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前天电话我,说明天是她的生日,问我可否有时间回家一起吃顿饭。接通电话后,我稍作迟疑,因为我一时不能确定明天是否要加班。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似乎有点悲伤,说她刚刚也给两位哥哥打过电话,今年七十五岁了,如果能过到八十岁,也只有几个生日了……“只剩下几个生日”了,听后我一阵心慌,顿感酸楚,想哭。慌乱中方才想起母亲身体一直不好,粗心的我总还觉得母亲还很年轻,细想我也确有好长时间没有认真欣赏母亲的皱纹了。听着那几乎是哀求和期盼声,我怎忍心拒绝陪老娘吃顿生日饭?我忙答应:有时间,有时间,我明天一定去。电话那头,我感受到母亲那等待的欢喜和满足。
下班后,我第一时间去帮母亲买生日礼物,想帮她买件衣服打算先不告诉她,逛了几个女装店,没看到满意的,因为母亲喜欢纯色系列简单大方的衣服,在母亲心理纯色代表着严谨,衣服也要像做人一样大气、低调和规规矩矩。最后选了一款藏青色中长款大衣,想必定是母亲欢喜的。二哥接到电话后也生怕明天有事耽搁,在同一时间他去菜市场买了一大包食材以备明天用,大哥也在电话那头不停地问母亲需要什么礼物,母亲一个劲的回,什么都不缺,你们回来就好。
第二天,我带着礼物早早回到娘家打算帮母亲做饭,哪知母亲早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蔬菜洗好砌好入盘,荤菜已经蒸煮好,母亲担心自己的厨艺不合我们口味,所以她只准备好第一道工序,等我来发挥呢。相继大哥、二哥一家都提着礼物来了,在上海工作的大侄女给母亲打来了问候电话,二侄女给她奶奶买了一束鲜花,母亲笑得如同百荷花般灿烂,穿着我给买的新衣服在大嫂二嫂面前炫耀:“这衣服你妹买的,好看吗?”大家望着早已驼背的母亲相视一笑,“母亲大人穿什么都好看。”
走着走着,人就老了。我傻傻的感叹着。记忆里满是母亲年轻时候的样子。母亲是70年代初农村赤脚医生,一干就是二十年,而且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村里有危重病人去不起医院的,母亲都起早摸黑亲自上门出诊,付不起药费的,母亲从不追要。小时候,母亲出诊也会常常带着我,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能帮人一把就帮一把,人有善心最好。在家庭当时并不富裕的时候,母亲坚持咬咬牙供我们兄妹三人读书,并且把3个子女都培养成大学生,这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屈指可数的。父亲整天忙学校里的事,家里的好几亩地农活几乎都是母亲一人操作,农忙时有时为了节省一点请工的费用,母亲拖着瘦弱带病的身体跪在田里收割麦子。农忙过后她还会到村上病人家出诊,母亲的肩上还扛着一个村小天使接生的重任。母亲教我们做人要识大体,要懂人情世故,要懂得自强的含金量,七十几岁的母亲逢年过节还给她九十几岁的舅母送去自己的心意;还经常担心她今年已迈八十岁高龄的同父异母的姐姐过得不好,让我们兄妹几个给姨娘送去零花钱;母亲会在生日时把左邻右舍和亲戚叫来一起吃顿饭,还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学会宽容。母亲用她宽宏的气量,让家和睦泰然,息事宁人。也许真是因为母亲的力量,才使得我们全家团结、积极向上,现在我们全家己是教育之家,拥有书香门弟之称, 感叹母亲的伟大。
孩了们的每个生日,母亲都会记得一清二楚,提前包好红包。可母亲的生日我们可曾几时记起?母亲一直用她宽广的情怀包容着我们。恍然一梦,母亲从花开到花落,柴米油盐,拼博操持,忙碌一生为谁苦?此时我脑子里满是陈红的那首《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饭后我们陪父母亲唠叨了一会儿家长里短,又带着母亲准备好的大包小包蔬菜奔向自己的小家。猛一回头,母亲还呆立在家门口远远地望着我们回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