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涂阳斌的头像

涂阳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28
分享

周年丰:一个活得通透的人

周年丰社长7月25日去世后,我一直想写点文字追思他,但苦于找不到文章的切入点:他1964年自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从江陵县文化馆创作员干起,先后担任江陵县文化馆馆长、县文化局局长、县委宣传部部长、荆州地区教委主任、地委秘书长、省委副秘书长、省文化厅厅长、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他是“大官”;他一直爱好写作,取笔名周扬帆,先后出版了一系列作品集,约200多万字,我就收藏有他的作品集6本:《短笛集(之一)》《短笛集(之二)》《乡情集》《周年丰随笔集》《故乡情》《我也说党德》,他是作家;他退休后,我常常看见他叼着烟卷、摇着扇子、大着嗓门在街头和人走象棋,他是“进城的农民”。一天,我和一位老朋友聊起年丰社长,老朋友说:“年丰社长是个活得通透的人!”朋友的话点醒了我,我的文章找到了标题。

1986年初,我在电大大专脱产班学习两年即将毕业,我们的教学点设在沔阳师范,电大的老师对毕业论文要求十分严格,要求有三名正、副教授写出论文是否合格的评语才能毕业。我选择《试论叶明山小说的散文美》作论题,写了两万多字的论文。那时年轻,有些心高气傲,我把论文寄给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也是我们电大现代文学课程的主讲老师黄修己,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刘守华,荆州地区教委主任周年丰三位先生。我的指导老师李克银先生一直担心:素不相识的三位先生尤其是日理万机的教委主任周年丰收到论文后“会不会看?能不能写出评语?会不会影响我顺利毕业?”没想到,不几天,三位先生的评语都如期而至。年丰先生洋洋洒洒写了几页纸,结语写到:“我认为,阳斌同志的论文即使与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优秀论文相比,也毫不逊色。”周年丰先生是荆州地区教委主任,那时仙桃还属荆州管辖,他的评语除了具有学术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沔师电大教学点的工作。学校在能座1000多人的沔阳剧场举办了电大大专班毕业论文公开答辩,我的论文参加了公开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论文。

1995年,我在仙桃市郑场镇担任镇委书记。2月7日正月初八,一辆车牌号为鄂A00001的小车开进了镇委大院,车上下来一位老者,老者一出车门就嚷开了:“我找涂书记,找那个写论叶明山小说散文美的涂书记!”我跑出来一看,老者是省委副秘书长周年丰同志。连同司机、加上一名工作人员,一共三个人。来不及寒暄,周秘书长直奔主题:“一,检查你们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的情况;二,了解你们新年度的工作打算。”我们在会议室坐下,毫无准备地开始汇报。当我在汇报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一些作法时,他突然打断我说:“现场测试一下,涂书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我的学习抓得还算紧,正好读过,我脱口而出:“第三卷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周秘书长表示满意。在汇报新年度工作打算时,我着重讲了农村工作的五个重点:形成区域特色,追求聚集效应;抓好三大养殖,追求规模效应;搞好劳务输出,追求开放效应;壮大集体经济,追求凝聚效应;强化农技推广,追求智能效应。周秘书长听了点头称赞:“好!好!思路清晰。贵在落实。”他现场拍板,要求我们把汇报的情况形成材料,快递给他。第二天,我们就把材料快递给了他。2月13日《湖北农民报》在头版头条加编者按刊发了我们的文章:《追求“五大效应” 开发郑场农业》。工作人员告诉我,我们的材料不仅登了《湖北农民报》,还上了省委办公厅的内刊,《湖北农民报》上的编者按就是周秘书长写的。

1998年4月,我从潜江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周秘书长当年2月出任了省文化厅厅长,我们错过了在“一个锅里吃饭”的机会。1998年11月的一天下午,周厅长约我到文化厅作了一次长谈。当时,文化厅所在地叫读书院,他指着读书院三个字对我说:“读书院里也有人不读书。你要好好读点书。你们这一代人,该读书的时候没有机会读书,现在赶本还来得及。读就读经典,不要做沙里淘金的工作。读差书一千遍,不如读经典一遍。”他又说:“做人不能忘本,要始终记得自己从哪里来?我哥哥周北方,1963年在京山县当民工修惠亭水库,中秋节,工地发给每个民工5个月饼,哥哥饿着肚子也舍不得吃,卖了月饼,把钱寄给在武汉读书的我。我就是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我们永远也不能忘了善良人对我们的帮助。我在天门县城上初二时,五个同学步行50多里从县城回胡市家里,走了一半,遭遇暴风雪,五个同学只好挤在一家旅社的屋檐下取暖苦熬。租住在旅社靠补伞谋生的一位老人搭救了我们,拉我们到他的房间取暖,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补伞老人又哀求隔壁的老板赊给我们五块锅盔,让我们吃了赶路,老人待顾客来交钱取伞后才还了赊欠款。我真想回去再重走一趟上学路,可惜补伞老人不在了。我们有能力为老百姓做一点事的时候,就要全心全意去做,不要三心二意,也不要假心假意。”谈到快下班时,他要去请省直机关的一个科长吃饭,留我作陪。他从塑料壶里灌了一瓶土酒,我们走进附近一个“野鸡棚”小饭馆,点了几个菜,开始“餐叙”。那天他是与科长就工作经费交换看法,还要我这个当过市文化局局长的人也把下面的情况说了说、帮帮腔。我乘着酒兴对他说:“您怎么不去找他们的厅长呢?”他哈哈一笑,说:“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

2003年,年过花甲的周社长被省委评为全省六大勤政廉政典型,还要求他在全省大会上报告事迹。当不当这个典型,他有些犹豫。一天,他到我办公室与我谈心聊天,聊到最后,他说:“自我反思,这辈子保住了大节,就象会挖藕的农民一样,从藕坑里拿出来的是一枝整藕。这个典型我当定了。”后来,他在大会上的发言,以《时刻行走在人生的正道上》发表在媒体上,文中写道:“家,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正,也可能成为人生折戟的悬崖。在荆州地委工作时,我在一楼和炊事班长门对门住了10年;从荆州调省城工作多年,但妻子的工作一直在江陵电影院;到报社工作后,有好心同事劝我评个正高职称,我婉拒了,我觉得当‘一把手’的人,不能把什么好事都揽在自己头上;报社创办了一个年获利数千万的房地产公司,而我却没有从中谋取一处房产;小儿子在一家银行做合同工,面对报社一年数亿资金流量,从来没有伸手揽储;有许多次出国的机会,都让给了更需要的同志,一生都没有出过一次国。”

2014年,年丰同志卸任了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的职务,72岁的他也没闲着,很快融入了所在的社区。他在水果步行街上饮茶、下棋、抽烟、聊天,特别喜欢和清洁工、售货员、园艺工、司机等服务行业的人们聊天,聊出了29篇有声有色的“步行街风情录”,发表在媒体上,收入他的散文集《故乡情》。有一天,我在怀货鱼糊粉小吃店吃早餐,碰到了也在店里吃早餐的年丰社长,我与他开玩笑:“周家爹新出版了《故乡情》,也不送本我们学习学习。”哪知,年丰社长对怀货鱼糊粉小吃店的老板说:“怀货,把我送给你的那本《故乡情》送给阳斌,明天我再补给你!”

周年丰,一个活得通透的人!——“大官”、作家、“农民”、廉者!

(2021—11—9—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