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痛苦的事是除过吃饱肚子,无所事事,最害怕的是精神空虚,没有一点寄托。生于贫困、长于贫困中的我从小对书本有一种天生的嗜好。一见书,我就变痴变傻,一见书,我就忘记了一切。记得上小学三年级,寒假里,农村人猫冬,炕烧热,左邻右舍村相互串门,一谝就是半天,有时一整天都在谝,内容无非都是家长里短,笑话传说,荤的素的,不一而足。有一天,一位堂兄和几个人来我家串门,他们整整谝了一上午。我爬在炕上看《夜幕下的哈尔滨》,没起身,不翻身,看得如痴如醉,看得有时大笑,有时默默地淌眼泪。堂兄告诉母亲,这娃脑子有问题了,叫书看傻了。母亲一听,从我手里抢过书,照我头一甩打,叫你看,叫你看!说你再不看了,你非要看,看傻了咋办?书叫母亲没收了,藏了。母亲以为我这下没书看了,能出去和别的孩子玩玩。可是母亲的想法错了。
没书看了,我还是不出去玩,我感觉玩没一点意思。坐在热炕上,大人谝大人的。我也不说话,但大人谝的古经我都记下了。有时我回忆书里看过的情节。一幕幕像电影似的,回忆到热闹处,自己忍不住又偷偷地发出笑声。母亲一见,更担忧了,说这娃真的得了神经病了。于是牵上我去看村里的老中医。老中医不但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而且是个满腹经纶的老学究。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老中医告诉母亲,孩子好着,身体素质没有问题。他又问我,你小小的年纪,整天不玩不耍,心里想着什么?我说,想看书,爱看书。老中医对母亲说,娃娃爱看书是好事,不要阻挡,说不定书看的多了,将来还是个人物里。一听我啥病都没有,母亲释然了,从此对我看书不问不管了,老中医每年订阅的《飞碟探索》《读者》等也经常给我借阅。最值得感谢的是我的兄长,他也是个书迷,他和邻村一位原县报主编、县广播站退休编辑的儿子是铁哥们,老编辑被打成右派,下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改造监管。其儿子不爱读书,我兄长爱读书。他就用小恩小惠拉拢其子,让其儿子偷书给他读。这些书里面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萧红的《呼兰河传》高尔基《母亲》《童年》《人间》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等,这些大部头书多半是竖排版,老字体,看起来非常吃力。但我就是爱看,不懂的字习着看。看得多了,就流畅了,旧体字也认了不少。
后来我可能是文学书看的多了,不爱学理科,以至上了高中,偏科严重,最终以高考落榜回乡,成了准农民。那段时间用心灰意冷,万念俱灭形容我的心情再恰当不过了。一次,在外乡当乡邮员的同学给我捎了一沓儿《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他说:“卫权,你爱看书,功底好,把所学所看的东西发挥出来吧。你若苦闷了,就看看这报纸吧你有写作基础,不妨试着写写农村的新人新事,这对你来说是一个锻炼、学习的好机会!”
当时正患精神饥渴症的我,一见这些报纸,顿时就被迷住了。很快我用卖鸡蛋挣来的几十元钱订了《小说选刊》《散文》《甘肃农民报》《陕西农民报》等。从此,书报就成了我最好的老师,每期杂志报刊一来,我都爱不释手。白天,我在地里忙活,晚上或其他闲暇时间,我便一头扎进报刊杂志堆中,贪婪地允吸着,如饥食渴地读着。读到一段好句子或一条好标题,我常常吟读再三,铭记在心,有的文章,我干脆整段整段地抄录背诵,烂熟于心。时间一长,我的脑子突然开了窍,别人能写出来,我何不照葫芦画瓢,发挥自己以前的写作爱好呢!看看报纸上刊载的文章,想想农村周围的人和事,虽然一些事迹平平常常,但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反映出人们新的精神风貌,于是我也满纸涂鸦,开始从自己身边写起。1984年2月,村里一位上门女婿的事迹被人到处传颂着,我写了篇《夸夸我这个好女婿》的表扬稿寄给《甘肃日报》。万万没想到,4月28日,此稿在省党报四版头条登出来了,我欣喜若狂,几夜兴奋得不能成寐,我觉得自己生活变得充实起来,看报写稿的劲头更足了。从1985年开始,我每年都自费订阅十几种报刊,丰富多彩的报纸也给了我这个农村落榜青年特别的情、特别的爱。《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等省内外13家报社聘请我当了特约通讯员。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一个偏僻的乡广播电视站担任亦工亦农机线员。我所在的单位虽然寂寞难耐,孤独无助,但给我读书却提供了再次难得的好机会。自己每月工资只有32元,嗜书如命的我几乎将大半的工资订了十几种报刊,另外,不管走单位还是串亲戚,凡是能看到的书籍我都千方百计地借来阅读,而且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心得体会,几年下来光抄书上的名言名句我就抄了十几本。《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卡耐基成功之道》《鲁迅全集》等几十部中外名著都是在琴山上读的。尤其奥斯特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书籍对我触动很深、受益匪浅。众多的书报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整天浸淫书报中,自得其乐,生活慢慢变得充实起来,也不再那么孤独了。有时看着名著里面一段精彩的故事和句子,我常常激动的不能自持,比喝了蜂蜜水还香甜。书籍,成了我的最好伙伴,每天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甚至上厕所,书都不离我身,不看书,我就觉着自己心慌、觉着自己无聊、觉着吃饭都没有味道。好多同学朋友不理解我,说我不知道给自家过日子。可他们那里知道读书的乐趣和好处啊。书读得多了,自己感觉到充实的同时,也有了一种写作的强烈欲望。买不起稿纸,我用一张稿纸作印格,用白纸工工整整地一笔一划地抄写好,装进自己糊制的信封里,投的稿多了,想不到稿件一篇接一篇登出了,开始是市级、省级,后来连中央级报刊也刊登了不少。同样从少年就做着“作家梦”的我,偶尔灵感一来,也忘不了写一些散文、诗歌、小说、随笔、杂文等,有不少作品也见诸报刊。
后来我靠个人多年来的勤奋和不懈努力,转了干,进了城,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甚至成了单位的负责人。不管工作环境如何变化,自己的职务高低,读书成了我终生的爱好和追求。社会在变化,知识在爆炸,我坚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充电学习。是读书成就了我记者作家的梦想!2016年我很荣幸地加入甘肃作家协会,散文《憨憨的二哥》、《给母亲留一点生活的空间》分别荣获2017年和2018年中国年度散文评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