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海波的头像

王海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3/31
分享

《读陈渠珍<艽野尘梦>》

湘西有三杰:熊希龄、陈渠珍、沈从文。

沈从文在《自传·学历史的地方》中提到,“从川东回湘西后,我的缮写能力得到了一方面的认识,我在那个治军有方、智足多谋的统领官身边做书记了,……可是不久却有个人来了,是我一个姨父。这人姓聂,与熊希龄同科的进士,上一次从桃源同我搭船上行的表弟便是他的儿子。这人是那统领官的先生……”

他提到的统领官,就是陈渠珍。他的姨父是陈渠珍的老师,和熊希龄是同科进士。其实,世界上往往就有这么多巧合,而巧合,又改变了一个人、一群人的命运,陈渠珍也不例外。

陈渠珍进藏、出藏,短短几年时间里,世界天翻地覆,社会动荡不安,自己出生入死,险些丧命。好在一位奇女子,多次助他转危为安。那是一段不忍回忆,又不能忘记的经历。他在非常之时,与非常之人,走非常之路,历非常之险,得非常之情,称之为传奇,也不为过。

非常之时:陈渠珍入藏时,还是清朝;在藏地听闻革命;出藏回内地后,已是民国。

非常之人:西原,藏族女子,新婚时大概只有十六七岁。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还是孩子的女人,时刻陪伴在陈的左右,几次救下陈的性命,在陈感到绝望崩溃时,再次点燃生的希望。

非常之路:革命消息传入藏地,军队哗变,陈渠珍决定返回内地。因迷路,误入羌塘大草原,“自焚装杀马后,道路迷离,终日冥行。无里程,无地名,无山川风物可纪。但满天黄沙,遍地冰雪。”随行的115人,在途中已死亡42人,丢失大部牛马与食物,几乎陷入绝境。好在可以猎杀野兽充饥。最终到达西宁,仅7人生还。

非常之险:在藏地平叛被包抄,幸亏西原大喊提醒,陈渠珍才幸免于难。穿越羌塘大草原,多次断粮,猎杀野兽,不至于饿死;多次遇狼群,经力战,才逃脱。期间,差点出现人食人的悲剧。人性,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非常之情:初见西原,“年约十五六,貌虽中姿,而矫健敏捷,连拔五竿”。新婚燕尔,即随陈渠珍,前往波密平叛,救下陈一命。返回内地,西原毅然相随,途中将仅有的一块牛肉让给陈渠珍,“我能耐饥,可数日不食。君不可一日不食。且万里从君,可无我,不可无君。”然而,到西安不久,西原就染天花病逝。

书结尾写道:“入室,觉伊不见。室冷帏空,天胡不吊,厄我至此。又不禁仰天长号,泪尽声嘶也。余述至此,肝肠寸断矣。余书亦从此辍笔矣。”

出藏二十四年后(1936年),被迫赋闲的陈渠珍,得以细细追忆从军入藏,高原征战,结识西原的传奇经历,写成《艽野尘梦》。

“艽野”一词,出自《诗经·小雅·小明》之“我征徂西,至于艽野。”“艽野”意思是“荒远之地”,应该指回内地经过的道路;“尘梦”,意思是尘世的梦幻。

《牡丹亭》题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痴情。

归有光《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深情。

短暂如梦。斯人入梦,诉说相思,共忆往事。梦中醒来,不觉是梦。轻抚枕上,犹觉是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