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钟良义的头像

钟良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02
分享

一页马边的记忆

一页马边的记忆

钟良义

或许是马边在四川的边上太远了吧?或许是去马边的路太难走了吧?反正是阴差阳错,无数次去四川,到了马边的边上也没去马边。

明前,受邀去了一趟马边,几天下来就对马边平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眷恋。

马边是四川省的一个彝族自治县,处在小凉山地区的峻山深谷中,位于乐山市、峨眉山市和宜宾市结合部,属乐山市管辖。如其名,所处之地确实太边太远太难走,一路上都是拔地千仞的高山,耸峙入云的危岩,遮天蔽日的林荫,乘坐的大巴如蜘蛛织网般在云遮雾罩的大山里下缠上绕,忽上忽下,让人云里雾里不辨东西,感觉就是一个字:“钻”,钻山、钻云、钻雾。

就这样,在经历了两股战战的惊恐之后我们钻进了马边。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呈现在眼前的马边却是都市特色与外界无异但彝族风情又十分浓郁的现代马边、扶贫开发数据像魔方一样演变的繁荣马边、历史文化遗存俯拾皆是的文化马边。

向导是一位青春荡漾的彝族姑娘,叫阿依妞妞,美丽大方,属“一双眼睛明又亮”的美人儿。她告诉我们,小时候家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顶上,山上的寨子和电视剧《索玛花开》中的悬崖村完全一样,经年住的是低矮潮湿的土墙房,常年吃的多是玉米红薯之类,进出山寨全靠攀爬藤梯或走祖先在山岩上用铁錾子抠出来的羊肠小路,上学常常是一种奢想。后来中纪委等国家、省、市单位给马边派来了扶贫干部,和许多彝家姑娘一样,她才得以从小学读到了大学,参加了工作,现在成了马边县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

阿依妞妞能说善唱,在她动听的讲解和悦耳的歌声中我们在马边一路穿行,彝乡美丽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撩得大家心花怒放,有的钟情于荞坝乡会步新村的农耕文化,有的痴迷于黄连山公园的浩瀚林海,有的陶醉于采茶节的狂欢篝火与采茶姑娘的情歌对唱,有的流连于大风顶下烟峰新寨的彝族风情,有的忘情于大山深处的珍稀动植物……

某种原因使然,我则对汪公路等历史文化遗存更感兴趣,因为,一个地方,真正最能让人敬畏的就是她的历史文化遗存。

长期生活在马边的彝族作家阿洛夫基告诉我:马边的历史要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时属蜀国,秦朝以降,无论历史怎样风云变幻,历朝历代都不忘在此设衙屯兵,马边因此而人文独特、浩瀚,特别让人惊叹的是,在近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竟没有一个贪官的记载和传闻。

“你沿着‘汪公路’走走就明白了,它是我们马边弥足珍贵的家珍,玄机就在其中”。

博学的阿洛夫基一眼洞穿了我的心思,他说,明万历年间,时任马湖府安边厅(马边)四品同知的汪京为打通马边和外界的通路,把马边建成安全、稳定、繁荣的地方,采取了“建厅城、兴教育、修城堡、筑险道”四大举措,带头捐俸一年,带头上工地筑路,组织和带领驻军永林军及当地民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修建了一条长超350华里、宽盈3尺,连通马边和今屏山县的石板大道,史称“叙马驿道”。民心是称,为了铭记汪京组织修建这条出境通道的政绩,老百姓把这条路尊称为“汪公路”,并于明万历十八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分别在今马边县荞坝乡石门坎和屏山县中都镇双河口的岩壁上刻写了“汪公路”三个大字。汪京得知此事后,为驿道沿线百姓如此夸大他个人作用深感不安,说修路是大家的功劳,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岂能贪天之功为己有?当即派人铲除。此举遭到当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说这又不是你汪京叫我们雕刻的,我们如果不认可你的功劳,你出再多的钱喊我们来雕刻我们也不得干!再说,我们是自己出钱、自觉自愿,目的是让子孙后代永远都要记得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官,你有啥子资格派人铲除?

无疑,阿洛夫基讲的这个真实故事充满了官民情怀和人间大义,感人至深。沿着故事的线索,顺着进马边的入口公路,我们很快就在荞坝乡的石门坎找到了残存的“汪公路”岩刻。良久凝视,我试图想象出当年老百姓自发勒石镂刻“汪公路”和汪京派人铲除岩刻遭阻的动人场面。可惜当年太遥远,怎么也无法抵达。眼前的景象是:铲痕清晰可见,“汪公路”三字因勒石较深,其遒劲有力的字迹并没因几百年的风雨侵蚀而不能辩认,相反,在金色的阳光里显得更加耀眼。趟在岩壁下方的叙马古道沿着山的走向九曲回肠般延伸向远方,悬崖峭壁上一如绳索勒出的古道、乱石丛林中当年马帮踩得溜滑光亮的石板时隐时现,如同一个历史老人在述说叙马驿道工程是如何的浩大和艰巨,当年汪京是如何带领当地军民以“凿开天险”的激昂心态在“行人缘岩而上如在虚空”的悬崖峭壁上一錾子一錾子凿出驿道的,马帮又是如何在驿道上快马加鞭把山里山外的货物运进运出互通有无的。

錾子声声今犹耳,这一刻,我深深地震惊了。汪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和我们当下的人没什么不一样,但他却能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在皇权监督鞭长莫及的地方洁身自好,励精图治,把曾经的天然要塞开成了一条通往内地和联结大小凉山的通衢大道,而且是利国利民、老百姓从心底发出赞许的大道。“汪公路”三个字是老百姓用心中的称称出来的,不仅是被深深地镂刻在了岩壁上,而且是被老百姓深深地刻在了心里。这正应了当下一句时髦的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怪不得,400多年的风雨侵蚀难泯其迹。

顺着石门坎往前的一条沿溪公路继续前行,一路品读三国故事“山羊攻寨”的发生地“石丈空”、明万历年间镌刻在崖壁上的五言诗《石丈篇》、石壁线条观音等历史遗存,感叹李白笔下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足下险关驿道演绎的现实,穿过一条或高山飞瀑或崖壁喷泉或清溪蜿蜒的峡谷,一处临河而立,气势逼人,仰着脖子才能看见崖顶的红色绝壁突兀在中都河对面。阿洛夫基告诉我们,四川南部最大的环状陡崖丹霞地貌集中在这中都河一带,那环状陡崖的岩石为白垩系砖红色砂岩,岩层近于水平,那红色绝壁就是当地人叫的火烧岩。

顺着阿洛夫基手指的方向,我们惊奇地看见,那绝壁之上,赤色岩层裸露,在暖融融的日光照映下,色若渥丹,灿若明霞。汪京当年用糯米浆调石灰写下的“永赖同功”四个乳白色大字赫然醒目在那红红的崖壁上,一如红底白字的条幅,几百年的风吹日嗮雨淋,竟然没让其字迹斑驳陆离,反而是更加清晰可见。阿洛夫基告诉说,汪京派人铲除“汪公路”岩刻遭拒后日日寝食难安,他饱含深情地写下“永赖同功”四个大字,意思是修建叙马驿道是依赖永林军和赖因寨(当时的马边城)百姓共同创造的历史奇功,并派人凿石以示。

一条驿道,两处历史遗存相对应。一处是老百姓发自心底的情感,是老百姓对一个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官、清官发自心底的颂扬,他们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把汪京的修路奇功记为“汪公路”,并自发地将其凿刻在岩壁上,以此铭记。而此处的火烧岩绝壁留下的“永赖同功”,向我们留存的是一位好官为民办实事好事而不贪功为己有的史实,是一名古代清官在政绩面前的价值取向。两处历史遗存在崖壁上历经400多年风雨经久不泯,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如何为人如何为官的永恒话题。

我忽然明白,我要找的玄机就在“永赖同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