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双锁的头像

张双锁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2/11
分享

亘古关山

六盘山古称陇山,亦称大陇山。它由北向南,纵贯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全长240公里。正如《古今图书集成》所言:它“北连大漠,南界汧陇”。

陇山之名,始于先秦。甘肃之简称——陇,以及陇东、陇西、陇南、陇右之称,皆因陇山而得。陇山,本称龙山。俯瞰六盘山一带,丘陵起伏,连绵不绝,其势如波涛如大海。而六盘山则恰似一条巨龙,腾跃于其大海之中,故以名之。而由龙山到陇山,则因汉字演进而来。因为龙是一种动物,而山则是一种地形,于是后人便给龙字加了个耳旁。耳在篆书左旁时写作阜,阜与土有关,这就把动物与地形分得一清二楚了。

六盘山有大小之分。小六盘山古称女床山、鹿攀山、都卢山。唐广德元年(763)吐蕃占领陇右,设“陇山七关”,其中有一六盘关,从此其山便以六盘山相称。六盘山,并非六道之盘,而是鹿攀山之转。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其山,毛泽东作《清平乐·六盘山》之词,从此其山名扬天下,进而还以其山之名替代陇山。

陇山亦有大小之分。大陇山也就是当今的大六盘山,小陇山也就是当今的关山。但此二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大陇山包含小陇山。古籍中时常将关山称陇山、陇坂、陇坻,皆为泛称,并非确指。

六盘山南端,古称小陇山,亦称关山。它从宁夏固原,经甘肃的平凉、天水,到陕西宝鸡。其间有四峰并峙,四水并出。一是六盘山,海拔2928米,为关山第二高峰,主峰在宁夏泾源境内。其东麓大湾乡有颉水之源,流经弹筝峡(亦称金佛峡、三关口),到平凉崆峒而入泾水,全长51公里。二是米缸山,海拔2942米,为关山第一高峰,主峰在泾源境内。其东麓有老龙潭,为泾水之源,流经甘肃的崆峒、泾川而入陕西长武,又经彬县、泾阳、高陵而入渭河,全长455公里。三是桃木山,海拔2857米,为关山第三高峰,主峰在甘肃庄浪境内。其东麓华亭马峡有汭水之源,越崇信到泾川而入泾水,全长120公里。四是五台山,海拔2748米,为关山第四高峰。其东麓有千水之源,流经陕西的陇县、千阳、凤翔、陈仓而入渭河,全长153公里。

关山之名,始见于西周,《穆天子传》称“关隥”。关山为关中的屏障。·据《汉书》记载,关中有“四塞”,曰东函关,西散关,南崤武,北萧关。从秦汉到隋唐,萧关数易其地,而秦汉萧关则在泾源大湾乡瓦亭村。因为这里是秦国边塞之地,因为这里是秦汉陇山古道木峡道的咽喉。

《太平寰宇记》曰:“陇山在华亭西二十五里,又在安化县(今泾源)西十里,接蕃界,连崆峒山。”这是北宋时对关山地域的界定。明代《平凉府志》曰:“自陇州及清水县,绵亘而北,其间有鬼门关,有火焰、宝盖、麻庵、大小十八盘、湫头、笄头、龙家峡等山,以及美高、六盘,南北二百里,东西七十里,皆陇山也。”由此可见,关山北至宁夏原州,南至陕西陇县,全长100公里;最宽处为35公里。

《山海经》称六盘山为女床山、米缸山为高山、桃木山为龙首山、五台山为吴山,此即太古四岳。

女床山,《山海经》将其条目夹在高山与龙首山之间,令人一时难辨。倘若把此条目移在高山条目之前,则依次为女床山、高山、龙首山,既与自然环境相吻合,又与《山海经》所述相吻合。由此而言,女床山当为六盘山。

《山海经·西次二经》说:“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就是说,向西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女床山,山的南面有很多赤铜,北面有很多石墨,山中的野兽多是老虎、豹子、犀牛、兕。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长尾野鸡,身上有五彩斑纹,它的名字叫作鸾鸟,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女床山是以数历山为坐标而言的,其山在陕西耀县。因《山海经》是以回环往复的方式记载山系的,说女床山在数历山“西南”,大致相符。说此二山之间相距“三百里”,也大致相符。从矿藏来说,其山之南“多赤铜”,其山之北“多石涅”,因缺乏依据,难以断定。从其山之兽来说,如老虎到宋代仍有,今已消亡。豹子则至今仍存。犀牛、兕,今已消亡。鸾鸟,学名为红腹锦鸡,俗称“火凤凰”,至今仍存。而最可靠的依据,还是它与高山相距“五十里”,而且高山在其“西南”。这同六盘山与米缸山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大致一样。

高山,以泾水之源为坐标。《山海经·西次二经》说:“又西北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就是说,再往西北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高山,山上有很多白银,山下有很多青色玉石和雄黄,山中生长的树木多是棕榈,生长的草多是竹。泾水发源于此山,向东流入渭河,水中有很多适合制磬的美石和青色的玉石。

从方位来说,高山在女床山的“西北”。而当今米缸山,正好在六盘山的西北。从距离来说,米缸山与六盘山之间,大致为“五十里”。从矿物来说,米缸山是否“多银”,是否有“雄黄”,因缺乏依据,难以断定。而米缸山和泾水中“多磬石、青碧”,则是可以肯定的。古人所言“玉”,不单指玉,还包括制作石器的各类石料。磬为敲击类乐器,由花岗岩、闪长岩制作,俗称“大青石”,而这类石料在米缸山和泾水中比比皆是。从竹木来说,棕榈树已经消亡,而竹子则至今仍存。从泾水来说,它发源于米缸山东麓老龙潭,流经甘肃的崆峒、泾川而入陕西长武,又经彬县、泾阳、高陵而入渭河。泾水之源虽有南北之分,而它的根本源头却在米缸山。由此可见,高山为当今米缸山是可以肯定的。

龙首山,以汭水之源为坐标。《山海经·西次二经》说:“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就是说,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龙首山,山的南面有很多黄金,北面有很多铁。苕水发源于龙首山,向东南流入泾水,水中有很多美玉。

这里的“又西二百里”,是以高山为坐标而言的。从米缸山到桃木山之间的距离来说,大致为“二百里”。从矿藏来说,古人所言“黄金”,不单指金,大多指铜。古人所言“铁”,不单指铁,还包括铅、锌、锡等金属。地质资料表明,关山一带共有矿藏16种,其中就有金、铁以及铜、铅、锌、锡等金属。如庄浪石桥铜矿,不仅有铜,而且有金、铁、铅、锌、锡等金属。华亭策底铜矿,从唐代就已开采,宋明更盛。至于“玉”,如脉石英、花岗岩、闪长岩等,在泾水流域比比皆是。从“苕水”来说,当今汭水之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芮为苕的通假字,以形通假;汭为芮的通假字,以音通假,所以“苕水”即汭水。其水发源于桃木山东部的华亭马峡,沿“东南流”,经崇信到泾川而入泾水。由此可见,桃木山即龙首山。

吴山,以千水之源为坐标。《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就是说,雷泽中住着一位雷神,这位雷神长着龙一样的身子、人一样的脑袋,只要拍一下自己的腹部,就会发出雷声。雷泽在吴山的西边。

由于《山海经》把雷泽之条列在《海内东经》,害得古人总是在我国东部寻找雷泽。如东晋郭璞、北魏郦道元,均说雷泽在山东荷泽,可就是与“在吴西”没有关系,所以后人不信。清人郝懿行曾对此条目所处位置提出质疑。当代袁珂则进一步断言:那是因错简所致,“当移在《海内西经》”。以此为据,今人范三畏《旷古逸史》说:吴山为陇山,雷泽为庄浪朝那湫。其实,说雷泽为庄浪朝那湫是对的,而说吴山为陇山则是错的。

汧水今称千河,发源于华亭五台山东麓,由五水汇合而成。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吴山在西。古文为汧山”;“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汧山在今陇州西北。禹贡之岍、周礼之岳山也”;汧水“至宝鸡县东三十里合于渭”。由此可见,汧山即吴山,亦称吴岳、岍山和岳山。也就是说,汧山因汧水之源而得名,而汧水之源就在今华亭五台山,所以汧山即五台山,五台山即吴山。

地处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是一对石质湖泊。这里为白垩纪地质结构,距今1.45——0.65亿年,岩石厚度1160米以上。其湫有前后两个,前湫略大,形似卧蚕,水面30余亩,其水清澈透亮,周边林草茂盛。后湫略小,状如弯月,水面20余亩,其水深绿灰暗,周边怪石林立,草木稀疏。

朝那湫内如峡谷,怪石嶙峋,狰狞可怖,深不可测。因其水渊通地脉,又与汭河之源在岩石间相通,故而数千年、数万年、上亿年以来,永不干涸,永不外溢。更奇怪的是,当地村民曾引水灌溉,但渠挖几许水降几许,其水就是不流。而当所挖之渠填平以后,其水却又徐徐回升。这一现象在当地传得神乎其神,却又无人能解。对其湫之成因,有说因陨石撞击而成者,有说因地质裂变而成者,有说因地震而成者。其实,它是因古代火山喷发而成,其双湫便是火山喷发的两条通道①。

《山海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吴西者,吴山之西,其吴山为华亭境内的五台山。从地缘关系来说,华亭与庄浪,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五台山与朝那湫,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说五台山之西的朝那湫为雷泽,恰好与《山海经》所载相符。

《帝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此“雷泽”可与《山海经》所载“雷泽”相印证,此“蛇身人首”可与《山海经》所载“龙身而人头”相印证。这里的“成纪”为汉县,治地在静宁治平镇刘河村。这一记载,以成纪、雷泽为坐标,把伏羲的祖居地和诞生地说得很清楚。由此而言,这里亦为华夏第一国华胥国都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华胥、女娲的祖居地和诞生地。因为华胥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而伏羲和女娲,是兄妹,也是夫妻②。

殷周时代,六盘山一带为卢国封地。东周初,因周平王东迁,其国被义渠兼并。其族人一支远徙湖北襄阳,一支移居庄浪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说文解字》“那,西夷国”,明代《平凉府志》“卢彭在西北,后为戎那”,皆言其国源流。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其国被先秦兼并。

朝那湫之名,因方位、方国和地形而得。朝由桃木山东部华亭境内的皛然山演变而来,它是一座山的名称,也是一个方位的名称,意为晨曦出露的地方。那为民族名、部落名和方国名。湫为水池、水潭。关山一带共有9个朝那湫,甘肃的庄浪、华亭、灵台、镇原、泾川、崆峒有朝那湫,宁夏的彭阳、原州、隆德也有朝那湫。其中庄浪朝那湫是以义取名,为原生的,因为其湫就在朝那国都地。其余朝那湫则是以类取名,均为次生的。如华亭朝那湫,明代《平凉府志》就说得很清楚,那是为了方便当地民众祭祀而仿建的。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关山一带有朝那县之名,亦因朝那国而得,因为朝那国出现得早,而朝那县出现得晚。

秦人崛起于“汧渭之间”。其“汧”,包括华亭、张川和庄浪三县市交汇的关山一带。

莲花山为秦人祭祀黄帝、炎帝的地方。华亭境内的五台山,为千水之源所在地,秦汉时代为国家所祭之名山。而其山脚下的莲花山,黄帝时首建武畤以祭天神。五台山,黄帝时称吴山。唐尧时称岳山,为四岳部落所在地。殷代称虞山,为虞国都地。周代称吴岳,《史记·封禅书》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这里的吴阳指吴岳之南——今华亭境内的莲花山,其上畤、下畤,皆在其山。按照《史记索引》“盖天好阴,祭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的说法,以五台山为背景,在莲花山建畤,正好与此相符。

秦亭为秦人的第一个都邑,就在关山之巅的张川境内。周孝王十三年(前885),有赢姓之人非子,因其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在秦亭建邦立邑。《后汉书》说:“汉阳郡有秦亭,秦之先封起于此。”由此可见秦人始封之人为非子,秦人之称因秦亭而得。《水经注》说:“水出大陇山秦谷,二源双导,历三泉而历秦川,川有故秦亭,秦仲所封也,秦之为号始于是。”这里的“秦谷”为后川河和清水河谷地,“二源”为前两河之源,“秦川”为前两河流经之地,“故秦亭”在张川县城所在地张川镇瓦泉村,“秦仲”为非子后裔。这里以两河之源及其流径为坐标,非常具体地点出了故秦亭所在方位。

朝那湫为秦人祭天祭川之地。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前312),因秦国使臣张仪欺骗楚国,楚王熊相恼羞成怒,率兵攻伐秦国的新隍及邬、长、亲等地,但战争的结局却以楚国的残败而告终。接着楚国倾其精锐之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蓝田之战,此战以扼住秦国咽喉“商於通道”为突破口,使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一方面加强军事戒备,一方面祈求天帝和山川神灵保佑:除在雍城投放石刻祭天文告《巫咸》、在洛阳投放石刻祭川文告《亚驼》外,在庄浪朝那湫也投放了石刻祭天祭川文告《厥湫》。其文曰:楚王熊相“不畏皇天上帝及大沉厥湫之光烈威神,而兼背十八世之诅盟”。由此不难看出,庄浪朝那湫是从秦穆公到秦惠文王18代祭天祭川之地。《史记·封禅书》说:华山以西名川四:“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其中“湫渊”即庄浪朝那湫。由此可见,秦汉时代朝那湫为国家所祀之地,而且还与黄河、长江和汉水齐名。这就不禁令人要问,一个小小的朝那湫,为什么能够与黄河、长江和汉水齐名呢?《礼记》曰:祭河必先源而后尾。由此而言,祭祀朝那湫并不亚于在中途祭祀黄河、长江和汉水。

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姬满(前976——前922)曾先后七次到陇山一带,或北征或狩猎,历经陕西凤翔“漳水”(姜水,今称雍水河),甘肃华亭“钘山”(汧山,今称五台山),甘肃崆峒“焉居”,宁夏泾源“寓居”等地,而且还越过“关隥”(关山)。

《穆天子传》记周穆王第七次北巡:“乙亥,至于焉居,禺知之平。”就是说,周穆王这次北巡到过两个地方,一是焉居之坪,一是禺知之坪。焉居,即焉支,因焉支河(今称胭脂河)而得名,在平凉崆峒区崆峒山后峡。西汉曾在此置乌氏(读焉支)县。禺居,即月氏(读肉支),在六盘山东麓颉河流域,为崆峒与泾源接壤之地。

卢国为殷周方国。《甘宁青史略》说:“卢,古卢戎国,今平凉华亭县都卢山古城县是”。“都卢山”,今称六盘山;“古城县”,为晋武帝太康四年(283)所置。卢国领地为都卢峡(今弹筝峡),它以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为中心,西至三关口,东至八里桥,为一狭长地带。

卢国极其古老。从甲骨文“卢”字推断,它是一个以“带鬲的炉子而炖虎头或兽骨”的部落,是一个以“卢”为社稷祭祀礼器的方国,其首领多为女性。殷商卜辞,有“卢戎”之称;有商王杀卢伯,以其头盖骨作刻辞的记载。由此可知,卢国在殷代为方伯。也许是因商王对卢人太苛刻的缘故,当周武王率“西戎八国”伐纣时,卢人义无反顾地参与了牧野之战。东周初,其国被义渠兼并。

奚国为殷周方国。其国因奚山而得名,“奚”与“雞”通假,故而奚山即鸡山,也就是鸡头山。其山以泾水之源为标志。其国领地当在米缸山东南、桃木山东北、崆峒山“泾谷”一带。如灵台百草坡有西周奚伯墓,据《甘肃通史·先秦卷》记载,此“奚伯”为奚地封邑之主。由此而言,奚国在西周为方伯。

据殷墟牛骨文《小城墙刻辞》记载,在某次殷军征伐西部方国时,小臣墙俘获“内人五百七十,奚女百六十。”其“内”即华亭芮国,“奚”即奚国。此外,周原甲骨文中有“奚子来降”之辞,宝鸡竹园沟出土青铜器“奚父乙壶”,均当与奚国有关。而《山海经》说龙首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又恰好与此青铜器相印证。

《诗·大雅·绵》说:“虞芮质其成,文王蹶其生。”就是说,虞国与芮国积怨很深,因周文王调解而重归于好。由此可见,虞国与芮国毗邻。虞国为殷周方国,治地在华亭五台山。其国之名,因虞山而得。而虞之本字为吴,所以虞山为吴山之转。其国被秦灵公兼并。

芮国为殷周方国,其名因芮水而得。芮水即汭水,其水之源在桃木山东部华亭马峡,所以芮国治地当在马峡。《甘肃通史·先秦卷》说:“春秋时秦穆公所灭的芮国,肯定不在古芮水流域,而应在秦、晋交界地区”。其实,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所灭的芮国,正是此国。因为此芮国为“西戎十二国”之一。倘若在秦晋之交,那就不是“西戎”了。

秦汉陇山古道纵横交错,其中横向的有木峡道、鸡头道、番须道和陇坻道,纵向的有回中道。

木峡道,因木峡关而得名,地处宁夏原州海子峡,是秦汉萧关所在地,是秦汉王朝与匈奴拉锯战的临界点。这里是翻越陇山的重要隘口,也是秦汉陇山古道中最平坦的一条。它是金代开通六盘道之前最兴盛的一条陇山古道。

《史记》曰:二十七年(前220)“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这是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一次巡边之事,其“陇西、北地”为秦始皇出行时所走路线:从咸阳出发,经北地(甘肃宁县北),沿秦国与匈奴边界,经木峡道而翻越陇山,进而到达陇西(甘肃临洮)。《史记·匈奴列传》曰:“孝文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这次匈奴入侵,所走之路即为木峡道。《周书·太祖本纪》曰:北魏永熙三年(534)宇文泰讨侯莫陈悦,“引兵上陇,兵出木峡关,天雨雪,平地二尺。”时宇文泰在平凉(郡治在宁夏彭阳红河川),侯莫陈悦在水洛(甘肃庄浪县城)。由此可见,北魏时由平凉到水洛,所走之路为木峡道。

鸡头道,因鸡头山而得名,其山以泾水之源为标志。据《山海经》记载,泾水之源在高山。但据明代《平凉府志》记载,鸡头山与高山却并非一山。且看其文:“又北曰乌龙山,其上曰笄头山,下有百泉流为泾,今号南山。河底西口山,《山海经》所称也。”其中所缺之字,当为高山之“高”。比较而言,《山海经》所说泾水之源当为泛称,而《平凉府志》所说泾水之源当为确指。故而鸡头山又有峣山、奚山、幵(jian)头山、薄落山、笄头山、牵屯山之称。以鸡头山为标志,鸡头道东口当为崆峒山后峡,西口当为泾源与庄浪接壤的凉殿峡。此峡唐代称安化峡,故而鸡头道又有安化道之称。

据《史记》记载,黄帝、秦始皇曾登临鸡头山。据《后汉书·隗嚣传》记载,东汉建武八年(32年),隗嚣为阻汉军西进曾分兵镇守陇山诸道,其中就有鸡头道。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李晟尝撼大木塞安化峡隘处,虏过悉焚之”。又载:吐蕃于“贞元三年入关山宝鸡,掠汧阳、华亭万人,置于安化峡,令东向辞国,众痛哭,投崖谷死者数千”。《续资治通鉴》说:“安化峡一带,上隔陇山,并通水洛城,即唐吐蕃出入之路”。元初蒙古军在庄浪南湖镇置庄浪路,又把凉殿峡作为避暑胜地,建有清暑楼,如元太祖成吉思汗、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曾在此避暑。

番须道,因番须口(亦称陇山口、张棉驿,今称店峡)而得名。从庄浪韩店镇起步,经店峡,逆南洛河而上,过盐场子,越华亭五台山,过罐子峡,可直达麻庵河谷。到明代改道,其东口为华亭马峡,西口为庄浪花崖河。

据《后汉书·隗嚣传》记载,东汉建武八年(32),刘秀御驾亲征,隗嚣“守番须”,迫使汉军败退。同年,汉将来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隗嚣惊呼“天兵至矣”!三国时,街亭之战,就发生在番须口之前的韩店镇,因为只有“塞番须口”,才可扼番须道,舍此别无它途。据《旧唐书》记载,唐贞元三年(787),吐蕃沿番须道越关山围攻华亭,唐将王仙鹤率兵民三千多人困守孤城,四天后城破,吐蕃“焚庐舍,毁城壁,虏士众十[之]三四,收丁壮弃老而去”。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30),吴璘率军大举反攻金兵,已收取关陇3军14州。而当攻下瓦亭(在西吉)、德顺州(隆德)后,金兵退居水洛城,正打算从番须道逃跑时,宋廷却下了班师的诏令,吴璘挥泪而归,反遭败退的金兵伏击,致使宋军损失3万之众,所收之地也被金兵重新占领。

陇坻道,因地处陇山之坡而得名,隘口为固关峡。其东可经陇县到咸阳,西可翻越关山到凉州刺史部(张川县城)。《后汉书·祭遵传》曰:建武六年(30),“隗囂使其将王元拒陇,遵进攻,破之,追至新关。及诸将到,与囂战,并败,引退下陇。”《后汉书·隗囂传》曰:刘秀派“建威将军耿弇等七将从陇道伐蜀。”《后汉书·安帝纪》曰:永初元年(107)六月,“先零种羌叛,断陇道,大为寇掠,遣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讨之。”

回中道,因华亭回中宫(在西华镇官寺)而得名。这是贯通木峡道、鸡头道、番须道、陇坻道的一条纵向古道,沿关山东麓而建,北至木峡关,南达陇县回中。徐广《武帝本纪·注》说:回中道“在扶风汧县。”汧县因汧水之源而得名,汧水之源在华亭。而在隋大业元年(605)以前,华亭南部归汧县管辖。如淳《武帝本纪·注》说:“回中在汧也。”《明统志》说:“陇州西北有回城,亦曰回中。又西北有回中宫。”《秦汉陇山古道考述》说:回中道“南起今陇县,往北经华亭、泾阳,到今固原县东南的萧关”。

《汉书·武帝纪》说:元鼎五年(前112)“十月,武帝祠五畤于雍,逾陇,登崆峒,出萧关”。“五畤”中上畤、下畤在华亭莲花山。“逾陇”指从雍城越过陇州。“崆峒”指崆峒山。“萧关”在泾原大湾乡瓦亭村。按照地理环境,从凤翔越陇县到华亭、崆峒和萧关,这是由南向北而行的。《史记·封禅书》说: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这一记载又明确点出了“回中道”。

注释:①详见笔者《古老而神圣的朝那湫》一文,载于2021-6《甘肃政协》。②详见笔者《“羲皇故里”考》一文,载于2019-14《西部学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