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水星的头像

水星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10/13
分享

《孔子正传》序言:寻找回来的孔子

一般的读者都相信: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孔子。只因为它是一堆被打乱的马赛克,因而深藏其中的孔子形象并不清晰,并且充满神秘感。

这个充满神秘感的孔子,已经在《论语》的背后隐藏了两千多年。

孔子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对战国初期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孔子的思想,而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的社会活动。随着这种影响的增大,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和《礼记》等儒家著作也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在这个基础上,孔子的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与随后崛起的墨家思想同为战国初期的显学。战国中期,另一部关于孔子思想和生平事迹的著作《孔子家语》也开始在社会上流行起来。根据西汉时期孔子裔孙孔安国的说法,这部著作是根据通过采访当时的公卿大夫和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由孔子的嫡孙孔伋主持完成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国安的《孔子家语》序言,竟然说它是与《论语》同时产生的。但是,从《孔子家语》的体例和内容看来,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首先,作者的出发点也可能是以各方面的观点为线索,系统疏理孔子的思想,而实际上,仍然是以他人的美酒,浇心中的块垒,表达的是作者自已的观点。其次,作者已经脱离像《论语》一样记录孔子的言行,而是在《论语》的基础上对孔子的形象进行虚构。再次,由于当时社会气候的影响,这部著作中的孔子言行,已经不是作为现实个人的言行的记录,而是作者所理解的孔子思想抽象的衍生物,实际上是作者主观臆想。这种被虚构的作为儒家教主形象的孔子,不但严重背离孔子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并且有相当严重的神话倾向,当然不可能出于孔子弟的记录如果将《孔子家语》与《论语》《左传》、《礼记等儒家经典著作记录的孔子言行进行比较,这一点就更加明显。

如《孔子家语•困誓》记载:

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夫?由,歌,予和汝。”

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

《论语•子罕》则是这样记载的:

孔子畏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另外,《论语•先进》又这样记载:

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从这两种描绘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论语记载的是孔子作为现实个人的言行。虽然孔子的天命观和使命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但这就是孔子的性格,比较接地气;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孔子和其他弟子先行、子路断后和重逢后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也更符合子路作为孔子学生中年长者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忠于孔子的性格特点。孔子家语中的子路怒,奋戟将与战”,虽然突出子路的鲁莽性格,却不符合子路作为年长者的身份和地位;孔子通过弹琴的方式感化匡人,从而解除匡人对他和弟子的围困,则是以夸大礼乐的作用为出发点,属于不切实际的虚构和臆想。根据后来司马迁的说法,孔子和他的学生之所以遭到匡人的围攻,是因为孔子本人与曾经骚扰匡地的鲁国人阳虎外貌相近。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者都是操鲁地口音,因而受到匡人的误会。从《论语•子罕》《论语•先进》中的一个“畏”字就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是因为这种误会而受到匡人的惊吓。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自我辩白或者想办法逃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论语•先进》所描绘的情形来看,孔子和他的学生选择的是想办法而不像《孔子家语•困誓》中所说的那样,是用“弹琴而歌”的方式感化了匡人而被匡人放走。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离开的方式是请卫国的大夫宁武子说情,虽然与《论语•先进》的说法接近却违背了基本的实情。

再如《孔子家语•致思》记载:

楚(昭)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王使使聘于鲁,问于孔子。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覇者为能获焉。”使者返,王遂食之,大美。

久之,使来,以告鲁大夫,大夫因子游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乎?”

曰:“吾昔之郑,过陈之野,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是楚王之应也,吾是以知之。”

且不说故事中的王覇思想与孔子无关,单从孔子的个人经历来看,与楚昭王交往的时间是鲁哀公六年两者相处的时间相当短促,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鲁哀公五年,“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鲁哀公“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吴伐陈,复修旧怨也。”楚子曰:‘吾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赵鞅进攻卫国,并趁机包围中牟,中牟宰佛肸奉范吉射的命令进行抵抗,并召孔子前往,由于子路的反对没有去成。第二年春天,因为吴国进攻陈国,楚昭王率领楚国的军队前往帮助陈国。因为吴国与楚国的战争,孔子只得带着他的学生离开陈国前往蔡国,离开陈国的路上陷入断粮的困境,不得不派子路向驻守负函的叶公求助,并引荐他去城父拜见军旅中的楚昭王。当时楚昭王病重,占卜的人说:“是黄河的神灵作祟。”楚昭王遵循西周以来的礼仪制度,不肯超越诸侯的身份祭祀黄河的神灵,受到孔子的称赞。楚昭王想重用孔子,因为令尹子西的劝阻而没有实行。七月十六日,楚昭王在城父去世,吴军不战而胜。

由此可以看出,楚昭王渡江获萍实询问孔子的故事,完全是《孔子家语》作者的臆想和虚构。这样的事情,在《孔子家语》中不胜枚举。至于像《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中“孔子为鲁司寇,见季康子;康子不悦,孔子又见之”这样穿凿附会、张冠李戴的事情,在《孔子家语》中更是比比皆是。这样的著作,当然不可能与《论语》同时,也不可能真实地描绘孔子的生平事迹,勾画出作为现实个人的孔子形象。正因为如此,后世主要从《论语》和《礼记》这两部儒家经典著作中去认识孔子,而不是从《孔子家语》去认识孔子。

在《孔子家语》以后,虽然战国后期的《庄子》也对孔子做过形象的描绘,但是,作为儒家学派的论敌,相关作者有时候将孔子作为直接的攻击对象,对他进行漫画式的描绘,有时候又将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对他进行寓言式的描绘。这种漫画式的描绘或者借题发挥,必然让人物丧失真实性。但是,其中提到的孔子与盗跖的遭遇,虽然出自民间传说,却可能有一定的实事基础,为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认识孔子提供了重要依据。

孔子与盗跖的遭遇,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柳下跖,姓展名雄,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是后人对他的称呼。其中柳下是地名,跖是后人对柳下跖的评价。跖,它的繁体写作“蹠”,意思是庶人的足,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带着庶人离开鲁国的人。从这种评价中可以看出,柳下跖领导的奴隶起义,更确切地说,应该是鲁国的庶人起义,其反抗的方式并不是采取暴力行动,而是选择离开税赋沉重的鲁国,前往相对富庶,实际上由陈恒执掌政权,实行怀仁政策的齐国。

根据本书作者的考查,这样的事情,最可能发生在鲁国实行“田赋”制度的鲁哀公十二年。这一年,也就是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的第二年,孔子六十八岁,当然不可能像《庄子盗跖》所说的那样,前往柳下跖的军营去劝说柳下跖。根据孔子当时的实际情况,最有可能是试图阻止柳下跖离开。《论语颜渊》中的孔子言行,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从战国到秦汉,既是中国古代社会从战乱走向国家统一的时期,也是儒家思想辩证发展的时期。这种儒家思想的辩证发展,让我们进一步看清儒家思想的内核。从孔子的学生子夏发展起来的河西学派将关注民生和获得民众信任作为治理国家基础的新儒家思想到早期法家思想,从曾参强调“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的“大学”思想和子思的“中庸”思想发展到孟子以人为本和尊重社会成员个体人格的人道主义精神,从荀子以“天”为本和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天”道主义思想到后期法家思想,再到孟子人道主义精神与荀子“天”道主义精神的辩证统一,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新儒家思想,实现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回归。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

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的《孔子世家》是第一篇完整叙述孔子生平事迹的传记。但是,一部《史记》,作者的目标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考察孔子的生平事迹并不是他的工作重点。其中《孔子世家》选择材料的不严谨,叙述过程中前后颠倒和过多的重复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痛恨“这历史没有年代”,我读战国中期的《孔子家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觉。

司马迁之后,因为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政策,进一步抬高了孔子作为儒家教主的神圣地位,为大圣人孔子作传也就更加艰难了。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从司马迁以后的两汉时期到大清王朝结束为止,再也没有人敢为孔子作传了。

今年夏天,我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的汪家阁楼上伏案写作,休息时候的最大乐事,便是瞭望远处蓝天下的永安塔。我坚信:经过我这么多年来正本清源的研究,一个作为现实个人的孔子形象已经呈现在我的眼前。当这部关于孔子生平的作品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特意找来钱穆先生的《孔子传》看了一下,发现它只是一部学术性著作。其中的疑辩,对我有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高兴之余,我又惊愕不已:两千多年后,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位圣贤孔子,竟然还没有正传吗?再查看其他有关孔子生平的著作,大都是脱离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虚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让我有充足的信心将这部非虚构作品拿出来面对读者。

这是一个以《左传》为经、以情理为纬、以《论语》为主要材料编写的孔子生平故事。有空缺的地方,我就从《礼记》、《吕氏春秋》和《史记》等著作中寻找材料来补充。按照孔子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本书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大部分。上篇介绍与孔子身世和人生决择密切关系的周武革命和《周礼》,中篇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下篇介绍孔子去世后,确立其圣贤地位的辩证发展过程。因为自始至终坚持“笔不花”的原则,并且义理、考据、辞章兼顾,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非虚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代圣贤孔子为实现其人道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一生;从现实生活情境中去理解孔子充满智慧的话语,用于指导现实生活,而不是将它们当作抽象的教条。

当然,一般读者最想了解的还是作为现实个人的孔子,也就是真实的孔子。

我知道,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孔子。我斗胆将我心目中的孔子写出来,还是经过一番考虑的。对于某些人来说,我是成全他;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我是毁灭他。但是,不管怎么样,我都坚定而毫不动摇地相信:真实的孔子只有一个;如果不追求真实,我们对孔子的信仰或者崇拜又有什么意义呢?沉溺于虚幻的偶像崇拜,有什么意思呢?

去吧,寻找回来的孔子啊!带着我的祈愿,去言归正传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