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钟山的头像

钟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11
分享

武陵仙山记游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我重游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境内的小武陵山后,对此言深有体会,也认同后人所取武陵仙山之名。

武陵仙山,原名武陵山,是唐玄宗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赐名。为区别于绵延渝、鄂、湘、黔四省(市)、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的武陵山脉,人们习惯称为小武陵山。小武陵山只是武陵群山中的一座小山,论海拔高度,不及主峰凤凰山的一半,比海拔1938.5米的黔江最高峰灰千梁子也矮了900多米,但武陵山在历史上却是与峨眉山、梵净山齐名的佛教圣地,香火绵延千年不绝。21世纪初,涪陵人抢注了“武陵山”品牌,促使着手开发武陵山旅游资源的黔江人把武陵山更名为武陵仙山。由此,武陵仙山掀开她神秘的盖头,以其奇山、奇水、奇观、奇境的峰林风光成为渝东南旅游圣地。

记得我第一次对武陵仙山的好奇是在1994年的一次下乡途中,我与同事在当时的珍珠兰茶厂下车,大雨间歇,我站在茶厂大门外的国道319线公路旁,抬头欣赏雾中山境,只见云雾缥缈,奇峰隐约,气象万千。在半空中,我发现一座形式观音的山峰,在浓雾缭绕中若隐若现,这不正是脚踩莲台、腾云驾雾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吗?!我把这一发现告诉同事,他说的确像,并告诉我这就是武陵山主峰,也是真武观所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奇观出乎意外,可惜没带相机,真是遗憾。这种景象持续约5分钟,便被浓云密布,消失于眼帘中。不过,这促使我下定登武陵仙山的心愿。

登武陵仙山的心愿直到次年的7月才得以成行,从四川老家到重师院中文系读书的堂妹专程到黔江度暑假,我把登武陵仙山列为她黔江行的一个重要日程安排。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我与教书的姐哥、姐姐及外侄女陪同堂妹分乘两辆摩托车,从黔江出发,直赴武陵仙山山脚的香山寺(当时为黔江县工农乡政府的办公场地)。姐哥是武陵山人,对武陵仙山轻车熟路,他领我们从香山寺旁的小路开始登山。这是一条直达山顶真武观的老路,昔日,这条路是青石砌成的梯路,一些上山进香的达官贵人可以乘座8人大轿上山;沿途有四十八座小庙,供香客奠拜;而今,一些路段青石尚在,大多路段则掩盖在萋萋荒草丛中。在登山途中的一处竹林旁,我们看到一座三层圆形石塔,后来得知,这是佛塔,历代僧侣仙逝后便安息塔中,这种佛塔以前有十几座,被人为毁坏剩下这一座。由于山路年久失修,一些路段已是荆棘丛生,使得我们的攀登十分困难,攀行至半山时,方见林木茂盛,一些参天大树矗立其中,而我们却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长期生活在成都平原的堂妹从未攀过这么高的山,衣裳被树枝挂破,手臂被挂伤,累得哭了起来。我们在一棵大树下稍为休息,姐哥建议往回走,按现在的速度,登上真武观还要1个多小时。我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如果这次半途而返,下次再要登山可就难啦!我叫姐姐陪堂妹在这里等我们,我与姐哥和外侄继续登山,不料,堂妹却不愿意,坚持要一起攀上山顶。大约3个小时,我们抵达了武陵仙山山顶,真武观遗址尚在,我们座在残破的山门前,一一留影,作为永久的留念。在山门外的悬崖峭壁上,我俯瞰群山,一阵微风吹来,万千景象尽收眼底,真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十多年后,我在成都对堂妹提起这次登山,问她记不记得哭鼻子的事情,她却骄傲地说:怎么不记得,那次登山的经历使我体会到许多东西,正如“无限风光在险峰”,如果我真的半途而返,恐怕要后悔至今哟!当我告诉她武陵仙山已是黔江精心打造的一个旅游品牌,香山寺已经恢复,上山的石梯路全部修复,真武观正在恢复之中,引起了她对武陵仙山的神往,并与我约定,有机会她将带领她的学生一起来登武陵山,由我当向导。

在香山寺恢复后,我曾多次陪同朋友旧地重游。而今,游览武陵仙山有两条路,一是从石会镇到香山寺,沿香山寺步行上山,游真武观,再折返天子殿,在此上车回城;另一条线路是从新建国道319线沿武陵仙山后山公路上山,直达天子殿,游真武观,步行下山至香山寺,在香山寺上车沿石会镇319线老路回城。这两条游览路线,满足许多游客仙山一日游的要求,属于现实生活中走马看花似的旅游,虽然可以观赏仙山风光,却无法品味仙山的神韵和妙处。

2006年8月,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袭击着渝州大地。在酷暑难耐、烦躁不安中我与几位文友驱车从后山直达天子殿,在一家毕兹卡农庄住下来,参加文联组织的一次笔会。这也是我第一次夜宿武陵仙山。记得清朝名臣、时为四川学政的张之洞赶赴酉阳主考夜宿武陵仙山时,写下了“起来忽听晨钟上界有声传下界,到此暂停使节目游无福许神游”的诗句,并被制作香山寺大门的门联,在他离开时,写下了“尚爱此山看不足,每逢佳处辄参禅”的对联,刻于武陵禅院堂柱,直到黔江解放后香山寺转作他用时毁掉。而今,我们住在山上,真武观尚未恢复,自无钟声;香山寺远在山脚,钟声悠扬,必尽太远,已不可闻。但愿在静谧的黑夜中能够呤听天音,神游仙山。

会后,我沿着天子殿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步行,新建的武陵水库就在路旁不远。几年前,在武陵水库开工建设时,我曾设想几年后的武陵山有山有水,武陵水库定似天池,绿波荡漾,鸥鹭齐飞,会给武陵仙山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由于天旱,我所看到的武陵水库只有小小的一池水,全没有青山倒影、山水一色的景象了。鹅卵石路的尽头便是毕兹卡农庄,这是一幢黔江农村普通砖混瓦房,房前是水泥地坪,坪下是一片梨园,连接梨园的则是武陵仙山一望无际的森林。

晚饭后,我从农庄出发,向武陵仙山森林内部走去,沿着建好不久的条石梯坎路,穿行在夜幕渐临的森林中,一阵微风吹过,耳闻松涛阵阵。一路上,时见林中草坪,时见路旁野花,当我抵达三百梯时,有民国时期留下的指路碑,上书:下走两会坝,直走真武观,右行后山。指路碑立在一开阔的四方平台旁,平台有石凳供行人休息,据说这就是供香客途中休息的观音阁。平台左边,就是武陵仙山最陡峭的地方,据说,古人开辟这段险路,铺了300石梯。第二天我经三百梯直到真武观,仔细数了数今人恢复的三百梯,有262步石梯,看来三百梯名符其实。座在石凳上,一阵凉意侵入肌体,让我通体凉爽,酷热的天气带来的烦闷消失殆尽。我忽然想到云门文偃禅师的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此刻,黑夜如磐。茂密的森林遮掩了我的视线,我无法看到星垂平野、月淌溪流的景象,只有自我肉体之躯置身于黑暗之中,耳边有昆虫的鸣叫,有风吹树梢的沙沙声。置此暗夜,我揣摩以前武陵山香火旺盛的原因:人生于世,难免遭遇苦难,也无法逃避现实,虽然大自然赋予人类日月精华的洗礼,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轮换,但人类欲望太多,往往苦海无边,难以自拔,于是人心向佛,虔求佛祖保佑,满足内心的欲望。佛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又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肉身看作一棵树、一株草,听风吹草动、看翻云覆雨,心无所寄、身无所倚,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摆脱红尘世界的种种诱惑,一心向善,皈依佛门,也不失为苦难人生的一种选择。

黑夜给群山披上厚重的衣裳,朦胧中只见轮廓;月光透过树隙照明回转的小路,迷茫中沿伸一条白色的印迹。我沿着林中小道这样胡思乱想着回到下榻的毕兹卡农庄,已是午夜。农庄尚未休息,农庄主人一家正在坝子上纳凉,我与这位庞姓主人聊了起来,我建议他把房子翻修过,这样简陋的瓦房不像一个农庄,最好是修成带四合院的吊角楼,有气派,又有民族特色,更可以增加接待能力。他说想是这样想,可能还要几年才有钱修,等几年你来时,会住上吊角楼的。我相信他所说的,他的妻子告诉我,以前这里人影子都看不到一个,近几年游客越来越多了,他们的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几倍。

夜深人静,我在农庄简陋的床上辗转难眠,暗夜中传来鬼冬哥的叫声。迷迷糊糊被吵醒时已近凌晨6点,朋友们嚷着去看日出和云海,一些爱好摄影的朋友早已备好行当。我们从农庄出发,到观音阁兵分两路,一路去后山,后山属原始森林地带,可以俯瞰真武观全景,但路难走;我随另一路下三百梯左拐,过卷门洞,直达真武观。

三百梯上,可以透过茂密的树丛看到一山中奇景,名誉“唐僧座”,传说是西天取经的唐僧化身。三百梯下,便是下山与到真武观的交叉路口,这里,有一棵被誉为“红豆杉王”的大树,树龄达500年以上,仍然郁郁葱葱,枝叶茂盛。

从叉路口向真武观行进,左边是悬崖峭壁,却有一棵棵参天大树从沟壑深涧林丛中突兀而立;右边是陡峭的山壁;人走其上,须得小心翼翼。半山中生长着的一棵棵大树,大多是天枞,学名叫冷杉,英俊挺拔的躯干,华盖如云的枝丛,使其享有林中美男之誉,而武陵仙山的天枞最特殊的便是生命力特别顽强,它们生长在悬崖峭壁的崖缝间,竟也长得如此巍峨雄壮,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我想,一棵棵天丛正如一个个武陵山的乡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贫穷落后、生存条件极为艰难的武陵山地,不正是依靠顽强的生命力在贫瘠的土地上延续生存至今吗?!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土地上,人树同性,人树合一,正是武陵仙山的特殊之处。

从叉路向前约300米处,便是卷门洞,之前有门,而今洞门已毁,今人可长驱无阻直赴真武观。此洞为武陵仙山一奇,这一巨大的圆形洞门是真武观的必经之路,若是人工开凿,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若是自然天成,洞壁确有开凿的痕迹。人们把它的成因归结为东汉马伏波将军征讨武陵蛮时,得山神佑助,以神力射穿,至今,香山寺供有伏波将军塑像。

抵达真武观时,火红的太阳早已升起,给山峰林海披上一层金装。在真武观山门下,有两棵参天大树,见证了真武观的兴盛衰亡。从残破的石门拾级而上,便到了真武观遗址所在。据黔江县志记载:明万历40年(1612年),僧清园开山建寺,真武观建在玉笋峰顶的四个平台上,四周悬空延伸出2米多,每一台有木质楼房,计125间,正殿内置一冲天殿,高出正殿数米,上面置灯,夜间十里皆能看见,如天上星斗。而今,四个平台依然,尚存房屋石柱,茅草荆棘丛生,今人在两块平台上置有简陋神龛,纸烛燃烧的灰烬证明着香火的旺盛。

在遗址上,还有一些施工用的材料及引水上山的水管,有关部门正在对玉笋峰进行加固,从而恢复真武观重建。

置身峰顶,但见青山如波,白云如絮。对面是造型独特的相公岭,峰若人、若神、若仙、若物,姿态万千;山下是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及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后面便是武陵山后山原始森林,朋友从后山森林里吆喝,我们在山顶回应,声音在沟壑林海中回响。同行的朋友告诉我,我们今天看到的武陵山是一道风景,可以清楚地看到峰林平畴、山川秀色;而大雨初来和雨后天晴的武陵山又是另一道风景,可以看见云海从平坝泛起,骤风突至,奇峰隐约,云海翻腾,诸峰匿迹,只剩真武观在云海中欲隐欲幻,恰似蓬莱仙景;而雨后天晴,可见彩虹横跨,如似仙桥,更似仙景。那么不难想象冬天的武陵山定是白雪皑皑、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了。

中午,毕兹卡农庄为我们准备了“武陵山珍”,让我们大饱口福。武陵山珍是武陵仙山各种野生菌类的统称,除了常见的大脚菌、丝茅菌、九月香外,最名贵的当属灵芝菌。而今,武陵山珍已成为重庆市餐饮品牌,誉满渝州。饭后的茶,是香醇可口的武陵茶,也叫珍珠兰茶,它得益于武陵仙山日月精华和浓雾滋润,已是茶中精品,使其成为重庆市特色产品畅销市内外。

傍晚,我们带着一身的地气、灵气和仙气,告别这个占尽名山“雄、奇、险、峻、幽、雅、秀、美之先机”的武陵仙山,心中想到:黔江有武陵仙山,幸矣!我等能常游武陵仙山,福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