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非文的头像

非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10
分享

一汪清泉 半亩方塘

生水塘,顾名思义——一汪清泉,半亩方塘。事实亦如前所言也。

黄墙青砖黛瓦、砖雕木刻石鼓、曲折通幽巷弄,勾勒出原汁原味的浙南菇乡味道;鲍氏大院遗址、宽敞农家小院、原野阡陌纵横,山川草木清寒,讲述着百年历史故事,透露出极具乡土文化气息……在四面环山两厢毗邻闽北的生水塘村,初来乍到便获得这些丰富体验。

一涧清流穿村而过的生水塘村人,无论事东厢的鲍姓还是西厢的周姓始终传承着浙南闽北的民俗风情。尽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生水塘按新农村模式建设村庄,但还是保留了传统风貌和历史记忆。

庚子年农历八月十九午后,我与和平在书彭兄的引领下,沿着源自武夷山余脉之洞宫山麓一路奔流至闽江的涧堤徜徉,一路走去,但见但见源头涧尾满目秋色,金灿灿的稻穗在田垄上随风摇曳,绿油油的青菜在沃土上恣肆生长。近观,堤坝之下,水波澄澈,一圈圈柔美的涟漪中荡漾着粼粼波光。远望,连绵起伏的峰峦,犹如海市蜃楼,在眼中若隐若现。沿着涧边溯流而上,天地一色,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可以想象,昔日之生水塘村悠长逼仄的巷弄,鲍氏大院的飞檐斗拱、周氏人家的鸡鸣狗吠,回荡着历史的回响,诉说着斯时的繁荣。

穿越那段散落在岁月深处的时光,“有山有水有乡愁”的生水塘村,以及一涧之隔的鲍氏周氏人家守望相助和睦相处情景映入眼帘。

鲍书彭说,生水塘村在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宅院保持敬畏,旨在让村庄留下记忆,让村民记住乡愁。

继续往前,则是二十世纪初中叶最繁忙的石灰矿,如今遗存于源头山中荒芜悲凉的矿洞依旧深不见底,但它却见证庆元工业发展史。

转身之际,书彭兄很有感触地说,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新农村改造与历史文化传承也能够相互成就。

村庄养育了人,人建造了村庄,而村庄的文化又被记录成一篇篇文章,哺育了村民纯粹的心灵,搭建了村民精神的故乡,给予村民以内心的“根”和归属感。鲍书彭希望自己在回乡之旅中找到某种归属。

老村庄,新面貌。如果说传承历史文化是生水塘村的魂,那么,现代化的生活生产设施,以及时尚化的陈设,则给了村民舒适的体验。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不如饥要食、渴要饮那样发生得直接,而是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确切的说,生水塘有发展现代文明和传承乡土文化的目标任务,每一个村民有接受文化熏陶的自觉与责任。

回望生水塘村,那段散落在烟尘中的时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熠熠生辉。通过一系列的铺垫与拓展,多元文化在这里对话、跨界、碰撞。现在,在生水塘村巷弄中慢行,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之细节纷至沓来,富有历史趣味,也有颇多学问——脚下的石板路已有百年历史;眼前的青砖黛瓦采用上等材料,以手工方式打造;抬头,鲍氏大院大门匾额的“上党世家”“瑞霭吾庐”则分别寄予了人杰地灵、丰衣足食、钟灵毓秀、山明水秀的美好祝愿与寓意。

夜色朦胧,秋风寒凉,作别村庄。村庄属于每一个人,每个人都可以在村庄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绮梦,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