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固守的东西或许很多,然而,那份苍凉是一定该固守的。因为人生的繁华多半是植根于苍凉的。
其实,从我的童年算起,那丝丝苍凉就断断续续,伴我而行的。只不过,那时我对苍凉的概念是全然不知罢了。
童年,我的同伴买来了新书包,文具盒,高高兴兴的上学了,所需文具应有尽有。这些让我十分的羡慕,因为我不曾拥有。知子莫如母,没过几日,母亲买了一块带蓝条的布头,为我缝制了崭新的书包,又用硬纸背为我制作了文具盒。我便扬眉吐气了,因为我也有了书包,文具盒。我深深的感知:生活在那样贫困的年代,那样贫困的家庭,能苟且的上学,对我而言,已是十分的奢侈了。
由于一个学期几元钱的费用难以支付,便一次次的辍学,又一次次勉强的复读。每每看着同伴领到了新书,我的眼里就旋转着泪花,这泪花里蕴含着生命之初的艰难和苍凉。此时,我会从老师那里得到上一个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用过的旧课本,我小心翼翼的包上书皮,心里多了一丝的宽慰,因为我也有了课本。老师还会给我一些其他同学用过的本子,让我用本子的反面做作业和练习。我就这样度过了我六年的小学时光。现在,我常常为我童年的苍凉而感动,因为苍凉给了我坚强。我还常常为我童年时代的聪慧而欣慰,那时,为了耕种和家务,我总能用很不充分的时间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又是那么的优良。这大约是慈悲的上帝赐予苦孩子的一种生存的技能吧。
在我19岁入党当上了村干部时,我的同伴进城的进城,做工的做工,进机关的进机关,上学的上学,我仍立足于那贫瘠的故园,终年劳作,连一双仅3.5元我十分喜爱的网球鞋都买不起。总是享用着母亲缝制的粗布衣和粗茶淡饭。然而,我常常油然着一种顶天立地的自豪感:因为我可以自食其力,因为我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因为我可以让我的弟妹生活的比我好。
在一个大雪纷纷的冬日,我告别了那段苍凉的时光,踏上了北去的列车,成为一名空军战士。我在那里贪婪的阅读,贪婪的为我的灵魂汲取营养。开启了一扇扇洞察生活的心灵之窗。我在那里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体会文章,生命的颜色渐渐的浓重了。我想,那段军旅生涯不但强健了我的体魄,更滋养了我的灵魂,是我生命中最值得记忆和炫耀的一段时光了。
“人生的动力多半来自于苍凉,人生的遗憾总是来自于安逸”。离开了军营的我,宛若一只孤雁,那样的惊恐,那样的无助。后来,我寄居在这座古城,先后结婚生子,送别了辛劳一生的父母。生存的压力像潮水般的袭来,让我又一次感到了人生的不易和苍凉。我理理思绪,便一次次的觉醒,又一次次的奋发。我用五年的光阴苦读,先后拿到了人民大学新闻系等学历。作媒体的特约记者,记者,记者站站长,在几家媒体同时开设个人专栏。在这座古城,人们慢慢的接纳和认知了“子隽”这个名字。过了一段光阴,我走上了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和外宣的领导岗位......“我是新闻宣传战线的一名士兵,我挚爱着我的阵地和战友。”我总带领着我的同事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采访,努力的宣传这座古城应运而生的新人新事新风貌。每当回味那数以万计的消息,通讯,言论散见媒体,便有了一丝丝快慰。每当重温那几十卷手稿,便多少有了一种心灵的丰腴感。时光过去了许久,我笔下那些曾经引领时代的模范人物和典型经验,总会让我莫名的感动,鼓舞着我穿越苍凉,向往丰腴。有人说生命是脆弱的,其实,它们在脆弱里成就了坚强;有人说,生命有时是卑微的,其实,卑微的生命里多半蕴含着一种尊贵.我在一片瓦砾中曾看到了一种坚强:那些经历了严冬的生命,它们虽占有极少的土壤和水份,然而,春刚刚来到,它们就冲出瓦砾,茁壮的成长,最终成就了一片生机和绿意.
当穿越了人生的不惑之季,无论是春寒料峭的初春,还是炎炎流火的七月,无论是叶子飘零的秋日,还是雪花飞扬的冬季,我无不在反观着我的心灵,总觉得多了一丝倦意,少了一份生机,这分明就是生命的颓废与衰老麽?
今天是端午,我默望着人生的苍凉和苍凉过后的足迹,便有了一些细碎的感悟:人生不在苍凉中颓废就在苍凉中奋起。颓废或许酿成遗憾,奋起总是铸就希望的。既然是这样,我会用我固守的那一份苍凉孕育而成的虔诚,去迎接那崭新的曙光,用来温暖我日渐老去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