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涂阳斌的头像

涂阳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2
分享

吴晓帆和他的《袖手集》

秋天,是农人收获的季节。步入人生秋天的吴晓帆同志,收获了他用心血浇灌的果实——《袖手集》。《袖手集》以她的理性美、思辩美、语言美以及她娇小玲珑、朴素淡雅的装祯美征服了我,我便一口气读完了她。这本书的“四美”,一如和我长期交往的晓帆同志一样,文如其人,书如其人。

写文章难,写言为心声的文章更难,写针砭时弊、“以期引起疗救的”杂文则更是难上加难。身为仙桃市报社社长、总编的晓帆同志,多年来倾心杂文写作——并且全然不是那种装腔作势、忸怩作态、不疼不痒的“客里空”,岂不更加难能可贵么?

老实说,读《袖手集》,我是出过好几次大汗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时序秋天,人有些烦躁,实在是因为《袖手集》中的不少篇什,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鲁迅语);像一泓清泉,浇灌了我有些焦渴的心田;更像一位故人相逢,把盏临风,侃侃而谈——叙一段旧事,谈一则轶闻,待你细细咀嚼,“蓦然回首”,原来如此,丝毫没有少数杂文“教训”人的味道。

晓帆同志的杂文,之所以能引起我的心灵震颤、共鸣以至融合,我想,大抵与他悉心留心社会现象,并进行理性的思辨有关。他曾长时期供职于行政部门,做过县委办公室的秘书、当过市财政局副局长、镇委副书记。这些岗位为他关照社会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因而他的杂文便没有“无病呻吟”的通病;他长时期地参加“弄潮”,对某些社会弊端有切肤之痛,因而他的杂文是那些在“象牙塔里”“看潮”的人们所无法写出来的——虽然他的书名叫《袖手集》。他曾经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美学以至小说、诗词、书法发生过浓厚的兴趣,因而他的杂文就显得那么凝重深沉,他的文字就那么酣畅淋漓、一泻千里,文章的内容就那么广博——真正体现出“杂文”的“杂”来。

人活一辈子,各有各的活法。有人为名竞走,有人为利奔波。晓帆同志淡泊名利,苦心经营杂文,长期以“晓筱”作笔名行文于世,做着不为人知晓的无名英雄,这本身便是一篇好杂文,我以为。

多一些“小小”该多好啊!

多一本《袖手集》有多好啊!

不是么?!

(1994—11—14)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