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子隽的头像

子隽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17
分享

经年的盛夏

借着黎明的曙光,打开微信阅读的页面,有关入伏的祝福与养生的文字,铺天盖地的爆屏。隔窗眺望天际,没有往日那么湛蓝,一层薄雾在不高处不见移动,没有一丝的风儿。盛夏深处的模样就如此。

稍稍发呆,忽然想起晚唐高骈的一首诗: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描绘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盛夏时光,透过诗中"荫浓、帘动"感受到盛夏风起帘动,槐香满院的况味。让我深深感念:花开花谢春远去,万物葳蕤三伏来。

日子总是这样,不动声色,踩着一个个节气,步入深处,让生命也渐次厚重。热烈的夏季,高温弥漫;几朵积云,一场夏雨。万物争相疯长,花草盖山野,山水共一色。大秋作物,在人们细心的照料下,泛着深绿,泛着油亮。各种瓜果,也渐次丰硕,流露着五谷丰登的讯息。七月,也正是农历的六月,春天播下的谷子,也悄然秀出狭长而丰满的谷穗。六月六看谷秀。你站在高处远眺,一台一台的谷子,把梯田式的大地变成了深绿色,再细细看,一个个弯下腰的谷穗,稍稍发黄,彰显着一季的成熟与饱满。这是丰收的景象,也是农人心田的期望。

盛夏太过热烈,桑拿般的天气,酷暑难耐。而风儿却很少来,低沉而不透明的天际,却孕育着生机,深蓝色的山川,浅黄色的大地,统统让绿色刷新。万物绿意盈盈,郁郁葱葱,在夏日的阳光里跳动着,仿佛在演奏着一曲高亢的乐章,响彻了生机盎然的空间。在百般的期待中,偶尔有一缕风儿来过,平添了一丝凉爽。盛夏,每一个热烈而奔放的日子,以满满的炙热与湿润,酿造出一个丰盈湿润的季节。这样的盛夏,这样盛夏里的一朝一夕,以自身的光和热书写着季节的果敢与勇往,书写对金秋的丰硕与希望。

夏的炙热,从不会搁浅耕耘。辛劳的人们,依旧起早贪黑守望在自己的领地。难得一场夏雨,那将是最好的闲适,寻一处安静,望着接地连天的雨帘,听者动听而急促的雨声,忙碌了许久的心灵,也会在这难得的闲适中搁浅。喝上一大碗绿豆汤,溶于夏雨的清凉,雨中的清闲。雨好不吝啬,一直下到暮色苍茫。就这样,静静的享受着一抹清浅与闲静。

雨过天晴的黎明,地里雨水饱和,依旧不能耕耘。便登上山野,沿着流淌着的溪水,把抓的“水牛”用狗尾巴草把它们穿成串,简单烧烤,一口咬出金黄的籽粒,顿时,散发出海鲜般的清香。从雨后的山坡捡来的“地裹脸”,一片片厚硕肥大,一如沿海地区的黑木耳,是包饺子,拌凉菜,做汤的上等作料。城里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享受到如此美味。

悠悠的夏日,被燥热不动声色的拉长。在那贫瘠而不乏欢乐的夏季,也会与伙伴们偷得半日闲,静坐一隅,待一丝丝凉意滑过肌肤,享受瞬间的舒爽。不念过往,只想未来,把心底深处的一丝恬淡与梦想,融入火热,慢慢地蜕变为一抹满足与希望。

那时的盛夏,不曾听到“高温”一说。也没有车辆、空调等带来的空气污染。顶热的天气,也就三十度稍稍出头,而后一场雨,又居于凉爽之中。一张凉席,两把芭蕉叶扇子,就度过了三伏天。盛夏,又不乏最美的景致。夕阳下,余晖斜照在水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致美的让人陶醉,又会让人浮想联翩:江南,盛夏的风景是否逊色了许多?

现在的盛夏,无论城乡,都在不经意间变了模样。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打扰了安静的大气层,干旱、少雨、尘暴、强对流已不鲜见。即便多次发布高温预警,只要稳坐空调房,即可享受从前不曾有的凉爽。只有三伏天,器官才得以彻底代谢的机会,也被一代人漠视。只有那相伴盛夏的花草,虽然不语,依旧忠诚于天时,借着炙热,惜时如金的淬炼自己的身心。前几天,一场小雨落下,紫叶桃竟然疯长不羁,在紫红的老茎上,迅速长出了一大截,黑色的果子,更加的饱满。园艺师们却那样残忍,为了这座城市的美化,竟把它们的新枝修剪的如此方圆。陪伴紫叶桃的银杏们,为了抵御炎热,保持水分,所有的叶子已经卷起,期待一场夏雨的滋润。

步入盛夏,置身三伏天气,与盛夏一起叠加了好久时光的人们,是不惧怕炎热的。因为,只有盛夏,才会邂逅热烈,身心才会得以淬炼与康健。

夏日并不方长,不足一月,就要立秋。我匆匆饱蘸经年的汁液,把一季的热烈与淡定,炙热与清凉,认真有加地书写在岁月的素笺上,用来记录流年的炎凉与深邃。(序号:20190715)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