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堂吉诃德的头像

堂吉诃德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04
分享

解脱

解脱

“贾老头走了”我在养老院工作的一个朋友聊天是他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

“贾老头,哪个贾老头?”我被朋友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说了一愣。

“就是你常常去给他们拍照片的那对南方夫妻中那个男的呀。老干部的那个。”

“是他呀,他终于逃出来了啊,解脱了。”我喃喃自语了一句。

“也许是吧,但他逃什么呀,不愁吃不愁喝的,嗨。”于是他挂了电话。

这里补充一句我是个摄影家,但大多数人叫我们摄影爱好者,或者叫拍照片的,

三年前,我计划拍摄一个关于老年人的专题,正好一个朋友在养老院工作,顺理成章的他所在的养老院成了我专题拍摄的一站、

见到贾老头夫妇的那天是北方的初秋,阳光明媚,我在那个养老院拍了半天的照片,虽然收获颇丰,但总有一种遗憾在心里挥之不去,后来我才发现北方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状态太雷同了,一样的或灰或黒的上衣,一样皱巴巴的裤子,甚至都一样地土哄哄的,面目表情也大多是一样的地呆呆的,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朋友听了我的想法后把我领到了贾老头夫妇的房间。

这是一个单间,里边摆放了两张小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我说的不是养老院服务员整理的那种干干净净,而是各种东西的归位很是恰当,不仅桌子、椅子摆放的规规矩矩,他们自己使用的水杯、拐杖、衣服、帽子、拖鞋也各得其位,没有一丝的凌乱感,我那时就断定这对夫妇不是本地人,一问果然他们是来自南京的一对夫妇。那天,八十多岁的贾老头穿着一件墨绿色的上衣,藏青色的长裤,黑色的呢绒帽,显得很精神,老伴上身一件淡紫色的长袄,下身一条土黄色的长裤,给人一种富贵人家老太太的感觉。他们形象颠覆了我对这个城市老人的观感,也使自己一下子沉浸于两位老人给我营造的特殊氛围之中。

我在老夫妇那里拍了几张自认为还不错的片子,也大略知道了夫妇的家庭情况,贾老头原来是南京某个区的区长,退休工资一万多元,老伴退休前是区医院的护士,退休工资也有五千多元,三个儿女,两个女儿业已退休,没有生活负担,小儿子现在是某国有企业的一把手,都能够给老人一定的补贴,不说孩子,仅仅老夫妇一万多元的退休工资在养老院生活也是绰绰有余。

我自认为贾老头(那时我们叫他贾老,以示对他曾经辉煌的前半生的尊重)夫妇会在在这里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实际上我那时确实是这样想的,养老院的基础设施不错,伙食也很丰盛,他们又相对多金,没有理由不让人这么去想。

我第二次见到他们老夫妇的时候是一个月以后,这一次我发现贾老头在这里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满足,当我再一次谈到他们让人骄傲的三个儿女时贾老头突然冒了一句:什么有出息的孩子,顶啥用。接着就大声地对我们说他有一个堂兄弟,也是三个儿女,没有一个出来的(都在农村),现在堂兄弟老了,三个孩子在身边照看,羡慕死人,有一次他回老家,侄子开玩笑地说:“大伯,有你这一万块钱的退休金,在农村给谁不把伺候的舒舒服服”。贾老头说:有时候我真想去找我侄子。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儿女有出息有啥用,但凡有一个指望上的儿女,我们也不会在这里囚着,好胳膊好腿的,一天天被困在这里,上街不可以,散步不可以,走亲访友也不可以,和囚犯有啥区别,只是没带脚镣手铐而已,放风也没有时间限制而已。”贾老头愤愤地说。

贾老头和我们说话的时候,他的老伴就默默的听着,不插一句话,只是在老人讲到儿子、女儿不能尽孝道时,略有些不满,说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何况现在我们在这里也很好的。

“很好,嘻。”贾老头似乎更生气,但也不愿和老伴过多的争论。

那时我感到贾老头真矫情。也就是从这次见面开始,我和朋友都是当着他们二老的面,我们叫那老头贾老,背后就叫他贾老头。

后来和朋友吃饭的时候又谈起了贾老头,朋友说贾老头和他老伴分居了,贾老头搬到了大房间,和几个老头住在了一起,问是什么原因,朋友说贾老头实在受不了老伴安于养老院生活的状况,两人常常吵架,贾老头念念不忘去找他的侄子,老伴认为他这是越活越糊涂,自己有儿有女,找侄子照料不让人笑话,儿女也不会同意,贾老头一气之下就搬出去住了。

“这个月贾老头又演了几出戏,可把我们难为死了”有一天朋友给我打电话。

“怎么了。”我问。

“这个贾老头可是真会折腾,一个月三次装病,每次都是说心脏病犯了,头晕、胸疼,要求住院治疗,说他憋的难受,出不来一丝的气。有两次甚至把儿女都叫来了,可一检查啥事没有,气的老伴骂、孩子吵。几个人不欢而散。而且还一直吵吵着去找他的侄子。他以为他的侄子真的会照顾他,不过是话里赶话的开玩笑罢了,可贾老头显然是当了真。嘿嘿,这个老头。”

“贾老头可能真的不适应在养老院的生活,你想,养老院大多数不能自理的老人,贾老头虽然年龄大了,但身体健康,常年封闭在一个小院里,能不急吗?你们可不可以联系一下他们的儿女,把他接出来住呀.”

“接出来,接哪里?大女儿退休了,和自己的儿子、孙子住在一起。老两口退休以后本来是来投奔二女儿的,他们从小生活在南方,北方的生活习惯他们很难适应,但他们义无反顾的来了,在这里生活了近二十年,慢慢地也适应北方生活习惯和饮食,在家属院中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好朋友,那时候他们的二女儿的孩子正上小学,老两口帮他们做饭、接孩子,看着孙女一天天长大,考上了初中高中,直到孙女考上大学、出国留学。这时二女儿也退休了,他们跟着二女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本来以为可以在二女儿家颐养天年的,可今年孙女生了孩子,二女儿夫妇就出国看孙辈了,儿子工作忙,只有把老父母送到养老院。不过三个孩子不错,经常给他们父母卖东西,还能咋样?”

“怎么就突然去世了,贾老头的身体不是一直很好吗?不是前几次都是检查没问题吗?”我从回忆中醒来,急忙问。

闹了几次,养老院服务人员松懈了,以为贾老头这次又是闹的,谁知这次是真的心脏病,送到医院就没治了。

“他们的儿女怎么说”

“没说啥,子女都通情达理,说他父亲太能闹了,是他自己把自己耽误了,只是让我们瞒着他们的母亲,说他们的父亲去找侄子了”

几天后我去养老院看望这个不明真相的老太太。老人一个人住在他们夫妇住过很短时间的房间,房间仍然收拾的井井有条,但老人的精神却十分萎靡,半天不说一句话,我们又谈到他们令人骄傲的儿女,老人也只是苦笑了一下,没有再多说一句。我小心翼翼问到了她的老伴,老人喃喃自语:“去找他侄子了,他一直想去找他的侄子。”

接着就是长久的沉默,谁也没再说话,一直到我走出房间,走到走廊,听到老人仿佛嘟囔了一句“他解脱了”,这声音很小,恍恍惚惚的,似有似无,好像是老人说的,又好像是从我的心中涌出来的。

朋友送我走以前,再次邀请我看看养老院的住房、食堂以及大型活动室、保健中心等地方,养老院真的是很奢华,服务员也很尽心、饭菜也和丰富。朋友自言自语的说:贾老头怎么想不开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