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宗岱的头像

宗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8
分享

美哉 秋声秋色

我喜欢秋天,不是因为内心布满了忧郁悲伤,欲借天地严凝之气将丰草佳木摧败凋落,从而抒发物盛当杀的感叹;我喜欢秋天,也不是因为社会弥漫着物欲横流,妄借金秋萧杀之气令红尘万物严饬整肃,从而宽慰人世不公的幽怨。

其实,我喜欢秋天,理由很简单,不过是因为熬过了烈日炎炎的酷暑盛夏,盼来了清凉爽心的秋季。当久久不去的闷热被秋凉驱散,拂去了一身的汗臭,浑身上下都觉得长了精神。连为世诟病的空调综合症,也不治而愈了。那种喜悦的心情,简直难于言表。

然而,多愁善感的人,逢秋必悲。于是乎,闻秋声如风雨骤至、如波涛惊岸、如金戈铁马、如衔枚疾走。满目皆是“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凄凉景象,生出了无限的哀愁与怨尤。这是秋的罪过吗?不是!欧阳老夫子早已经为悲秋之人做了注解:“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一个人的心思过于细腻、过于感性,脆弱的情感就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在常人看来,花开花落,不过是孕育果实的过程,何悲之有?可是在林黛玉的眼里,却触景生情,臆念出悲悲切切的“花落人亡”。一首《葬花吟》,不知唱哭了多少人。但这不是花的过失,而是林黛玉对人生无常的感应。

在人生的长河里,不知泛起了多少伤秋、悲秋、怨秋、恨秋的千古诗篇。细细考量,有哪一篇不关乎骚人墨客本人的心境?自古以来,以美人为喻,针砭时弊,叙怀荡志,那是为了避强权之戕害。借秋风秋色,抒发忧思,感怀情殇,那是为了吐满腹之忧愤。然而,人这一生,沟沟坎坎的不平之路,漫长而又短暂。为了衣食住行,操劳了一辈子的心,又有哪一天不掂量着柴米油盐?又有哪一天不惦念着膝下儿孙?憋了一肚子的委屈,积了一脑袋的感慨,看到秋风吹落树叶,满眼的凄凉景象,于是天地黟然若黛。

在我的眼中,秋天其实不是这个样子。难道我不多愁善感吗?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人,也都是用大脑思维的人,遇到伤心的事怎么会不流泪,碰到不平的事怎么能不愤恨。然而,这跟秋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充满酸甜苦辣,充满悲欢离合。即便是一场春雨,也会带来落寞的心绪。为什么却要“不爱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呢?

我以为,老百姓对于秋季的到来,本没有那么多凄凉的感慨,反倒是欢愉的情绪充满了心坎儿。不是这样吗?又有多少人知道,按五色分,秋为白;按五音分,秋属商。故而称秋天为白商素节。若按五行分,东南西北对应着舂夏秋冬,西方为金,故而又有金秋之称。然而,如此缜密地谈秋论秋,那是老学究们做学问时津津乐道的话题。老百姓可不管它什么白商不白商,收得庄稼,打得粮食,那才是正儿八经的事儿,谁会顾及商者,伤也。请你一定要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世界才如此的美好。中国人几千年春播秋收的生活史,造就了喜秋悦秋的欢乐心理。同时,感恩秋季,给人们带来了渴盼的丰收,使黎民百姓有了丰衣足食的依托。你能说,这不是秋的贡献吗?

当秋风摇动树叶,悠然发出哗啦啦的声响,那是秋声;当小径铺满落叶,脚下传来沙沙的声音,那也是秋声;当秋虫藏在草窝里唧唧鸣叫,当秋雨飘洒在夜间淅淅沥沥,那还是秋声。谁说秋声不美?假如你的心态平和,就会用诗一样的语言,去描绘秋的韵味。

在蓝天白云之下,攀上高山之巅放眼望去,枫叶红了,银杏黄了,层林尽染,漫山浸透,这是多么绚烂秀美的秋色。那时节,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心头涌动着一股傲然天下的豪爽之气,你还会沉湎于“怨天尤人,愤世不公”的情绪之中吗?

我并不想鼓吹佛家规劝众生,把“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统统放下,守一颗宁静之心,参透“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的深深禅意。倒是感悟“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的圆通。你可以因伤感而叹息,可以因孤愤而动怒,但不可以因一己私情而恨乎秋色秋声。

去拥抱大自然吧!秋天是浪漫的季节,尽管有些短暂,却无处不弥漫着人世间的深情。只要你诚心感受,就会感恩大自然赐予的四季轮回,春夏秋冬,潮落又潮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