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夕清晨,我和东哥夫妇从县城驱车前往其故里——黄田龙漈。时维仲秋的龙漈依然是“青山疏林相掩映,淡烟暮霭无蔽遮”。
伫立龙漈村口,映入眼帘的是青砖黛瓦、泥墙木屋、青石板路,以及高亢嘹亮的鸡鸟鸣声。位于海拔1349米且浙南闽北四县交界处的龙头山山麓的龙漈村,是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边革命根据地的“交通站”。
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日先遣队、挺进师和中共闽浙边地委都在龙漈留下足迹。在入村口还遗存着当年的“交通站”旧址。
龙漈,是多元文化汇聚之地。工农红军革命战争文化、龙头山道教文化、浙南闽北乡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在薪火相传中推陈出新。
作为庆元北厢村庄,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龙漈演绎过荣光与辉煌,经历过彷徨与失落,不论高潮与低谷,龙漈始终澎湃着向上的力量。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山风徐来,回望山川岁月,地处龙漈村头的“龙漈”飞瀑奔流不息,村庄述说往事浩瀚,住民上演烟火漫卷。
走过百年沧桑岁月的龙漈村,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继续书写“革命老区”的新时代篇章。龙漈,流淌着坚韧担当的文化血脉,迸发出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龙漈因水而闻名,水因龙漈而兴盛。
龙头山麓,五彩斑斓;龙漈之畔,秋水长天。熹微的秋阳照在青砖黛瓦泥墙和青石板铺就的巷弄上,格外明亮,除了惊艳时光外,还给我以历史沧桑感。从龙头山顶倾泻而下的清流由北向南注入闽江。
岁月流转,龙头山清脆的晨钟暮鼓声早已远去,而文化交融至今仍在龙漈不断上演。文脉不辍、风韵清远的村庄,古色古香、满载乡情的民居,寄托着住民乃至人们对山清水秀、诗情画意之龙漈的向往。
自1990年代至今40年间,我曾多次前往龙头山采风或革命老区崔上村探访。每次过往龙漈村口,我都对它充满好奇,多想一睹为快。因受团队行动之限,我惟有透过车窗远眺藏在云雾深处的龙漈景象。
栖息城镇四十年的我,徜徉在这童话般的村庄里,身心仿佛被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好包裹,是满怀的愉悦,是别样的轻松。龙漈村周遭的青山绿水,让每一个慕名而来的人,都能在这片热土上找到幸福感。
走进纵横交错的长弄深巷,仿佛走进了龙漈历史光影的褶皱里。在村头请教一同吴大哥关于龙漈村前世今生时,他面带微笑地说,龙漈村开基之祖谢公见这里群山怀抱、清流汩汩、云气氤氲,遂将家族迁徙于此,拓荒建宅。在龙漈村,“古”字被衬托得熠熠生辉。有质朴的老宅院,有坚固的石拱桥,有考究的“油车坊”和别致的六角亭。
龙漈因其村头有一落差十余米高的“龙漈”而得名。行走村庄,放眼望去,一幢幢依山而建的木屋错落有致。在正午阳光普照下,青砖黛瓦泥墙与鸡鸣犬吠、老人儿童还有小溪一道,散发出家的安宁与温馨。沿着从村中央流淌的溪畔前行,哗啦啦的水声激起阵阵鸟鸣,一望无际且沉甸甸的稻穗在山风轻拂下,把金黄的色彩洇染至山脚。
龙漈,既是大美菇乡及其巍巍龙头山长卷中一帧隽秀的山水画,也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文化和庆元乡土文化长篇中一页唯美的诗章。一溪穿村,文脉连绵,龙漈始终涌动着澎湃动能,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眼下的龙漈,正以百年文脉为笔、龙漈水为墨,书写“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