子里老王家是书香门第,王老先生是屯子里的私塾先生。大家都过叫他王先生。王先生儿子把李二拐的媳妇接进家里。生活的也幸福美满。老王家把这个媳妇儿可当了宝了,在老王家说了算。一口气儿接二连三,给王家生下了四五个孩子。这些孩子都个个有出息。长得漂亮不说还个个都聪明。王先生的儿子因为念了几天书,在小队又当了会计。他们家生活条件要比其他社员好的多。杨氏大姑娘也是吃的溜光水滑,比原来漂亮许多,生活的很滋润。
自打李二拐娶新媳妇儿以后,李二拐精神面貌好了很多。但是好景不长,新鲜感没过几天儿。他就发了愁了。他这个新媳妇啥也不会干。这个新媳妇做饭也不会,做个衣帽鞋袜就别提了。来人去客也不认识,也不知羞丑。见一面儿之后再见就不知道叫啥了,也分不清什么辈分。这个老婆对李二拐来说是很头疼的。做饭不会,老拐就在旁边看着指挥,一点点教会干家务。过了一年多,在一九六七年夏天的一天早上,傻老婆上厕所。就蹲在墙根撒尿,一使劲孩子就露头了。正好李二拐看见了,急忙喊邻居,“他的嫂子。大嫂子,快过来!傻子屁股出啥啦?”邻居大嫂子听见,赶忙过来一看。这不是生孩子了吗,就帮忙把孩子接生出来。此后的几年,这傻老婆,就不断的生产,一共给他生了五个儿女。生的孩子多,生产队的分的粮食就多。那时分粮食分柴禾,都是按人口来的。因为残疾,所以说生产队照顾了,社员也没人攀他,但是衣帽鞋袜却成了问题。他是很有心计的,他没事儿的时候就跑哈尔滨,反正残疾人坐车不花钱。他去哈尔滨,到工厂门口等下班的工人向他们要旧衣服。那时城里人生活还比较好过一点,给了他很多的旧衣服。不管是单衣服,棉衣服,鞋帽衣袜,他都打包背了回来。除了自己孩子穿以外,又把他剩余的卖给其他的乡亲们。他在里面尝到了甜头,总是不断地去哈尔滨往回背一些旧衣服,旧货。用这些东西来换钱。他傻老婆衣服,鞋都不会做,但是孩子们都穿挺好,得到了乡亲们的佩服。他还能在哈尔滨买到了紧俏的商品。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他都能给买到。他就成了这一带的大能人。
这个李二拐是个文化人,能说会写,博闻古今!心眼儿非常多,很精明。可是可是他这傻老婆生了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傻。这些孩子都不知道羞丑,和正常孩子比差了很多。到了上学的年龄也都上不了学。五个孩子都一天书没念。可惜了他爸这个有文化人。有时李二拐感叹呢,自己精了一辈子,到老了却生了一帮智障孩子,这简直是老天爷对他的惩罚。他自己有什么办法呢?但是这几个孩子都有优点。被他教育的都挺懂事,从不祸害乡里,都老实本分,都很听话。他去哈尔滨捣腾东西时,带两个傻小子去。在哈尔滨倒腾的东西,两个傻孩子背着。这两个孩子成了他的保镖,对他来说成了他的左右拐棍儿。这个家在他的管理之下,日子总算还是过得去。
时间到了1982年,改革开放了分田到户。生产队解体了,土地生产物资都分到了各家各户。李二拐家没有知事的人,他把地租给了别人种,到秋天给他一点粮食和柴禾。民政部门还给他补助又帮助盖了新房子。后来这3个丫头大了,都嫁给了不嫌弃的人。二拐多了三个姑爷,这三个姑爷也都不傻。到他家给他拿一些东西,帮助他做一些事情。家里还有两个小儿子没娶上媳妇。这两个傻小子谁给呀?有时屯子里有什么活儿,就找这两个傻小子干,给他们一定的工钱。李二拐已经真的老啦!他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基本上出不了屋。经过多年的教育锻炼,傻老婆也都能干家务了。就伺候着这老头子。如果到民政找什么事情,由老先生写完纸条后,要小子他们拿去找。他们成了五保户,温饱生活得到了解决。松花江水仍然在奔流不息,山还是那个山地,还是那个地,李二拐生活也过得去。他和老屯同龄人相比寿命是最长的,应该是九十多岁才去世。
前几年由政府给盖的低保房,砖瓦结构的,很是温暖坚固。老先生在炕上蒙着大被倒着。老伴儿,孩子们旁边伺候着。他老伴儿看上去也很年轻,七十岁左右的年纪。和她说话问啥也都是半明白糊涂的,在他们脸上洋溢着了幸福。
这人啊,怎么样生活都是一辈子,心宽的人最长寿哇!
这正是:
人生之路多坎坷,与命抗争能如何?
新旧社会两重天,知足常乐福寿多。
本故事中的名字均为化名,若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