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经重午,榴花繁盛,雄黄酒入愁肠。遥念故家,门前艾叶,悠悠香满厅堂。春碎若残妆,夏临荷叶喜,燕舞农忙。玉粽金盘,难解心系旧时光。 昔年屈子沉江,叹存冤数载,身殒忠亡。船鼓若雷,涛声震耳,龙舟争渡求祥。新月隐书窗,剪烛吟天问,泪满罗裳。来日人生漫漫,求索志前方。
—— 端午抒怀,调寄·望海潮
星月榴花如烛笼,绿棠丛里火尤红。不同桃李争春色,却孕珍珠笑晚风。石榴花繁盛的季节,街头巷尾忽然有了些许的热闹,起早买菜的老人们会随手从菜市上带回些平时不常有的粽叶或者艾草,于是,端午便离我近了。
“节日”本是个温暖和神奇的存在,它不仅可以完整表达和领略悬于节日上方的广袤时空,也会在适应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演进为富含文化底蕴的产物来让我们不断传承。节日本就不应脱离现实生活与历史,更不应该让我们忘却那些隐藏于它背后真正的隽永流长。
端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清香与热闹的。清香的是奶奶买菜带回来插在防盗门纱窗上的那一束艾叶,热闹的是记忆中被外公抱着举过头顶看到的唯一一次激烈的龙舟赛。当然,在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的童年,端午才会出现的肉粽,也成了这个节日最早给予我的某种期待。
我们似乎很难从一出生就能理解每个节日背后的内涵,而那些存在于长辈口中的故事,便成了节日文化的一个简易传承。曾经一度,我一直没有去思考过端午为什么要吃粽子,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有龙舟。直到在不断的求学道路上求索,才逐渐明白这个节日背后的深厚底蕴。在幼儿园的时候,奶奶就说过屈原投江的故事,也告诉我粽子是为了让鱼儿们不吃屈原,但我并不知道屈原故事真正的内涵。
在我高一之前,端午、中秋等这些传统节日并非有法定的假期。石榴开花的时候,公历基本都会在6月,而对于一个尚未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大部分端午的记忆,便匆匆沦陷于一次又一次期末大考的紧张复习中,以及那几天家里突然多出来的粽子和艾草。
我最早寄情于端午,是我初二,时逢韩国向联合国申遗端午,这个新闻也就成了激发我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的最早动力。那一刻我在冥冥之中有了些许的答案,端午应该不只是吃个粽子那么简单。到了高中的语文课,我接触到了屈原的《离骚》和《天问》,这个苦难时代的产物,充满了屈原在对历史反思后,对现实发出的慨叹,也充满了屈原对楚国最深沉的热爱和对楚国命运的担忧与深刻思考。最早读《天问》,震撼于它的问天地自然,震撼于它的问三代史实,更惊叹于它背后蕴藏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而对屈原爱国与忠义的缅怀,便是端午最早的模样。
然而,文化的发展却是多元的,祖国幅员辽阔也势必会造就出多元繁荣的繁荣文化。如今我还能记得不同地域文化,带给我的惊喜感,大一时,我在长春第一次见到了端午的五彩绳,卖五彩绳的老婆婆慈眉善目,不高的价格就能买到她对顾客最诚挚的祝愿。后来,我每年都会买一根戴在自己的手腕上,再和当地人一样,在端午后的第一个雨天,找一个有水流的地方,把它冲走,算是我求学路上的一种入乡随俗。
做异乡人的十几年光阴里,我住处的门口不再有艾草的清香,也不再在乎粽子的咸甜,所去的地方,身边人可能并不会都对屈原的天问与离骚有所缅怀,也不会都有长辈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写上一个“王”字,也不会每个地方都有节后找雨天冲走五彩绳的习俗。不同地域所形成的不同习俗,便是节日在演进过程中适应人们生活的产物,有着各地人们的期待与祝福,也有着这个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与隽永流传的根基与力量。
我时常感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叹于它在传承的道路上始终强有力的生命力,更坚定着传统文化给我们当代人所带来的民族自信。
一次又一次的寄情于端午,缅怀于屈原的忠魂,思念着故家的亲朋好友。窗外,新月正在升起;屋内,又一次袭来了粽子的清香……
2022年6月2日
于·南京 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