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谷雨阴时,为谁添有新愁进?冬离春至,长亭望际,相思无尽。雨落情长,梦回初醒,杜鹃红印。恨金蟾啮锁,檀香燃尽,便只恁、成孤烬。昔日进香书锦,数良辰、佳期应近。珠帘半卷,冷风泛起,鸿归无信。团扇尘生,吟笺泪渍,一觞千饮。夏初临、世有残花落蕊,泪河心引。
——调寄·水龙吟
谷雨,向来是春对世间最后的告别。通常,在南京这样江边的城市,这场长情的告别,总会触动上苍——让它留下一场不舍的哭泣。“四月人家芳菲尽,樱桃满市粲朝晖。”经年的忙碌与麻木,似乎从未让他有机会去感受过这场哭泣中所饱含的深情。
直到那天,雨意黄昏。湿漉漉的进香河路,空气里弥漫着春天植物散发出的清新,更多的,是她转身离去时留下的一抹淡香。
那天,他失活良久的心,有了些许不同于过往的活力。她,像一颗种子,埋进了他的心。
(一)
人间春暮,雨落情长。
告别后的第二天,是谷雨。这天,这个城市又一次迎来了上天的哭泣。雨落原本无声,听到的,应是云里的灵魂在坠落时候的呜咽,应是一声声对春天即将离去的叹息。
他开始留意起这场没完没了的暮春雨。不记得曾有过多少个窗下听雨的日子,在初春、在夏末,在稻浪泛起、在未成雪的日子。一点点的微微细声,敲着逐渐迷蒙的窗,划下一道道生的轨迹。那些没有尽头的轨迹,在他渐润的双眸中绵延,那些告别的声音,轻声且绵延不绝,似是在欢笑,又似是在哀叹。他佯装出一副漠然,将埋有种子的心勉强地平静。耳畔那些无法捕捉的声,却在偷偷将他的内心倾倒在他面前的那张纸上。
他想写一个长情的故事,并以此来阐释他心里的患得患失。但此刻,时间的长度却不足以证明他的痴情。太多世俗的眼光将他心中的净土袭击着。最终,他用旧体格律,来滋养起埋入心里的那颗种子。
于一念之间,他屏蔽了来自云端的呜咽,心间片刻的寂静,终于让他在那张纸上写下了这样的一句:“阳春谷雨阴时,为谁添有新愁进?”
半醒半睡之间,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灿烂的寂静下,看到的是她告别那天的背影——一袭晚清的长裙,端庄之中,流露着不可言传的温柔。
她于长亭之外,逐渐远去,拉远了与他的距离。梦中泛起了晚霞,他看着斜阳下的荒草,就像是生命走到了尽头。他不知道他的爱与生命有多长,但时间的点距,却如此无情而又精确地固定着。
他望向她离去的方向,心,冷不丁的一阵刺痛。
醒来的时候,已是午夜。路灯下的杜鹃花,在温柔的光晕中滴着他心头的血。“冬离春至,长亭望际,相思无尽。雨落情长,梦回初醒,杜鹃红印。”他顿了顿神,在纸上接着写道。
(二)
是梦?还是真实的?如花的笑靥、下垂的双马尾,这个女孩是谁?明明近在咫尺,却有着东西在隔着,满怀期待,却又发现竟是那样模糊不清。眸子,如同漫漫长夜般深邃,带着些许的清冷,那是一种令人望而却步的高傲。
那高傲,如同箭一般射穿了他的内心。种子的生根,像是一种持续的折磨,根须每生长一寸,便是一种蚀骨的痛。他的双瞳中流露着悲伤,漫溢着浅显而又漫长的疼痛。雨后的城市,在春末乍暖的时节如同一座香炉;袅袅青烟,映射着他内心剪不断的愁思。桌角的炉中,一盘檀香已然燃尽;他望向进香河的大致方向,那期待中的回文,却依旧不曾寄来。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千百年前,李义山借着香炉的意向,写下了这样一首千古绝唱的《无题》,留下了千古奇句——“一寸相思一寸灰”。借着李义山的灵,他在纸上写道,“恨金蟾啮锁,檀香燃尽,便只恁、成孤烬。”
他的眉紧锁,仿佛李义山的奇句牵扯了几分心情,有种力量正在唤醒他内心深处的种子。“九儿……”他微红的唇中轻轻唤出了一个名字,渐渐又开始怀念,那个模糊的身影。
告别的那天,梧桐树翠绿而挺拔的站在中央大道两旁,而仲春灿烂的樱海,早已销声匿迹。他记得那天,他在纸上坚定的写下了那个“玖”字;只是一不小心瞥见了她写下的字——那字陌生且与他无关。
(三)
后来,她如风一般在进香河稍纵即逝。九,是他荒芜的凄厉,有如漫天飞雪的天山,凄凉寂静。
梦的尽头,是那颗生根的种子。他开始怀念告别的那一刻,那条街、那片天、那个身影、那些高耸的落叶松。
他半拉着帘子,泛起的冷风又一次带给了他些许的清醒。眼前这首未完成的水龙吟,却早已沾满了泪渍。他的诗句,终究不会太长,总有尽时。寂静又空乏的夜色里,他提灯行路而孤身四望——似乎有一场春花静悄悄的在绽放,他头顶的月光与白茫茫的雪,也在静悄悄的绽放。
混沌消散,他的梦境,澄澈如蓝。
他的眼前,是一片如镜的湖,以及一片盛开的花海。而这一次,她是对他笑着的;而她的眼睛,早已褪去了那望而却步的高傲。
朝阳的红霞映红了东边的天际,他醒了,揉了揉松软的眼睛。突然,他忆起了什么——那天,除了告别,应该还有一句“来日方长”。他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回味告别那天的绽放。
“昔日进香书锦,数良辰、佳期应近。珠帘半卷,冷风泛起,鸿归无信。团扇尘生,吟笺泪渍,一觞千饮。夏初临、世有残花落蕊,泪河心引。”
最终,他在纸上写完了那一首水龙吟。
而那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新芽。
完
2022年3月10日
于·南京 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