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云的头像

贾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21
分享

品味小满||一切都刚刚好

每天总想着记点什么,然俗事很多,一不小心过了立夏,迎来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是说小满节气期间暴雨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是指雨水之盈,小满时节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另外关于小满的说法是指北方地区小麦的饱满程度,小满节气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象征着将熟未熟、将满未满,一切都是刚刚好的状态。

还有一种传说是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中国很多地方的农村养蚕极为兴盛。 

养蚕在我们江苏尤其盛行。我的小时候,我们家在苏北一个叫乔庄的小村庄。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养蚕。我们家的蚕房就是主屋西边的偏屋,为了养蚕,我们家请邻居帮忙搭了木架子,从上到下搭了许多层。每一层放一个蚕匾,每个蚕匾里面都会放好多蚕。

每到养蚕季,村上各家就会到村里的大蚕房排队,领小蚕宝宝。当时的蚕种是喷在一种黄色的纸上的。每家领蚕的多少往往根据自己家的桑树地的大小定。领蚕量的单位是“纸”。地多的人家可以领几张纸,地少的人家,只能领半张纸,就是把那个放小蚕种的纸扯开,原来一张纸的蚕量分成两半,当然也有人家领的更少。

我不记得我们家领几张纸,总之开始领回来,只能放一两个蚕匾。我妈妈去领蚕时,奶奶就同时去采桑叶,把桑叶上的露水晾干才喂蚕。新领的蚕宝宝细微如丝,在黄纸上星星点点的蠕动。一匾蚕只要放几片桑叶就可以,蚕长的很快,一晚上过来就能看出来长大了很多,肉肉白白的,闪着亮光,挨挨挤挤的在蚕匾里来回爬动。早上,我妈妈小心翼翼的把蚕从一个蚕匾捡分到两个干净的蚕匾里,又把之前那个蚕匾里的剩蚕粪便、桑叶梗等清理掉。每天都清理,分匾,很快蚕架从上到下,各个蚕匾里就都盛满了蚕。

陪妈妈采桑叶,是我最开心的时光。妈妈叫我采桑叶时一定捏住桑叶的根部,然后用力。不要拽桑叶的叶片,不然一用劲,不是把桑叶扯断了,就是把叶子弄皱折了,桑叶打皱的汁没了蚕就不吃了。我天生调皮,扯两下桑叶,就自己玩去了。这些长桑叶的小桑树非常的矮,在枝桠间往往长满了野桑葚果,未熟的是青色,完全熟的是紫黑色。青色的又酸又硬。紫黑色的个大饱满,紫红色的汁酸酸甜甜,吃一口还想吃一口。一边采一边吃,多出来就放在口袋里。不过放口袋里,到家必然被揍。因这桑葚果不能挤,放口袋里一挤,汁出来就把衣服染脏了,还不好洗。

从领蚕宝宝进门开始,妈妈便一时一刻也不能安睡,每天白天要采桑叶,喂蚕宝宝,清理蚕匾,分匾,蚕要上山时(就是吐丝结茧)还忙着搭小蚕架,这些小蚕架一般是爷爷用更麦杆编起来,高高低低的支在各个蚕匾里。那些吃饱长肥的老蚕便开始笨笨拙拙的爬到这些的小蚕架的拐角,先昂起头在上方找到支撑点吐出一根丝来沾在上面,从口吐出丝开始,它就不停了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的,围着自己“作茧自缚”,直到最后,白色的丝密起来,完全遮挡了里面的空间。一般第一天上架,到第二天就差不多结好茧。这些茧个个纯白晶亮,色质饱满。

等蚕都结好了茧,我们家就全家总动员,都去摘茧,用事先准备好的蛇皮袋装好,还不能挤压。一袋装满多少就多少。因为各家基本上都差不多那几天蚕上架结茧。所以各家去街上的蚕茧站售买也是同一时刻,售买的蚕农大军浩浩荡荡,有的是小推车,有的用自行车,有的人家用平车。这里蚕茧站前最热闹,人声鼎沸,人山人海,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焦虑与掩映不了的喜悦。养了一季蚕,能卖多少钱全看今天了。蚕还没买,钱该往哪用都指望好了,算算小大小二的学费,家里的零用,还帐,还要为全家改善伙食等等。

从把蚕宝宝领进门到蚕结成茧售出,一般要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里,我爸妈,特别是我妈肯定是睡不好觉的,日天昼夜,接连劳作,采晾桑叶,怕蚕热了冷了,检查蚕房温度、通风、清理卫生,防鼠防病等等。每次我看到有关蚕的故事,就想我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她在蚕房弯着腰捡她的蚕宝宝,宛如得了一个稀世珍宝般轻柔软。

《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我们家的主业裁缝,然而这并不能完全养家。我勤劳的母亲总不能闲下来,她养蚕、养猪等等,她做什么都不怕辛劳,所以总比人家收成多。每季蚕要成的时候,蚕宝宝胖起来,肉嘟嘟的可爱。但是母亲就瘦了下来,脸色灰暗,走起路来也透着丝丝疲倦。不过这份倦,也掩盖不了收获的喜悦。她的眼角绽放出明亮的光彩,满满笑意。想来此时我的母亲,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母亲。因为她的勤劳,她终于把我和哥哥都培养成了人民警察。一家出兄弟俩警察,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也是“小满”了。每次看到我们兄弟俩穿警服的样子,我妈妈都会露出骄傲的眼神。

我和哥哥都没成为大人物,干的也是普普通通的警察,我哥哥一直在派出所做社区民警,我在派出所干了七八年后转到业务支队,事还是一样的事,业务与寻常人家烟火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俩常为能完成这些鸡毛蒜皮但是对百姓来说实实在在的小事而自得其乐。在业余,我喜爱阅读与写作,坚持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感动,很细微、很朴素。我有时把我的文字读给我不识字的妈妈听,妈妈听了很开心。

改革开放以后,我家专注于做服装,早已不养蚕。在改革春风吹拂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我家从村里搬到镇上,又到市里安家,日子越过越好。然而妈妈在蚕房辛劳的样子,总在我的脑海,想她美丽的样子正是刚刚好。如果蚕神转世投胎于人间,那一定就是我的妈妈。

又到了小满时节,想到我的家,我的辛劳一辈子的妈妈。想这一切正如同小满时刻——一切都刚刚好。

(5月18日晚,写于玉兰路6号,欢迎关注我的写作微信公众号“大淮安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