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每个家庭餐桌上必备的食品,煎、炒、烹、炸、炖各种做法,都能使它成为一道难得的美味。
现在各大、小超市都有鲜豆腐售卖,但我总感觉不到原来的豆香味。每每看到豆腐,总会勾起我小时候对做豆腐的回忆。那时候过年在农村老家做豆腐的情境,历历在目。
这是五十年前的事了,1970年代,我在农村老家生活。那时候的农村不像现在,交通便利、物质丰富。平时没什么菜,就别说冬天了。只有过年时才能丰盛一些,除了平日的白菜、萝卜,最让人期盼的就是自个家做豆腐了。
做豆腐前要准备好几斤黄豆,首先要挑拣干净,去除大豆里面掺杂的土块、砂砾、豆秸、杂草之类。挑拣的过程也是要考验耐力的,因为大豆在收获储藏过程中,时常混入这些杂物。豆秸和杂草还好挑拣,土块和砂砾的颜色和黄豆差不多,很难辨认。要想干净至少需要挑拣两三遍,要几个豆粒、一点一点的在手边划来划去,辨别、过滤、拨除。这个过程有时要大半天的时间,那时,白天时间大人们还要忙一些紧要的事,挑拣豆子这活一般就让孩子们干,或是晚上在油灯下进行。挑不干净豆子做出来的豆腐会牙碜,品质差。
挑好豆子后,再用清水冲洗几遍去除灰尘,然后放到盆里用清水泡,一般要泡六、七个小时的样子。待到豆子泡的膨胀起来,颜色发亮,用手搅拌一下,全部泡开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滤掉泡豆子的水,再重洗一遍,然后就要把黄豆磨碎了。比较方便的是用一个直径大约四十公分石磨,人工碾磨。这样可以不用急,慢慢来。也有用更小一点尺寸石磨的,只是不出活,效率低。用大尺寸的石磨不得劲干活,对于一年做一次豆腐的来说也用不着了。用中等石磨正好,好搬动、好安装,便于各家轮流使用。磨浆时,一只手握紧石磨上方的把手,顺时针转动上面的磨盘,另一只手抓一把黄豆,一点一点的往磨眼了续。边磨边加水,石磨底盘下的基槽里,一会儿就集满了豆浆和豆渣,慢慢流到大桶里。磨豆子是个细活,一遍下来,还需要把桶里的豆渣沉一下,捞回去重新研磨。这样的过程需要反复几遍,等豆子全碎成细面,豆浆也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要上锅熬煮豆浆了,熬煮的时候,要不断的搅拌,以便使豆浆受热均匀,不至于沉底糊锅。等水蒸发的差不多了,扬浆的感觉有点粘稠时,就需要点卤了。大致均匀的点撒卤水后,几分钟的时间,豆浆就成为豆腐脑了。
继续加热熬制一会儿,豆腐脑逐步凝结成块时,就可以停火了。过半个时辰,豆腐脑稍微凉一些了,就可以全部把豆脑掏到一个大笼布里了。然后挤紧悬挂起来,把其中的水尽量淋出后,放到型板上坦平。盖上笼布,笼布上可以压置一平板之类,大约放置半天,待渐凉成型,豆腐也就成了。
如果是做豆腐皮,就把熬好的豆腐脑直接泼在木板上,然后用纱布盖上、压平、凉干即可。
做豆腐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做豆腐关键是点卤水,点卤的时机和用量是个技术,需要经验的积累。点卤的时间早了,豆腐不成型,太嫩;点晚了,豆腐就老了。点卤的量多了豆腐会发苦,少了豆腐也很难成型。还有就是烧火熬的火候,熬长了就会糊,熬短了还是浆。
在整个做豆腐的用水上,也是有讲究的。洗、泡、磨要用甘泉清水,熬浆要用村里的湾水,据说是好点卤。现在想来,村里的湾水大概含有与卤水中和的化学成分。井里的水好弄,湾里的水要凌晨到湾边现砸开冰现淘,以便保证相对清净。那时养鸭、鹅的还少,环保也还不错,湾水也是能吃的。
自家做豆腐虽然比较费力、费时,但一个豆腐全家可以吃半个月。整个春节利用豆腐做成的各种豆腐菜肴,充盈着大豆的清香,一直萦绕在脑际。通过味蕾增强的记忆,几十年了都不曾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